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11 15:5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阿莫西林是广谱类抗生素,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适用于敏感细菌导致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阿莫西林进行静脉注射时,首先进入的内环境是( )
A.组织液 B.血浆 C.淋巴液 D.细胞内液
2.下列关于外周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属于脊神经 B.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C.脑神经可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D.脊神经可负责管理躯干、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离不开各种信息分子的作用,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是重要的信息分子。下列有关这三种信息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能在内环境中检测到 B.都需要分泌到细胞外
C.都会在发挥作用后立即被灭活 D.都需要与受体接触来传递信息
4.巴宾斯基反射是新生儿反射的一种,即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婴儿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其大脚趾会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的反应。该反射在婴儿出生后的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和昏迷时仍可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巴宾斯基反射的结构基础是脊髓
B.巴宾斯基反射的效应器是脚趾神经末梢
C.只要给予相应的刺激就会出现巴宾斯基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逐渐消失可能与大脑皮层的调控有关
5.下丘脑参与了人体中的多个调节过程。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和呼吸中枢 B.下丘脑细胞膜上有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受体
C.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直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D.下丘脑是控制缩手反射的高级中枢
6.2022年9月5日,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受灾严重。震后相关救援人员立即进行群众救援、转移和安置。在救援工作中,救援人员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
A.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面临紧急情况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
C.在危险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
D.徒步前进时,皮肤中的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
7.某患者因不洁饮食而出现腹痛、腹泻,人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生理指标 测定值 正常值
腋下体温/℃ 38.9 36.0~37.4
白细胞计数/(个·L-1) 13.5×109 (4~10)×109
血钠浓度/(mmol·L-1) 180 140~160
A.患者腹痛且白细胞数量上升,此时患者体内可能有特异性免疫反应
B.患者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说明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D.患者体温维持在高于正常体温的水平,说明患者体内产热量增加
8.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免疫系统能够发挥相应的免疫功能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主要场所
B.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
C.免疫活性物质也能由非免疫细胞产生并发挥免疫效应
D.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包括骨髓、胸腺等
9.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有起病急、骤发热等。登革热病毒入侵机体后引发的部分免疫过程如图所示,甲、乙表示物质,①~⑥表示细胞,其中细胞⑥可引起靶细胞裂解死亡。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物质甲可促进细胞②的分裂、分化
B.细胞③和细胞④产生的物质乙存在于内环境中
C.细胞④和细胞⑤在抗原消失后均会存活一段时间
D.登革热病毒会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l0.花生过敏是食物过敏中的一种,其中Arah1和Arah2(都为高度糖基化的蛋白质)是主要的花生过敏原,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免疫增强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花生过敏反应
B.过敏反应一般具有个体差异,但不会遗传给后代
C.Arahl和Arah2初次入侵机体时引发的过敏反应较弱
D.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花生过敏原,可以预防花生过敏
11.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等消化酶,胰液通过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胰液分泌调节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处的迷走神经能支配胰液分泌,属于内脏运动神经
B.胰液的分泌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
C.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经过体液运输到达胰腺
D.小肠和胰腺的分泌物都要经过导管分泌到内环境中
12.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其免疫功能不表现为( )
A.巨噬细胞能摄取和加工抗原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侵入机体的某些抗原能被清除 D.机体仍能产生B细胞
13.动物的生命活动受到“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动物体内皮质醇激素分泌调节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参与了皮质醇激素分泌的调节 B.若肾上腺皮质受损,则M的分泌量增多
C.皮质醇激素浓度升高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 D.皮质醇激素会定向运输到下丘脑和垂体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果某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可能会引起稳态失调。下列对相关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出汗过多会使体内醛固酮分泌量减少以维持血钠平衡
B.出现蛋白尿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其体内容易出现组织水肿
C.形成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其体内的血糖浓度可能难以维持正常的水平
D.体力劳动导致手掌磨出水疱,一段时间后水疱中的液体可渗入血浆
15.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模型来分析人体生理学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若b表示血浆,则a、c可分别表示组织液和淋巴液
B.若a表示大脑皮层、c表示脊髓,则b可表示小脑和脑干
C.若a表示感受器、c表示效应器,则d、e可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D.若a表示O2、c表示CO2,则b可表示组织细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6.神经元A和神经元B接受外界刺激时膜电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神经元A处于正常状态下。下列有关神经元B膜电位变化的分析,合理的是( )
A.神经元B静息电位偏大,可能处于低钾环境中
B.神经元B受刺激后电位变化幅度小,可能是因为刺激强度不足
C.神经元B受刺激后电位变化幅度小,可能处于高钠环境中
D.神经元B膜电位的恢复会导致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低于细胞外的
17.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CAR-T细胞疗法)被认为是极具前景的抗癌免疫疗法,该T细胞表面的嵌合抗原受体(简称CAR)能直接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下图表示一种典型的CAR-T细胞疗法的操作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分离:从癌症病人身上分离免疫T细胞 → 制备CAR-T细胞:给T细胞加上嵌合抗原受体(CAR) → 扩增:体外培养,大量扩增CAR-T细胞 → 回输:把扩增好的CAR-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
A.CAR-T细胞通过CAR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
B.该免疫疗法利用T细胞清除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防御功能
