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8教师卷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一、单选题
1.唐律规定,家主享有教令权、主婚权以及家庭财产权,还享有大事决断权,而其他成员只能服从,还规定了允许重刑犯尽孝道的“存留养亲”制度。这反映了唐代( )
A.刑罚比较随意 B.儒学具有法律效力
C.注重司法公正 D.注重礼与法的结合
2.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断方式,董仲舒曾收集整理了232个案例,指导律吏,称《春秋决狱比》。这表明汉代( )
A.已出现律令儒家化 B.关注人情冷暖
C.弱化宗法观念 D.强化法制体系
3.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这表明宋代( )
A.儒学逐渐向基层渗透 B.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
C.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D.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
4.成文法的出现是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下列关于古代成文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古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B.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是《九邢》
C.古希腊克里特岛早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出现成文法
D.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5.睡虎地秦简中有记载:,贼人甲室,贼伤甲,甲号寇,其四邻、典(闾里长官)、老(三老,负责一乡的教化)虽不存,不闻号寇”,在审判时则四邻无罪,而典、老需要受罚。由此可知,秦朝( )
A.法律严酷 B.基层组织严密 C.吏治严苛 D.法律体系完备
6.《唐律疏议》中关于化外人(外国人)的规定:“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一规定反映了唐朝( )
A.尊华鄙夷的思想 B.天朝上国的气度
C.对外开放的信心 D.农耕文明的包容
7.唐朝提倡礼治,颁行了《大唐开元礼》,该法典( )
A.包含吉、宾、军、嘉、凶五礼 B.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C.集中魏晋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精华 D.标志中华法系的确立
8.我国古代将“亲亲相隐”制度称为“亲亲得相首匿”、“同居相为隐”等,是法律规定中一种互相隐瞒和包庇的制度,告发被视为不孝不亲和伤情败法的行为,要对其进行惩罚。这表明( )
A.人伦关系会影响到法律 B.中国古代史上缺乏成文法
C.统治者忽视法律制度建设 D.判案依据道德而不是法律
9.下图是一位学者根据里耶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等梳理出的秦代司法模式图。这可以证明秦代( )
A.司法必须注重无罪推定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司法审判程序比较严谨 D.法家思想深入人心
10.律学是中国古代官办法律教育机构,其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具有法律知识的普通文官和培训法律专门人才。律学存在于魏晋至北宋,到南宋几近消亡。与律学几近消亡有关的是( )
A.科举考试科目变动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主流价值观的重塑 D.乡约与法律合流
11.《大明律》是明朝最重要的基本法典,在朱元璋的亲自主持下,历30年经多次修改而成,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意志。下列关于这部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唐律为蓝本 ②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③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④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A.①②④ B.①④ C.① D.③④
12.《秦律》在量刑上根据不同的犯罪情节和认罪情况实行从重从轻原则,教唆类犯罪、集团犯罪、累犯、预谋犯罪往往从重,案发前自首、主动消除犯罪后果者从轻,并且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这表明秦律( )
A.在法条中渗透-定的理性倾向 B.立足于“轻罪重罚”的量刑原则
C.推动法律由野蛮逐渐走向文明 D.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仁政”理念
13.中华法系主要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君主既是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第二,礼与法合一,自汉代以来贯彻于历代法典中,礼以道德为依归,而法则以礼为中心。第三,立法和统治的基础是“家”和“家族”,对个人的地位和权利未给予应有的规定。第四,重视刑事立法,其残酷性十分突出。以下对中华法系形成原因的探究不正确的是( )
A.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 B.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C.对个人权利的肯定的需要 D.儒家思想的影响
14.《吕氏乡约》提出了“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项原则,其中包括教子弟、教后生、事父兄、居家和睦、敬事长上等重要内容。乡约章程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其内容与家训著作相近,但更针对乡村基层社会。关于北宋乡约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的表现 B.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
C.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D.朱熹是乡约的创造者
15.《管子》一书记载:“尺寸也、绳墨也、规矩也、衡石也、斗解也、角量也,谓之法”;“不知亲硫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据此可知,管子认为( )
A.法是行为规范的标准 B.君主可以超越法律
C.法治和德治要相结合 D.法治是治国的前提
16.北魏确立了“存留养亲”条款:死罪之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唐律》对存留养亲制度又作了详细规定,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 )
A.凌驾于国家的法律之上 B.开创了律例合编新体例
C.标志着法律开始儒家化 D.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17.北宋,《蓝田吕氏乡约》作为最早民间自订规条,“以美风俗,安里弥盗”为宗旨:至明代,乡约与明太祖颁布的《圣训六谕》结合,成为宣讲内容;清代,宣讲内容变为《圣谕十六条》和《圣谕广训》,宣讲活动也由朝廷直接干涉。乡约的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政府强化基层治理
C.基层治理的法制化 D.儒家思想不断丰富
18.中国古代一部法律中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部书最有可能是( )
