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 15.枣儿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 15.枣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04 20:39:19

文档简介

诸佛庵中学有效教学导学案
年级 九 学科组 语 文 课题   枣 儿  总课时数 主备教师 朱 厚 银 审核人 九 年 级 语 文 组
15. 枣 儿
一、课前——结构化预习
学习目标
1.理清剧本思路,认识文中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性格,把握表现人物的手段。
2.理解全剧所运用的象征艺术表现手法。
3.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重点)
预习导学
1、课文概说。
《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其剧情是: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2、自学指导。
紧扣剧本的内容,揣摩情节、语言,在熟悉剧本的基础上,根据象征手法的特点,对“枣儿”这一具体事物以及剧中的情节和语言所表达的显性意义加以泛化和深化,从而领悟剧中的象征意义。
3.反复阅读课文2~3遍,边阅读边进行圈点勾画。
自主学习后完成下面的训练。
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翘( )首 踌( )躇( ) 咀( )嚼( ) 囫( )囵( )吞枣
②选择
(1)一 枣树上结了数不完 枣儿。( A颗 B棵)
(2)老人将枣儿塞 进孩子嘴里。( Asāi B sè )
③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
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
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D、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
二.课中——探究交流
1、文中的老人和男孩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2、本文的“枣儿”有什么象征意义?
3、如何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三、课后——巩固提高
1、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在剧中未出场,他们对于表现剧本的主题思想有什么作用?
2、在你的身边有类似老人和男孩这样孤独的人吗 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吗
2
1
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