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课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课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00:3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十六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进一步熟悉探究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3.会观察、收集、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并尝试采用图象法分析实验数据。
4.能说出电流与电压间的正比关系。
重点
难点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流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提出问题
观察以下实验并思考:
现象:用两节电池给同一个小灯泡供电时,小灯泡发光更__ __;
分析:灯泡两端的电压升高,灯泡中的电流随之_______。

变大
猜想与假设
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
1、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
定值电阻
2、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
调节滑动变阻器
4、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
电压表
3、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
电流表
控制变量法
设计实验
5、画出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
实验过程及分析
1、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检查电路中各电学元件的连接是否正确,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2、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如0.5V、1V、1.5V、2V、2.5V等,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并填入下表中。
定值电阻R=10Ω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0.5 1 1.5 2 2.5
电流/A 0.05 0.1 0.15 0.2 0.25
从数据可以看出:
在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实验结论
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电流和电压,如图所示: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由此图线可知:
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2、为什么要使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
便于寻找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
思考
3、怎样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换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多次实验。
4、利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计算 ,并与电阻R比较,看看电阻R与 有什么关系
定值电阻R=10Ω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V 0.5 1 1.5 2 2.5
电流/A 0.05 0.1 0.15 0.2 0.25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因此电阻的大小与电压、电流的大小均无关系,但 R = 。
随堂练习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用定值电阻进行实验,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中I﹣U 图象正确的是(  )
B
2、右图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路,关于这个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表a是电压表,表b是电流表
B.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减小实验数据的误差
C.经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与电流成正比
D.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是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具普遍性
D
3、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的电压时,通过导 体乙的电流为0.1
B. 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 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0.9
C. 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 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D
4、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 电流表的示数不变
D. 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B
6、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已有器材:干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和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实验时,闭合开关,将滑片移动到某 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A.断开开关,结束实验,整理好器材
B.将滑片移动到另外几个位置,分别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C.换用另一个定值电阻,将滑片移动到某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 。
B
成正比
随堂小结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