C.回输到病人体内的CAR-T细胞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肿瘤细胞处
D.利用病人自身的免疫细胞治疗癌症,可尽量避免自身免疫系统的攻击
18.睾酮(Ts,一种雄性激素)能够影响雄性动物的生长,生长激素(GH)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某实验室选择生长状况相同、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家兔若干,将其随机均分为甲(对照组)、乙(实验组)两组,切除某器官后,分别测定和记录每只家兔实验前后血液中Ts和GH的浓度,探究家兔体内Ts含量对GH含量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项目 甲组 乙组
Ts浓度/(μg·mL-1) GH浓度/(μg·mL-1) Ts浓度/(μg·mL-1) GH浓度/(μg·mL-1)
实验前 X1 Y1 X1 Y1
实验后 X2 Y2 Y2
A.乙组家兔可能切除了性腺,甲组家兔进行了手术但未切除性腺
B.乙组家兔Ts浓度的降低可能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GH增加
C.实验后向乙组家免注射等量Ts溶液,其血液中的GH浓度可能降低
D.由实验结果推测,若对幼年雄性动物切除性腺,则可促进其生长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9分。
19.(11分)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下图表示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组成内环境的体液,A、B表示人体的组成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通过[ ]__________系统和循环系统进入内环境。营养物质中的葡萄糖在细胞中氧化分解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该气体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__________系统排出体外。该气体进入内环境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尝试在下图中构建人体血液流经肝脏时的血糖运输模型(用箭头表示葡萄糖运输方向)。
(3)机体各器官和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__________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0.(12分)长时程增强作用是指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的增强现象,能够同步刺激两个神经元,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神经冲动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内的__________释放谷氨酸,谷氨酸通过突触间隙后,能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填“A”、“N”或“A和N”)受体结合,同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_________.
(2)据图分析,长时程增强作用的发生机制是当谷氨酸传递信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Ca2+进入细胞,促进瓜氨酸和__________的生成,然后__________,使上一个神经元兴奋,从而同步刺激两个神经元,增强两个神经元的信号传输。
(3)nNOS是一氧化氮合酶。若nNOS活性不足,则可能会导致长时程增强作用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21.(12分)血糖平衡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其中胰岛素是已知唯一可以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血糖浓度升高时,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以及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其中①②为相关物质,GLUT-4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后的去路是__________(答出2点)。
(2)调节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①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等,该过程中,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
(3)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识别并结合,促进组织细胞降低血糖,这体现了激素调节__________(答出1点)的特点。
(4)若组织细胞中含GLUT-4的囊泡转运受阻,则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升高。
(5)糖尿病患者尿液形成过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可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蛋白(SGLT-2)重吸收至血液,当血糖浓度超过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时,将形成糖尿。糖尿病患者使用SGLT-2抑制剂后检测到尿糖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细菌X是胞内寄生菌,实验小组探究了TNF-α基因对细菌X引起的免疫应答的影响,给TNF-α基因敲除小鼠和正常小鼠分别注射适量的细菌X,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当细菌X入侵细胞后,此时细胞毒性T细胞会起主要作用。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需要__________(答出2种)等的参与。当靶细胞裂解后,细菌X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此可以被__________结合或者被__________吞噬、消灭。
(2)细菌X被清除的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3)分析实验,推测TNF-α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细菌X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疾病,主要原因是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雄激素增高,以慢性无排卵、卵巢增生肿胀、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下图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发病机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来调节雌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推测血浆中雌激素浓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正等于”)促性腺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女性雄激素分泌过多会出现多毛症状,为验证多毛症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某实验小组用成年雌性小鼠为实验对象,开展实验。补充以下实验思路:
步骤1:将育龄健康成年雌性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检测小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2:甲组小鼠每天注射的__________,乙组小鼠每天注射__________;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并做相应的检测。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1.B 2.A 3.C 4.D 5.B 6.B 7.C 8.A 9.B 10.D 11.D 12.B 13.D 14.BCD 15.ABD 16.AB 17.ACD 18.ACD
19.(1)[A]消化 CO2 [B]呼吸 内环境中存在着HCO3-/H2CO3等缓冲对
(2)如图所示:
(甲→乙→细胞内液给1分,细胞内液→乙→甲给1分,全答出给2分)
(3)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0.(1)突触小泡 A和N 化学信号→电信号(
(2)NO NO作用于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促进谷氨酸的释放(合理即可,2分)
(3)减弱
21.(1)被氧化分解、合成为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每点1分,共2分)
(2)神经递质 胰高血糖素 神经—体液调节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答出1点即可,2分)》
(4)组织细胞膜上的GLUT-4数量减少,吸收葡萄糖的速率下降(2分)
(5)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使尿糖升高(2分)
22.(1)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每点1分,共2分) 抗体 其他免疫细胞(答巨噬细胞也给分,1分)
(2)防御
(3)使细胞毒性T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记忆T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每点2分,共4分) 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应答
23.(1)分级调节 大于 分级调节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2)卵巢大小 雄激素的含量 体毛数量 适量的生理盐水 等量的胰岛素溶液(或促性腺激素溶液)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