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先贤哲思,传承诸子文化》名师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在“百家争鸣”的人文主题下,汇集了儒、道、墨三家的若干经典篇章。根据课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和教材“单元研习任务”的提示,结合本单元选文特点,本教学设计聚焦于三项内容:梳理诸子观点,赏析各家说理风格,传承诸子文化中立德树人、修身养性的思想。学生能通过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领会先秦诸子学说的现实意义。
大任务:“诸子辨析”的讨论研习活动。这一讨论研习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研习的内容由浅及深、由易到难,依次为诸子文辞的不同、诸子观点的不同、诸子论述风格的不同、诸子影响的不同等部分。
本单元的教学计划由四个学习任务组成,分9课时完成。
课时任务安排如下表:
学习任务 教学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步骤
学习任务一:疏通选文文意 第5、6、7课(读音) 1 掌握选文中字词的读音。 了解通假字读音的一般规律。 了解文言长句的朗读停顿规律。 通读选文,感知整体。 辨识通假,读准字音。 辨识结构,读对停顿。
第5、6、7课(虚词) 2 梳理高频虚词的意义、用法。 通过虚词,揣摩句子的语气、情感。3.背诵经典篇章。 辨识虚词,领悟文气。 诵读选文,体悟感情。
学习任务二:厘清诸子观点 第5、6、7课(概念) 3 理解诸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辨析诸子思想同名核心概念的异同。 回顾已学,梳理儒道核心概念。 筛选、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诸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对比、分析诸子同名核心概念。
第5、6、7课(观点) 4 理解儒家君子人格的主要内涵。 整体把握《〈老子〉四章》的思想内容。 3.梳理其余各篇的主要思想观点。 整体把握《〈论语〉十二章》的思想内容。 整体把握《〈老子〉四章》的思想内容。 概括《五石之瓠》的寓意。 梳理《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兼爱》的观点。
学习任务三:赏析论述特点 第5、6、7课(论证) 5 梳理《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五石之瓠》《兼爱》的行文思路。 分析选文的论述方法及其效果。 1.梳理论述思路。 2.概括论述方法。 3.分析论述效果。
第5、6、7课(风格) 6 1.辨析选文的文体特点。 2.辨析选文的行文风格。 1.辨析文体 2.辨析风格。
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的传记资料 7 学习孟、老、庄、墨四子的传记资料,了解其生平。 了解前人对四子学术、思想的评价,并对其评价进行辨析。 1.领略诸子风采。 2.评述诸子风采。
学习任务四:反思传承文化 第5、6、7课(论述瑕疵) 8 通过补足隐含前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诸子观点的认识。 分析论述的不足之处,促进学生辩证思考前人观点。 1.补充论述的隐含条件。 2.分析各文论证瑕疵。
写作 9 1.学习作文审题,加强思辨能力的训练。 2.进行“义利之辨”,有条理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1.学习思辨审题。 2.学习思辨写作。
设计意图
通过梳理诸子观点、思想,辨析其论述艺术、文章风格,学生能较为深入地了解先秦诸子文化,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反思、继承。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