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08:2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曾都一中 襄州一中南漳一中 河口一中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 2022.10.27 时限:75(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在答题卷上填写清楚。
2.选择题答案用 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 0?5mm的黑色签字笔在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做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将所选答案的代号填涂到答题卡上。)
1988年,我国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在永暑礁建立有人驻守的海洋观察站———
南沙永暑礁观测站(9°37′N,112°58′E),该站建立对海洋气象观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
源开发等都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 6月 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南沙群岛永暑礁
是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区人民政府驻地。下表示意永暑礁观测站 1989—2011年四季日照 时数及年增长量。据此完成 1~2题。
季节 春季 (3-5月) 夏季 (6-8月) 秋季 (9-11月) 冬季 (12-次年 2月)
日照时数(小时) 728.6 537.6 516.6 508.0
年增长量(小时/年) -4.94 0.99 -4.61 -6.38
1.日照时数变化可反应区域环境的变化,1989—2011年永暑礁附近区域
A.春季日照时数减少,海水温度降低 B.夏季气温升高,台风增多,对流旺盛
C.秋季降水量减少,总云量减少 D.冬季降水量增加,总云量增加
2.推测永暑礁常住居民多从事
A.耕海牧渔 B.服务业 C.油气资源开发 D.海洋气象观测
六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1页(共 6页)
笔石动物是一类海生群体动物,最早出现于古生代寒武纪中期,奥陶纪及志留纪达到
鼎盛,泥盆纪晚期开始衰退,到石炭纪灭绝。笔石动物的化石———笔石(下图)是重要的 标准化石,被称为判断地层年代的“ 黄金卡尺” 。据此完成 3~4题。
3.下列生物中曾经与笔石动物同时期生存的有
①蕨类植物 ②裸子植物 ③三叶虫 ④被子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笔石成为标准化石的原因是笔石动物
A.分布集中,数量小,演化慢 B.分布集中,数量小,演化快
C.分布广泛,数量大,演化快 D.分布广泛,数量大,演化慢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指断层。该区域的沉积岩层中富含地下水,但东 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形成两个独立的地下水系统。据此完成 5~6题。
5.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岩层或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从早到晚排序最可能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6.关于图示区域东西两侧的地下水互不连通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侵入岩阻隔 B.①切断地下水
C.变质岩坚硬 D.地质构造影响
六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2页(共 6页)
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 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 7~9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丙甲乙丁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
8.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A.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小于乙处 B.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乙处
C.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小于乙处 D.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乙处
9.图中西西里岛屿的类型为
A.火山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大陆岛
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林组成的植被类型,植物以松柏类占优势。叶片缩小呈针状,
树冠呈塔形。它们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下图阴影 部分是泰加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据此完成 10~12题。
10.下列关于大兴安岭泰加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抗寒 B.耐旱 C.根系较深 D.枯枝落叶厚
六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3页(共 6页)
11.为了适应环境,泰加林树冠呈塔形、叶片呈针状,下列体现其与环境的关系说法正确
的是
A.冬季积雪可顺势下滑 B.利于冬季增加光照
C.叶片呈针状利于保温 D.利于夏季收集雨水
12.偃松是泰加林高海拔地区最具特色的植物群落,分布在大兴安岭海拔 1000米以上的
山脊。研究者观测到,冬季的晚上偃松枝叶全部倒伏,次日上午 9、10点钟蜷缩的枝叶 如睡醒一般挺立起来。其原因最可能是
A.山脊处地形陡峭,土层薄 B.减少与空气接触面积,聚集保暖
C.枝叶油脂含量高,易冻伤 D.夜晚吹山风,为抵御强劲的山风
北京时间 2022年 6月 5日 10时 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遥十
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6月 5日 17时 42分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距 离地表约 400千米),三位航天员将展开为期六个月的任务。据此完成 13~15题。
13.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塔两地每天
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A.持续不断变大 B.先变小后变大,之后保持不变
C.持续不断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之后保持不变
14.神舟十四号发射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长城站可能出现极夜现象 B.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影子朝向西南
C.全球 6日范围约占八分之五 D.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3∶5
15.在天和核心舱内 24小时里大致可看到 16次日出、日落,其原因是
A.核心舱公转速度慢于地球自转速度 B.核心舱对太阳升、落的折射现象
C.核心舱公转速度快于地球自转速度 D.核心舱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分)
材料一:鄱阳湖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每年 4月至 9月为丰水期,10月至次年 3月为
枯水期,但 2022年 8月 21日受降水偏少及持续高温影响,长江流域出现罕见的旱情,鄱阳湖提前 100多天进入低枯水期,刷新最早进入低枯水期记录,鄱阳湖水面面积较 6月已 缩小 3/4。在鄱阳湖南昌进贤段水域出现了“ 大地之树” 自然景观。
六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4页(共 6页)
材料二:鄱阳湖是数十万只候鸟的“ 越冬天堂” ,在全球生态位中占据重要地位。碟
形湖是鄱阳湖主湖区季节性干枯后,显露于洲滩中的季节性子湖泊,大大小小有 102个, 是候鸟觅食的理想场所。
(1)说明鄱阳湖“ 汛期反枯” 的原因。(7分)
(2)试分析“ 大地之树” 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
(3)分析碟形湖主要的生态价值。(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在北京 2022年冬奥会上,挪威体育代表团成绩优异,位列奖牌榜第一。挪威位于斯
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境内多山地丘陵,多湖泊,年平均气温5.7℃,冬季可达5个月,多年
平均降水量 763毫米。峡湾是挪威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甚至连地质专家都将挪威称为“ 峡 湾国家” ,峡湾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下图为北欧部分地区 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
(1)描述图示 1月 -5℃等温线在 20°E以西的走向,并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挪威成为“ 冰雪运动圣地” 的原因。(6分)
(3)描述挪威西部沿海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六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5页(共 6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2022年 7月 8日,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
项目雅砻江柯拉光伏电站正式开工建设,柯拉光伏电站海拔高程 4000米至 4600米,施工
条件恶劣。柯拉光伏电站发出的电,并不会直接接入电网,而是通过一条 50公里长的线 路,接入两河口水电站,和水电站发出的电捆绑在一起,再接入电网。
材料二:柯拉项目所在区域为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为进一步助推民族地区乡村
振兴,项目建设将通过“ 光伏 +基础设施提升” “ 光伏 +就业” 等一系列措施,带动民族地 区经济发展,产生“ 光伏 +N” 的效益。
(1)试分析柯拉光伏电站发出的电为何不直接接入电网。(6分)
(2)结合光伏和水电的特点,分析如何实现水光互补。(6分)
(3)柯拉项目产生了“ 光伏 +N” 的效益,从“ 光伏 +基础设施提升” 和“ 光伏 +就业” 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6分)
六校联考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第 6页(共 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