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给岁月以文明
课标要求: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人类文明的产生
长达百万年的时间里,生产力低下。人类以采集、渔猎为生,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农业和畜牧业
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效率不断增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士兵和吏。
——《全球通史》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标记)
文明产生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
社会分工
城市
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剩余产品
私有制
阶级
阶级矛盾
部落战争
国家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进入奴隶社会(笔记)
文字
文明
1.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 私有制的产生
C. 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 国家开始形成
2.人类历史先后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同农业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与农业分工,第三次是出现了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其中,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主要由于
A.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需求量增加
B.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C.社会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
D.专门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标记)
两河流域文明
地理环境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充足的水源,两河流域形成冲积平原——美索不达米亚。(标记)
两河流域文明
发展过程 标记 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最初文明
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人与人之间也充满了不安全感”
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政治 君主专制制度(标记)
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标记)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严格的保护商业财产
施行同态复仇法
明显的阶级歧视,维护奴隶主利益
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宣扬君权神授(标记)
汉谟拉比
王
太阳神沙
玛
什
权
柄
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
文化:楔形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诺亚方舟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标记)
军事:最早使用战车作战(标记)
古埃及文明
地理环境 地处干旱地区,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标记)
“古代埃及人从不翻耕土地,只将种子乱撒在田地里,然后放牛、羊、猪到田里将种子踏入泥土中,谷物就会自然地生长起来。”
“埃及文明是稳定而保守的,此外它还是一个自信而乐观的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发展过程 前3500年左右兴起
前3100年左右统一
(标记)
古埃及文明
政治 (标记) 君主专制制度
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
法老掌握政治、经济、军事权力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古埃及人赞扬他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古埃及文明
文化 (标记) 丰富的神话和文学故事
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莎草纸
古印度文明
地理环境 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
恒河流域雨水充沛、植被茂盛
(标记)
古印度文明
发展过程 标记 公元前3千纪诞生
铁器时代(公元前1千纪)恒河流域成为中心舞台
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雅利安人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古印度文明
等级制度 标记 种姓制度
1.婆罗门
2.刹帝利
3.吠舍
4.首陀罗
5.贱民
理论和宗教基础:婆罗门教的说教
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积极: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
消极:限制了社会阶层流动;
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印度的统一和团结;下层劳动群众受到歧视,不利于社会进步。
(笔记)
2013年BBC报道了关于印度拾粪女的消息。印度是缺乏厕所的国家,因为印度传统习俗认为排泄物很脏,所以很多人不再自己的家里修建厕所,多数人还依赖公共厕所,这就需要所谓的拾粪者。
她们从事了近40年的拾粪工作,前二十年是无薪劳动,后二十年工作一共获得酬劳折合不到95美元。而这一切不平等的现象,只有一个原因——她们出生于的“贱民”阶层。即使她们中的很多人对这一职业与酬劳不满也很难更换工作。
古印度文明
文化 (标记) 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一定冲击;婆罗门教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印度数字与十进制
古代 文明 地域 诞生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成就)
政治
古埃及 尼罗河 流域 前3500年 左右 君主专制统治
古 巴比伦 西亚两河 流域 前3500年左右 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 印度河、 恒河流域 前3千纪 种姓制度
大河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
农业发达;君主专制
形成地区性大国
(笔记)
1.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A. 体现自由平等
B. 体现“君权神授”
C.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 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2.黑格尔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这句话意在说明
A. 地理差异使文明具有多元性
B. 海洋对人类文明影响更大
C. 社会历史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D. 沿海比内陆居住环境优越
3.《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婆罗门,要罚款100帕纳。如果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罐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种姓之间
A. 职位世袭不变
B. 生活界限分明
C. 宗教权利不平等
D. 法律地位不平等
古希腊文明
地理环境 标记 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古希腊文明
发展过程 标记 公元前2千纪,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公元前8-6世纪,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古希腊文明
地理环境 条件
三面环水,港湾众多 1.地理条件:多山少平原,海岛、港湾众多
2.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
古希腊半岛80%是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少
海洋阻隔,陆地分离
注意:地理环境起重要作用而非决定作用
海洋文明
(笔记)
3.人文条件:形成开拓进取,崇尚自由,平等互利的精神
(笔记)
古希腊文明
城邦: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城邦居民的主体是拥有政治参与权的男性公民集体。(笔记)
古希腊文明
政治 城邦特点:数量众多,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标记)
寡头政治和民主政治(标记)
古希腊全盛时有数百个城邦。斯巴达的面积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 1/7,其他小邦 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在如此狭小的国土上,每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古希腊文明
寡头政治: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笔记)
古希腊文明--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材料:雅典民主不是某个天才的瞬间发明,而是雅典志士仁人在平民支持下,经历 200多年颠簸曲折、不断创新的产物。
梭伦改革:废除债务奴隶;按财产将公民划分四个等级,赋予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
400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笔记)
贵族政治→阶级矛盾激化
打破了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古希腊文明--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克里斯提尼改革:“陶片放逐法”;
废除4个血缘部落,设立10个地区部落;
十将军委员会(轮流统治军队);
废除400人议事会,组建500人议事会【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笔记)
标志着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确立。
古希腊文明--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改革: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机关;
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发放补贴;取消财产资格限制,全体公民抽签担任官职(十将军职务除外)(笔记)
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时期
特点:人民主权、直接民主和轮番而治(笔记)
古希腊文明
1.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标记)
实质:奴隶主的民主政治,是男性公民的民主(笔记)
古希腊文明
2.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成为社会动乱的隐患。(笔记)
丑老头之死
公元前399年,雅典经抽签方式随机选出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但激怒了陪审团。经两轮投票,陪审团以多数票判苏格拉底死刑。
美少女之活
公元前 340 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 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洛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损吗 ”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
古希腊文明
1.有利于发挥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笔记)
2.有利于正确决策,修正错误(笔记)
古希腊文明
3.雅典民主政治成为近现代西方民主制的源头(笔记)
古希腊文明
文化 (标记) 文学:古希腊神话、悲剧、喜剧
史学之父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似(笔记)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财神》
古希腊文明
文化 (笔记) 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普罗塔哥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否定了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树立了人的尊严。
至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孕育出一个新的思想流派———智者学派
古希腊文明
文化 (笔记)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知识即美德,将道德与知识合二为一;
“认识你自己”;重视教育的作用
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雅典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对人的影响
雅典社会逐渐道德沦丧(笔记)
对知识的认识片面,美德不等于知识,知识与美德也不成正比(笔记)
古希腊文明
文化 (笔记) 柏拉图:反对雅典民主制度;《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最博学的人;“逻辑学”;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
古希腊哲学家把研究的领域由神和自然界转向人,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笔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标记)
文明多元性的原因?
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方式
历史环境
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
政治体制、社会环境和宗教、民族特性的不同
1.在古代雅典,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公民,才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在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A.取得行政官职的限制最终取消 B.与自由民身份的区别已不复存在C.不再履行自备武装服兵役义务 D.进入议事会的资历条件逐渐提高
2.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3.“以前的地位显赫的国家官员现在变成了轮流坐庄的‘贵族’,因而就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了。另外,国家公务由这么多公民承担,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一段十分有益的人生经历。因此,同其他古代国家相比,雅典拥有更多有智慧的公民。”这意在说明雅典( )
A.国家官员不再履行管理职责 B.民主政治提高了公民素质
C.国家事务应由贵族最终决定 D.公民教育有利于处理公务
4.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5.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