A.《韩非子》 B.《唐律疏议》 C.《大清律例》 D.《大明律》
19.据《明宪宗实录》记载,广东新会县有村妇庄氏因丈夫被奸人所害而选择殉情,广东仕宦对其“吊哭诗章”,政府将她旌表为万众瞩目的节义女性。这反映了当时( )
A.理学思想的影响式微 B.妇女地位的显著提高
C.政府主导的伦理教化 D.封建法律的儒学特征
20.《唐六典》,旧题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实际参编的有张说、张九龄等多位高官,历时16年编纂完成,是现存最古老的国家行政组织法规专著。全书近三十万字,对唐初至开元官制建置沿革、周秦至唐以前诸制渊源,记载颇为详细。由此可知,该著作( )
A.兼具法学意义和史料价值 B.以秦汉法制为隋唐律令蓝本
C.强调刑罚和教化并驾齐驱 D.得益于君臣平等地参与创作
21.如图是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秦国《金布律》的主要内容。这可用于证明当时秦国( )
货市管理,以及各类货币折算比例 财务出纳记账方式 官、民间债务偿还办法 官吏享受的物质待遇 官府财务保管和废旧物资的处理
A.法律制度细密严苛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注重维护经济秩序 D.强调社会契约精神
22.曹魏时期修律,废除自商鞅变法时确立的以法律形式强制父子兄弟分家析产的规定,鼓励父子兄弟不分家而共享财产;又仿《周礼》,以“八议”入律,即给“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官僚以法律特权,有罪先请,议而从轻。这些法律规定( )
A.彰显法律与伦理的根本对立 B.适应了门阀士族的发展壮大
C.体现了量刑定罪的公正原则 D.维持了个体小农经济的稳定
23.汉代的“春秋决狱”是指以儒家经义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依据,并按儒家经义的精神解释和施用法律。这(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弥补了法律实践经验的不足
C.解决了当时各种司法问题 D.反映了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
24.《贞观律》中规定对贪赃枉法重罪惩治,对于官员倚仗权势谋取利益,也严格禁止。唐高宗登基不久后,褚遂良买了属下一块田地,占了些许便宜,被监察官员上奏弹劾,最终背上了不当得利的罪名,不仅失去了宰相之位,还影响了大半辈子的清白声誉。据此可知,唐朝前期( )
A.专制集权加强 B.法律严苛且轻罪重罚
C.依法从严治吏 D.重视官员的道德素质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形成于汉代的儒家正统法律思想,在魏晋之际受到了挑战。魏篡汉、晋篡魏、五胡十六国等政局的波动,考验着统治秩序方面的正统思想;宗室的骄纵豪横与汉代时相比截然相反;统治者在废汉制并改行“九品中正制”的同时确立起中央与地方势力平衡的选人思想;出现依法考核官吏的考课制思想;在制律、理狱问题上否定汉代将刑法视为卑下之事的思想;哲学上的出世思想也挑战着以入世和关注现实为特点的官吏行为正统的理念。
——摘编自余梁《由〈资治通鉴>看魏晋之际正统法律思想所受挑战》
材料二 粉壁是官府向民间颁布法律条文的一种方式。“粉壁”是泛指,其为发布榜文而设。榜文的形制因时因地而异,有的直接誊写于粉壁上,有的录写于木板,有的录于纸上,后两者只是以粉壁为载体。宋代的粉壁是继承前代而来的,分布在州县衙署门、治所城门、市曹、通衢、驿铺、津渡、邸店以至乡村村落中。其内容多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如禁越诉、禁春季杀生、禁杀耕牛、禁放火,也有关系较远的榜文,如追捕强盗、监督官员等,而且在这些条文中多有“赏”的内容,这有助于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条文的内容、知道遵守或违反这些条法的赏与罚是什么,以起到宣传和警诫的作用。这些粉壁确保了宋代法律的下达,为地方司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摘编自马泓波《宋代法律由中央到地方颁布方式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晋之际正统法律思想受到挑战的政治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粉壁”的作用。
26.【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学】
材料法律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我国古代自从国家出现后,统治阶级就开始通过国家机关制定法律,建立法律制度。同时,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理论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很大。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被直接纳入很多的法律之中,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塑造了我国古代法律“伦理法”的特性。
——摘编自王科《浅析我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学”为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律中对家主权力的规定,体现了古代家族的家长权,同时允许重刑犯尽孝道的“存留养亲”制度,也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这反映了唐代注重礼与法的结合,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唐代刑罚比较随意,排除A项;材料强调唐代注重礼与法的结合,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司法公正,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依据材料“是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的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可知,汉代用儒家思想来解释法律问题,这表明汉代的律令儒家化,A项正确;“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是外儒内法的体现,并不是关注人情冷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代律令儒家化,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C项;“用儒家经义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量刑”体现的是律令儒家化,而非强化法制体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经》《论语》以及赵令赫的孝顺,这些都是儒家思想渗透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与法律相关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没有与乡约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社会控制松弛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最早的成文法是《刑书》,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古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了《十二铜表法》,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古希腊克里特岛早在公元前7世纪已经出现成文法,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