1.在“第二次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中,丽水市南部山区发现了一新物种,被命名为丽水异角蟾,其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以陆栖为主,在水中产卵。据此推测,该物种属于( )
A.鱼类 B.哺乳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2.棘蛙属于两栖动物,分布于我国福建、湖南等地,成熟的棘蛙及其蝌蚪均生活在海拔500-1400m植被繁茂的小山溪里。下列有关棘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棘蛙的皮肤裸露,保持湿润 B. 棘蛙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C. 棘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 D. 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
3.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S类的是( )
A.眼镜蛇 B.鸡 C.青蛙 D.长颈鹿
4.如图圆圈表示各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P可以表示用皮肤辅助呼吸
B.E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C.Q可以表示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
D.F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5.如图表示甲、乙两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体温变化的情形,甲,乙两种动物分别可能是( )
A.鲸、蜥蜴 B.蝙蝠、麻雀 C.蛇、青蛙 D.甲鱼、老鼠
6.博才生物兴趣小组在盛老师的带领下在洋湖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到了以下几种动物:①蚯蚓,②青蛙,③菜花蛇,④鱼,⑤蝙蝠,有关这些动物的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属于环节动物,②属于两栖动物
B.除①外,其余都是恒温动物
C.⑤动物在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是胎生、哺乳
D.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为①→④→②→③→⑤
7.变形虫、珊瑚、海参、蝗虫、猪肉绦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抓住特征仔细辨别他们分别属于 ( )
A. 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扁形动物
B. 原生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C.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棘皮动物、环节动物、原生动物
D. 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扁形动物
8.关于青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雌雄成蛙抱对,是体内受精
B. 蝌蚪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变为成蛙
C. 青蛙是卵生动物,胚胎发育的营养由卵黄提供
D. 蛙的生殖发育都在水中进行,说明蛙是由水栖向陆栖过渡的
9.如图是比较三种动物特征的示意图,其中家鸽与白鲸交叉部分4表示( )
A.用鳃呼吸 B.卵生 C.体温恒定 D.体内有脊柱
10.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四幅图中的生物分别是①螳螂②老鹰③山雀、④猎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是( )
A.①是无脊椎动物,②③④是脊椎动物
B.图中②③④都属于恒温动物,生殖方式也相同
C.图中的四种生物中的④为我国珍稀动物
D.图中②③有羽毛,①④无羽毛
11.某同学假日回郊区的奶奶家,对农庄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②的分类依据是体内有无脊柱
B.③④的分类依据是身体是否分节
C.⑤是胎生,⑥是卵生
D.动物分类既要比较形态结构,也要比较生理功能
12.如图是根据生物的特征分类的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五类动物的分类依据。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a卵生
B.b幼体和成体均用肺呼吸
C.c体温不恒定
D.d体内有脊柱
13.据报道,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1)如图是小乐对江豚、白鳍豚、中华鲟和扬子鳄等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编制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其中,A是 ;若C是白鳍豚,则3a处填写内容是 。
(2)白鳍豚和江豚都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从分类等级上看,白鳍豚和江豚都属于脊椎动物中的 纲。
14.大熊猫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以竹子为食,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1)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2)大熊猫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因此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________动物。
(3)与大熊猫相比,竹子在生物体结构层次上没有________。
(4)朱鹮、扬子鳄、中华鲟、金斑喙凤蝶也是我国的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在分类上,大熊猫与朱鹮、扬子鳄、中华鲟归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它们都具有________。
15.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动物,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B 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分________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既能支持、保护内部结构,又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C 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呼吸,用________游泳,靠________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3)E 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4)A、B 和C、D、E 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D、E 和 A、B、C 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
16.某同学找到6只昆虫,他依昆虫的外形特征坐了如图甲所示的检表。
(1)下列有关图甲中所示昆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蜉蝣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的特征
B.长蚤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脚细的特征
C.衣鱼具有尾分三叉、翅不明显、脚宽扁的特征
D.蚊具有尾不分叉、一对翅的特征
(2)图乙中的C虫是图甲中的昆虫之一,则C虫为________;
(3)该同学的检索表能不能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解:“丽水异角蟾”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以陆栖为主,在水中产卵,属于两栖动物。
故选:D。
2. B
【解析】从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殖特征解答。
【解答】A、棘蛙的皮肤裸露,保持湿润,A不符合题意;
B、棘蛙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体外受精,B符合题意;
C、棘蛙的幼体蝌蚪用鳃呼吸,C不符合题意;
D、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解:A、眼睛蛇表皮干燥,体表有细鳞,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即Y类,不符合题意;
B、鸡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属于鸟类,即R类,不符合题意;
C、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湿润辅助呼吸,水中产卵,即4类,不符合题意;
D、长颈鹿体外有毛皮,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是S类,符合题意。
故选:D。
4.解:A、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A错误;
B、家兔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体温不恒定,B错误;
C、青蛙、家兔、蝗虫都属于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都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故Q可以表示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C正确;
