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能力夯实题附答案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已知碳有如下性质:C + H2O CO + H2 ,由此推知在火势强盛的煤炉中湿煤燃烧比干煤燃烧时的火焰将 ( )
A.更旺 B.不旺 C.熄灭 D.维持不变
2、下列药品组合最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浓盐酸、石灰石 B.稀硫酸、大理石
C.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D.稀盐酸、石灰石
3、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
A.锥形瓶 B.水槽 C.导管 D.长颈漏斗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关联不准确的是( )
A.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因为它很硬
B.CO常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它具有还原性
C.活性炭用于净化水,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7、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得到沉淀Xg。若将上述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经CO2COCO2的一系列变化后(在此过程中各物质均完全反应),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得到沉淀Yg,则X与Y的关系是( )
A.X=2Y B.2X=Y C.X=Y D.无法确定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B.将二氧化碳通入含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
C.加热铜绿,生成黑色氧化铜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9、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B.铅笔把字留在纸上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10、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与水反应,现收集一瓶二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11、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含有石蕊试液的水和5mL澄清石灰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
B.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1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颜色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黄色
13、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1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加药品时,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滴管伸入液体中,再挤捏胶帽
15、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过滤测得沉淀质量与混合气体质量相等,则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
A.7∶11 B.22∶21 C.1∶1 D.14∶11
二、填空题。
16、请用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______.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____.
(3)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____.
17、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___________ 和 _______,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①密度的大小,密度比空气大的,用__________ 法,密度比空气小的,用 ____________ 法;②在水中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难(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用 ___________法。
18、化学研究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二氧化碳。
(1)分类角度:二氧化碳属于___ (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2)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 。
(3)变化角度:实验室中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
(4)应用角度:Ⅰ.可用碳酸氢钠、柠檬酸、果汁等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制汽水时,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 有关。
Ⅱ.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铝与二氧化碳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
(5)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___ (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规定
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c.工厂通过加高烟卤直接排放含二氧化碳的废气
19、化学课外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小明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并轻轻振荡试管。
(1)描述上述实验产生的现象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
②高温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_____
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
21、实验室制取CO2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
22、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2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图3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图4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 ;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 。
(3)CO和CO2是碳的两种氧化物。
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CO2可制作饮料,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23、据新华网报道,南京某大学生因运动量大,一天喝了大瓶装的碳酸饮料6﹣7瓶,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昏迷症状等症状,后经抢救幸免于难.汽水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家庭制备方法是:取一个干净汽水瓶,加入一定量冷开水(或冰水),再加入白糖及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NaHCO3),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适量柠檬酸(可用HA表示)并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
(1)NaHCO3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O2涉及的原理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2)汽水中碳酸来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为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以采用的操作是_____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
24、某同学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
(2)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A中的粉末倒出观察现象,未发现红色的铜生成,可能的原因是 ;
(4)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有 (填化学式);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
四、计算题。
25、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0.74 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022—20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能力夯实题附答案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已知碳有如下性质:C + H2O CO + H2 ,由此推知在火势强盛的煤炉中湿煤燃烧比干煤燃烧时的火焰将 ( )
A.更旺 B.不旺 C.熄灭 D.维持不变
【答案】A
2、下列药品组合最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浓盐酸、石灰石 B.稀硫酸、大理石
C.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D.稀盐酸、石灰石
【答案】D
3、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答案】D
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一般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
A.锥形瓶 B.水槽 C.导管 D.长颈漏斗
【答案】B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C.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
D.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关联不准确的是( )
A.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因为它很硬
B.CO常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它具有还原性
C.活性炭用于净化水,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A
7、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得到沉淀Xg。若将上述一定量的二氧化碳经CO2COCO2的一系列变化后(在此过程中各物质均完全反应),再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最多得到沉淀Yg,则X与Y的关系是( )
A.X=2Y B.2X=Y C.X=Y D.无法确定
【答案】B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B.将二氧化碳通入含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变成红色
C.加热铜绿,生成黑色氧化铜
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C
9、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活性炭吸附有毒气体 B.铅笔把字留在纸上
C.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答案】C
10、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与水反应,现收集一瓶二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答案】A
11、在如图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往2支试管中分别缓缓注入5mL含有石蕊试液的水和5mL澄清石灰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到左边试管内液体变红色右边试管内石灰水变浑浊
B.碳酸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C.充分反应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边高于右边
D.相同体积的水和石灰水,石灰水吸收的二氧化碳较多
【答案】C
12、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溶液颜色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黄色
【答案】A
13、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是黑色固体 B.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C.在氧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D.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答案】C
14、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加药品时,先加石灰石,再加稀盐酸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将滴管伸入液体中,再挤捏胶帽
【答案】D
15、将一定质量的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过滤测得沉淀质量与混合气体质量相等,则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为( )
A.7∶11 B.22∶21 C.1∶1 D.14∶11
【答案】D
二、填空题。
16、请用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______.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____.