5.C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材料没有强调追究四邻的责任,而是强调里典、伍老维持地方治安的责任,说明秦律吏治严苛,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秦律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基层组织严密、法律体系完备,排除B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据材料“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国人同类犯罪依照其所在国法律,不同类犯罪的依照唐朝法律,这说明唐朝开放的气度与强盛国力的自信,C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尊华鄙夷思想,排除A项;天朝上国的气度,不会允许外国人所在国法律的适用,排除B项;材料主要针对外国人犯罪的处理的问题,不涉及农耕文明的包容性,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朝提倡礼治,颁行了《大唐开元礼》,该法典包含吉、宾、军、嘉、凶五礼,A项正确;礼法结合的典范是《唐律疏议》,排除B项;《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排除C项;《唐律疏议》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法系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告发被视为不孝不亲和伤情败法的行为,要对其进行惩罚”信息可知,这个古代法律中有许多关于亲属容隐的规定,这体现出伦理道德对古代法律的影响,A项正确;中国古代从来就不缺乏成文法,而且也不符合题干材料的主旨内容,排除B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比较重视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且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统治者忽视法律制度建设”的判断,排除C项;“判案依据道德而不是法律”的说法是错误的,而且从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里耶秦简、岳麓书院藏秦简等梳理出的秦代司法模式图”可知,秦代司法审判有严格流程,审判程序严谨, C项正确;司法注重无罪推定是西方法律的特点,与秦代司法不符合,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公德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能够体现法家思想,但不能推出法家思想深入人心,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统治者无论侧重于宣传哪种流派的思想,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选拔官员,借以巩固统治,而律学的同样与此相关。南宋时期,理学占据主导地位,为君主专制统治服务,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举考试科目变动,排除A项;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不会导致律学几近消亡,排除B项;乡约不具备法律效力,且材料没有体现乡约与法律合流,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①④正确,B项正确,排除C项;《唐律疏议》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排除②③,排除A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根据材料“《秦律》在量刑上根据不同的犯罪情节和认罪情况实行从重从轻原则,教唆类犯罪、集团犯罪、累犯、预谋犯罪往往从重,案发前自首、主动消除犯罪后果者从轻,并且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可知,《秦律》在量刑上区分考虑不同状况,因此体现出一定的理性特点和倾向,A项正确;立足于“轻罪重罚”的量刑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推动法律由野蛮逐渐走向文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仁政”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13.C
【详解】根据“立法和统治的基础是‘家’和’家族’,对个人的地位和权利未给予应有的规定”可知,中华法系不重视对个人权利的肯定的需要,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根据“君主既是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可知,中华法系是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经济上,中华法系适应了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礼以道德为依归,而法则以礼为中心”可知,中华法系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A项正确;朱熹的《家礼》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排除B项;原本由儒学士人发起的教化百姓的乡约,明清以后,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排除C项;北宋吕大钧兄弟是乡约的创造者,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根据材料“不知亲硫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可知管子认为治世的情况就不是这样,不分亲疏、远近、贵贱和美丑,一切都用法度来判断,这说明管子认为法治和德治要相结合,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法对行为规范的特殊意义,排除A项;君主可以超越法律与“以度量(法)断之”不符,排除B项;材料强调法治和德治要相结合,排除D项。故选C项。
16.D
【详解】根据材料“死罪的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可得出“存留养亲”主要是受到儒学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给犯罪之人留下后代,体现了社会主流价值观,D项正确;“存留养亲”的规定说明法律受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不等于凌驾于国家的法律之上,排除A项;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例”,数次重修《问刑条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排除B项;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逐渐走上儒家化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