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D错误;
故选:C。
5.A
【解析】
甲动物的体温不随着环境变化,属于恒温动物,乙动物的体温随着环境变化,属于变温动物。恒温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类;其他类群的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鲸、蝙蝠、老鼠都属于哺乳动物,麻雀属于鸟类;蜥蜴、蛇、甲鱼属于爬行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6.B
【解析】
A、①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A正确。
B、除⑤蝙蝠是恒温动物外,其余都变温动物,B错误。
C、⑤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被毛,体温恒定,体内有膈等,C正确。
D、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为①→④→②→③→⑤,D正确。
7. D
【解析】1、原生动物是一些单细胞的动物。如变形虫、草履虫;
2、腔肠动物特点身体辐射对称,摄食与排泄只有一个口。如水螅、水母、珊瑚虫等;
3、棘皮动物特点身体非长或薄,有口有肛门,无贝壳。如海星、海胆等;
4、节肢动物特点身体和足都分节。如蜜蜂、蜈蚣等;
5、扁形动物特点有口无肛门,身体扁平,两侧对称。如涡虫、三肠虫、猪肉绦虫等。
【解答】由各种动物的特点可知,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珊瑚属于腔肠动物、海参属于棘皮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猪肉绦虫属于扁形动物,所以D选项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相关知识。
【解答】A、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体外受精,A符合题意;
B、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称为蝌蚪,蝌蚪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成为幼蛙,此后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B不符合题意;
C、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C不符合题意;
D、青蛙经过雌雄抱对后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蛙的生殖发育在水中,而蝌蚪生活在水中,发育成青蛙后,青蛙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生活在陆地上,因此蛙是由水栖向陆栖过渡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9.C
【解析】根据鱼类、鸟类、哺乳类的特征,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解题即可。
金鱼、家鸽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它们的受精卵孵化是在母体外进行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由卵黄和卵白提供;
白鲸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它们的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
白鲸和家鸽都是恒温动物,因为它们的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金鱼属于变温动物,因为它们的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
金鱼、家鸽、白鲸的体内都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图中的4表示家鸽与白鲸相同的特征,为体温恒定
10.B
【解析】
A.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是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来划分的。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①体内没有脊柱,是无脊椎动物,②③④体内有脊柱,是脊椎动物,正确。
B.图中②③④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①②③的生殖方式为卵生,④为胎生,错误。
C.④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在中国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全世界野生大熊猫现存大约1590只左右,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正确。
D.图中②③属于鸟类,有羽毛,①螳螂属于节肢动物、④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无羽毛,正确。
11.B
【解析】
A.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将动物分为①脊椎动物和②无脊椎动物,A正确。
B.蜻蜓和蚯蚓的身体都分节,分节不是它们分类的依据,B错误。
C.⑤是胎生,如猪;⑥是卵生,如鸭,C正确。
D.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D正确。
12.解:A、草鱼、蟾蜍、龟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A正确。
B、龟属于爬行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幼体或成体均用肺呼吸,B正确。
C、大熊猫、金丝猴属于哺乳动物,体温恒定,C错误。
D、草鱼、蟾蜍、龟、大熊猫、金丝猴的体内都有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D正确。
故选:C。
13.解:(1)江豚、白鳍豚属于哺乳动物,中华鲟属于鱼类,它们无四肢。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有四肢,所以A是扬子鳄。白鳍豚的嘴狭长,尾巴和鳍能竖立。长江江豚的上颌几乎一样长,吻较短阔。所以3a处填嘴狭长。
(2)江豚、白鳍豚用肺呼吸,胎生哺乳,牙齿有分化,从分类等级上看,属于脊椎动物中的哺乳纲。
故答案为:(1)扬子鳄;嘴狭长;
(2)哺乳。
14.(1)细胞
(2)哺乳
(3)系统
(4)脊椎或脊椎骨或脊柱均可
【解析】(1)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等特征。
(2)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属于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解答】(1)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大熊猫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大熊猫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因此在动物学的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
(3)大熊猫属于动物,竹子属于植物,植物的生物体结构层次上没有系统。
(4)大熊猫与朱鹮、扬子鳄、中华鲟归为一类,其分类依据是它们都具有脊椎。
15.(1)头、胸、腹;外骨骼
(2)鳃;鳍;侧线
(3)胎生;哺乳
(4)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或脊柱);体温(是否)恒定
【解析】图A是蚯蚓,图B是蝗虫,图C是鲫鱼,图D是家鸽,图E是家兔。
(1)B蝗虫是一种农业害虫,蝗虫的身体分 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坚韧的 外骨骼,既能支持、保护内部结构,又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C是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在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作用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使鱼绕过障碍物,因此,靠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3)E家兔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
(4)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即一类是A、B,属于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一类是C、D、E,属于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A、B和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或脊柱)。而D属于鸟类,E属于哺乳动物,它们都是恒温动物,A、B、C属于变温动物,因此D、E和A、B、C的主要区别是体温(是否)恒定。
16.(1)A,D(2)蝼蛄(3)不能
【解析】根据昆虫的特征,对照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解题即可。
【解答】(1)下列有关图甲中所示昆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蜉蝣具有尾分两叉、翅很明显的特征,蚊具有尾不分叉、一对翅的特征,A、D符合题意。
(2)图乙中的C虫是图甲中的昆虫之一,则C虫为蝼蛄。
(3)该检索表比较简洁,不能通过它查出所有昆虫的名字。
故答案为:(1)AD(2)蝼蛄(3)不能
【期末提分】七上科学达标训练(五):常见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