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06:15:52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图中D表示火星。
2.C与地球相比,火星离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故其冬季平均气温较地球冬季平均气温低的多。
3.C“夸父一号”在轨运行期间,绕地运行,属于天体(人造天休);其仍在银河系,未进入河外星系。
4.C日冕物质抛射主要发生于日冕层,太阳耀斑位于色球层。
5.D大气层能提供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能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也可形成液态水,进而可能存
在生命:大气层能有效阻挡绝大部分的宇宙辐射的入侵,能减少小天体的撞击,使得生命生存环境较为安全:
极光与生命存在无关
6.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防止大气逃逸至宇宙空间。
7,C太阳辐射量大的地区,生物量大。巴西热带雨林地区位于赤道地区,太阳辐射量大,生物量大。
8.D天气状况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转化率影响较大,晴天时转化率高,阴雨天气转化率
低。其他因素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转化率影响不大。
9.D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目前为2022年,太阳活动处于低谷期:
2025年前后黑子数量达最大值,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
10.C太阳活动高峰值时,发射的电磁波进人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
影响,使短波收听指数增大,①会明显变大。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影响信鸽飞
行程度增大,②会明显变大。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出现极光
指数增大,④会明显变大。太阳活动对污染没有影响,空气质量指数不受影响,③不会明显变大。
11.B读图可知,图中岩石有层理构造,为沉积岩,沉积岩的形成时间,一般情况下越靠下的岩层形成越早,越
靠上的岩层形成越晚。
12.A根据上题分析可知,①②地层比③地层形成时间晚,④⑤地层比③地层形成时间早。如果③为古生代的
石炭纪地层,①地层可能形成于中生代的白垩纪,但是泥盆纪比石炭纪时间早,所以②地层不可能形成于泥
盆纪:④⑤地层比③地层形成时间早,而三叠纪和侏罗纪都属于中生代,比古生代的石炭纪时间晚。
13.C如果③为石炭纪地层,则③属于古生代后期。恐龙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在中生代开始出现,石炭纪
还没有爬行动物;三叶虫属于海生无脊椎动物,主要在古生代前期及以前繁盛,所以石炭纪地层发现三叶虫
化石的可能性较小;石炭纪处于鱼形动物时代的末期,所以石炭纪地层中可能发现鱼类化石:原始的鸟类是
由原始的爬行类动物进化来的,所以鸟类的化石不可能在石炭纪地层中发现。
14.C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
15.B图2中A为莫霍界面,B为古登堡界面,C为纵波,D为横波。
16.C图中涉及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3个,岩石圈为地球内部圈层。
17.A图中没有显示冰川和森林,河流也较少,主体是草地。
18.B氮元素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氧是地球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在干洁空气中氩气(稀有气体)体
积比重高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017A2022-2023
6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据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祝融号火星车巡视区进入冬季。根据测量,火星车当地正午
最高温度已降至零下20℃,夜间环境温度低至零下100℃以下。下图示意太阳系结构。据此完
成12题。
△共太刚
=:-:三二二E:烫0
F
1.图中代表火星的字母是
A.B
B.D
C.E
D.H
2.火星表面“冬季”的平均气温要比地球上冬季的平均温度低的多,主要原因是火星
A.受太阳活动极强
B.轨道半径很大
C.距离太阳较远
D.大气层较厚
2022年10月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
父一号”,开启对太阳的探测之旅。该卫星运行于距地高度72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经过地球
两极上空),其绕地球一圈只要99分钟,主要用于测量太阳磁场,观测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
斑。右图示意“夸父一号”运行轨道位置。据此完成3一4题。
3.“夸父一号”在轨运行期间
①属于天体②不属于天体③进入了河外星系
④仍在银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第1页(共6页)】
23017A
4.“夸父一号”主要观测的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耀斑分别位于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色球层
B.日冕层、光球层C.日冕层、色球层
D.色球层、光球层
人类自探索宇宙以来,一直在寻找地外生命的存在。近期,美国科学家在探究寻找地外生
命的技术时又提出了新的探索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利用大气作为标记来寻找,简单一点来说就
是根据外星是否拥有大气层,来推测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外星是否拥有大气层来推测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是因为大气层
①能提供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②可以产生绚烂的极光现象③阻挡一切宇宙辐射的入侵
④使得地表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过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与地球拥有的大气层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太阳辐射稳定
C.液态水的存在
D.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
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不同地
干总佰别王f×10可
区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右图为北半球大
15
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7一8题。
7.地球上的生物量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下列地区
中,生物量最大的是
A.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B.俄罗斯亚寒带针叶林地区
C.巴西热带雨林地区
D.南极大陆冰雪覆盖的地区
8.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下列因素
D10:20°30:10:5060708090N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转化率
影响较大的是
A.地形地势
B.刊矿产资源
C.植被分布
D.天气状况
2020年9月15日,由NOAA和NASA共同主持的25个太阳周期预报小组发布,我们现
在已经进入第25个太阳周期中。下图是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发布的太阳周期黑子数进
展图,下表为部分地理现象预报指标。据此完成910题。
太阳黑了数/个
黑了数为坤测伯
黑了数为坤须测值
150
100
50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年份
①短波收听指数
②信鸽飞行指数
③空气质量指数
④极光指数
指数
适宜收听程度
影响信鸽飞行程度
空气质量
极光可见范围
(小一大)
(适宜一不适宜)
(小一大)
(差一优)
(小一大)
9.图中显示
A.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20年
B.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C.目前太阳活动处于高发期
D.2025年前后将出现太阳活动的高峰值
10.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值时,表中指数不会明显变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第2页(共6页)】
23017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