17.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约规条从北宋时期的民间自订,发展到与明太祖颁布的《圣训六谕》结合,再到清代朝廷直接干涉乡约宣讲,以《圣谕十六条》和《圣谕广训》教化乡民,反映出政府强化基层治理,B项正确;乡约内容和宣讲方式的变化,不能说明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排除A项;基层治理的法制化与“朝廷直接干涉”乡约的宣讲活动等不符,排除C项;乡约内容和宣讲方式的变化,不能说明儒家思想不断丰富,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这部书以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礼法兼施,相辅相成,因此最有可能是《唐律疏议》,B项正确;《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A项;《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研究清代例律沿革的重要资料,排除C项;《大明律》是明朝的主要法令条例,由明太祖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经验和教训而详细制定而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9.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广东新会县有村妇庄氏因丈夫被奸人所害而选择殉情,仕宦对其“吊哭诗章”,政府将她旌表为万众瞩目的节义女性,体现了理学思想对人性的影响,这是政府主导的伦理教化的体现,C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妇女地位的提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封建法律的特征,体现不了儒学特征,排除D项。故选C项。
20.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存最古老的国家行政组织法规专著《唐六典》,“旧题唐玄宗撰”,实由张九龄等多位高官编纂完成,详细记载了唐朝前期的官制建置沿革和渊源,说明其兼具法学意义和史料价值,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唐六典》以秦汉法制为隋唐律令蓝本,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唐六典》强调刑罚和教化并驾齐驱的特点,排除C项;君臣平等地参与创作并非材料主旨,也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21.C
【详解】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法律规定的是关于欠债还债的执行主体责任问题,反映了当时注重维护经济秩序,C项正确;材料能体现出细密但是体现不出严苛,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关于官府与百姓债务的问题,而不是商业贸易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契约精神,排除D项。故选C项。
22.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废除父子分家不利于小农经济,而有利于世家大族的发展;“八议”也有利于世家大族的利益,可见曹魏时期的法律规定适应了门阀士族的发展壮大,B项正确;材料的内容实际上也能体现伦理对法律的影响,而非对立,排除A项;八议不能体现公正,排除C项;废除父子分家不利于小农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23.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依据材料中“春秋决狱”将儒家经义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依据,并按儒家经义的精神解释和施用法律可以看出汉代儒家思想地位的提升,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将儒家思想融入法律,以提高儒学地位,不是为了弥补了法律实践经验的不足,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4.C
【详解】根据材料“《贞观律》中规定对贪赃枉法重罪惩治,对于官员倚仗权势谋取利益,也严格禁止”可知,材料表明即使是德高望重的褚遂良因不当得利的罪名,同样受到处罚,这体现了唐朝依法从严治吏,C项正确;专制集权加强主要体现在皇权的加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时期依法从严治吏,不代表轻罪重罚,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对官吏从严治理,没有涉及官员道德素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25.(1)原因:政权更替频繁;宗室及士族势力强大,目无“王法”;中央集权削弱;选官制度的调整。
(2)作用:便于传播政府律令,进行法律宣传;宣扬社会教化,规范百姓行为;有助于稳定地方社会秩序;便于塑造司法的权威。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魏篡汉、晋篡魏、五胡十六国等政局的波动”、“宗室的骄纵豪横”、“改行‘九品中正制’”、“考课制思想”、“否定汉代将刑法视为卑下之事的思想”、“哲学上的出世思想”及所学,可知政权更替频繁,宗室及士族势力强大,目无“王法”,选官制度的调整,中央集权削弱,佛道思想的影响。
(2)作用:根据材料二“以便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条文的内容、……为地方司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知宋代“粉壁”发挥了传播政府律令,进行法律宣传。宣扬社会教化,规范百姓行为。有助于稳定地方社会秩序。便于塑造司法的权威。
26.示例
论题:“礼法之治”在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阐述:“礼法之治”是指在国家制定的正式法律之外,依据礼典、礼俗习惯法等构成的规范习俗和臣民行为的一种国家治理模式,我国古代“礼法之治”的形成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夏商周三代之时,夏有“夏礼”“禹刑”,商有“殷礼”“汤刑”,周有“周礼”“九刑”。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礼法体系的初创阶段。春秋战国至秦代,礼刑分离,也是“律令”发轫时期。汉承泰制,又在法制领域向“礼”回归,我国古代法逐步形成由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共同发挥作用的模式,其中的礼典、律典到唐代日益成熟,这样就形成以礼率律、律外有礼,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三者相辅相成的治理格局。
综上所述,“礼法之治”这样一种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论述:首先,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用“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学”视角拟定一个论题,如根据材料中“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被直接纳入很多的法律之中,由此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塑造了我国古代法律‘伦理法’的特性”,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论题——“礼法之治”在古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定论题后,运用唯物史观展开阐述,如通过分析“礼法之治”的内涵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进程、主要表现,说明中国古代法律与儒学发展的关系;最后,在史实论述基础上,升华认识,总结规律,如明确“礼法之治”的治理模式,既发挥法律刚性规范功能,又发挥礼仪和道德的教化作用,同时尊重民间事务自理自治习惯,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的特色,也彰显出传统社会治理的特有智慧;整个解题过程注意,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