(3)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____.
【答案】(1)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核内质子数相同(或核电荷数相同)
17、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___________ 和 _______,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①密度的大小,密度比空气大的,用__________ 法,密度比空气小的,用 ____________ 法;②在水中的溶解性及是否与水反应,难(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用 ___________法。
【答案】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向上排空气
向下排空气 排水
18、化学研究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二氧化碳。
(1)分类角度:二氧化碳属于___ (填字母)。
a.单质 b.氧化物 c.混合物
(2)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___ 。
(3)变化角度:实验室中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
(4)应用角度:Ⅰ.可用碳酸氢钠、柠檬酸、果汁等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制汽水时,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 有关。
Ⅱ.Al﹣CO2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在O2的催化下,铝与二氧化碳化合反应生成Al2(C2O4)3。
(5)环保角度:全球参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下列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做法不合理的是___ (填字母)。
a.制定旨在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国际规定
b.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开发太阳能等新能源
c.工厂通过加高烟卤直接排放含二氧化碳的废气
【答案】(1)b (2)不可燃、不助燃 (3)Ca(OH)2+CO2=CaCO3 ↓+H2O
(4) 压强 (5)c
19、化学课外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小明同学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并轻轻振荡试管。
(1)描述上述实验产生的现象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化学反应类型为_____。
【答案】试管内液面上升,同时试管内液体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化合反应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_____
②高温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_____
③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
【答案】CH4+2O2CO2+2H2O CO2+C2CO 2KMnO4K2MnO4+MnO2+O2↑
21、实验室制取CO2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收集。
【答案】向上排空气
22、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图回答问题:
(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周期。
(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2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图3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图4中用到的碳单质是_____ ;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 。
(3)CO和CO2是碳的两种氧化物。
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CO2可制作饮料,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答案】(1)6 二
(2)金刚石 石墨 活性炭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2CO+O22CO2 CO2+H2O=H2CO3
23、据新华网报道,南京某大学生因运动量大,一天喝了大瓶装的碳酸饮料6﹣7瓶,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并昏迷症状等症状,后经抢救幸免于难.汽水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家庭制备方法是:取一个干净汽水瓶,加入一定量冷开水(或冰水),再加入白糖及香精,然后加入2g碳酸氢钠(NaHCO3),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适量柠檬酸(可用HA表示)并立即将瓶盖压紧即可.
(1)NaHCO3和柠檬酸反应产生CO2涉及的原理和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似.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2)汽水中碳酸来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饮用汽水时,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冒出大量的气泡.为检验冒出的气泡中含大量CO2,可以采用的操作是_____ ,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CO2+H2O═H2CO3
(3)将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瓶口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三、实验探究题。
24、某同学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图中酒精灯上加一金属网罩的作用是 ;
(2)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
(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A中的粉末倒出观察现象,未发现红色的铜生成,可能的原因是 ;
(4)请你推测,进入试管B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有 (填化学式);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
【答案】(1)集中火焰、提高温度;(2)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3)未等到粉末冷却就观察现象;(4)CO,未设置尾气处理装置。
四、计算题。
25、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0.74 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OH)2+CO2===CaCO3↓+H2O
74 44
0.74 g x
=
x=0.44 g
答:至少需要0.44 g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