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习题课(共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习题课(共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15:47:46

文档简介

(共7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5 奇妙的透镜
1.如图所示,将一副眼镜放到太阳光下,依据地面上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镜片是( )

A.玻璃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D
2.游客随手丢弃的矿泉水瓶是森林火灾频发的“罪魁祸首”之一.这些装有水的瓶子在阳光照射下能引燃茅草等物体,此时,装有水的瓶子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平面镜
A
A B C D
3.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D
4.用光具座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10.0 cm
B.20.0 cm
C.30.0 cm
D.50.0 cm
A
5.如图所示,两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是   透镜.由此说明,能使光线相交于一点的透镜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
 不一定 
 凹 
 发散 
谢谢大家!

3
L
S"m
20
30
cm
1,-■

B
A(共7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一课时,实验)
1.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可以( )

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
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
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
2.某凸透镜焦距为15 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 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A
3.如图所示是某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中有关数据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 cm
B.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
C.当物距u=15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像
D.当物距u=30 cm时,像距v=30 cm
C
4.2022年3月,东莞再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老师利用手机为同学们直播授课.手机的镜头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当手机取景框内只能看到屏幕时,为了让同学们同时看到屏幕和老师,手机应该  _ (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老师在手机中成的是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缩小 
 远离
 凸透镜 
5.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商家的收款二维码,可快速完成线上付款.当手机扫描该二维码时,二维码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摄像头相当于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二维码与摄像头的距离应  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二倍焦距.
 大于
 远视 
 不是 
谢谢大家!(共8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二课时)
1.在凸透镜成像中,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转折点在( )
A.焦点处  B.半倍焦距处 
C.二倍焦距处  D.无法确定
C
2.用手机看视频,图像太小,小明通过透镜看到放大了的图像,如图所示,手机距离凸透镜15 cm,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20 cm  B.15 cm  C.7.5 cm  D.5 cm
A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移动光屏距透镜20 cm时,在光屏上正好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则( )
A.蜡烛距透镜的距离大于20 cm
B.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 cm
C.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C
A B C D
4.小红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如图所示)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25 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D
5.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C
6.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将发光体放在离透镜15 cm的主光轴上,所成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像到透镜的距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 cm.
 大于 
 放大 
谢谢大家!(共7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A.光在海面上反射 B.光在云层上反射
C.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折射 D.光沿直线传播
C
A B C D
2.夜间潜水时,水面下的人与岸上的人以光互传信息,现在水面下的人向岸上的人照射一束激光传递信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的是( )
C
3.某同学在水池边看到水里“鱼在云中游”,则他看到的“鱼”和“云”( )
A.都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都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C.“鱼”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鱼”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D
4.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 )
A.0°  B.35°  C.60°  D.90°
B
5.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法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图
如图所示:
谢谢大家!

3
0
A
黑(共8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若一束光垂直射到一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
A.30°  B.90°  C.45°  D.0°
D
2.城市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磨光的大理石作为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光滑的表面时,会产生炫目的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光污染”.产生“光污染”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镜面反射  D.光的色散
C
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于冰面倒影.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中的“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C.前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前者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后者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4.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人们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迎着月光走,地上发   (选填“亮”或“暗”)的是水.这是月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
 镜面 
 亮 
5.一条光线AO照射在平面镜上的O点,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位置及大小.
 如图所示:
 答案图 
6.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所示.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观察其反光效果.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如图所示:
 答案图 
谢谢大家!(共8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二课时)
1.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并不是竖直安装,其主要原因是
( )
A.为了美观 
B.可以有效减小外界噪声干扰
C.扩大视野 
D.使车内物体通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不在车正前方
D
2.一只猴子在井边玩时看见水中有一“月亮”,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的“月亮”与水面的距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B.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C.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D.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D
3.身高1.60 m的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 m的地方,这个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高   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m,这个同学向镜前移动0.5 m,此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
 2.5 
 3 
 1.60 
4.如图所示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截至目前,已发现500余颗新脉冲星.凹面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在反射光时,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遵循 
 会聚 
5.太阳灶是利用   镜能够会聚光的性质制成的.
 凹面 
6.如图所示是人眼看见A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示意图,请确定物体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答案图
 如图所示: 
谢谢大家!(共8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
1.若要使眼睛看见一个物体,则( )
A.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 
B.物体上肯定有光线进入眼睛
C.物体和眼睛必须在一条直线上 
D.眼睛能发光
B
2.下列关于光学元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利用照相机拍摄时,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B.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投影仪是利用凹透镜来成像的 
D.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D
3.如图是学校测温棚里的红外线测温仪,它既能测温,也能摄像,其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正常工作时所成像的性质是
(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
B
4.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   镜.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表示
矫正原理的是   .
 ① 
 ③ 
 凸透 
5.同学们课间在走廊上眺望远方.此时晶状体变   (选填“厚”或“薄”),晶状体的   发生变化,远处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的实像.有些同学看不清远处的景物,可以配戴   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
 凹 
 缩小 
 焦距 
 薄 
6.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夜晚的星空时,能看见许多没有见过的美丽天体,该望远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   相似.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如动植物的细胞.显微镜目镜的成像原理与   (前两空均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成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虚 
 放大镜 
 照相机 
谢谢大家!(共8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1 光世界巡行
1.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 )
A.金星和镜子  B.玻璃球和眼睛
C.水面和银幕  D.萤火虫和烛焰
D
2.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A
A.雷雨后空中的彩虹
B.水底看起来变浅
C.平面镜成像
D.小孔成像
3.2022年4月30日发生了日偏食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光现象与日偏食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D
4.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曲线
B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个速度.由于光速远大于声速,所以运动会上赛跑时,计时裁判总是
   (选填“看到发令枪冒烟”或“听到枪声”)就计时.
 看到发令枪冒烟 
 小于 
 3×108 
6.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的时间约为8 min,则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   km.“光年”是   单位.
(光速c=3×108 m/s)
 长度 
 1.44×108 
谢谢大家!(共7张PPT)
第三章 光和眼睛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第一课时,实验)
A B C D
1.如图所示,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是( )
C
2.一只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行,有时我们看到好像鸟在水中游动,有时看到鸟的阴影在水面上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鸟的影,后者是鸟的像
B.前者是鸟的像,后者是鸟的影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二者都是鸟的像,形成原理一样
B
3.两时钟挂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甲图是镜子水平放置时成的像,乙图是镜子竖直放置时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   ; 乙:   .
 12:05 
 9:10 
4.在本学期学校组织的体质与健康测试中,需要对学生视力进行检查.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 m,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距离5 m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前   m处.
 1 
5.小明身高1.76 m,站在穿衣镜前1.5 m处整理着装,像与他之间的距离是   m.如果小明远离平面镜1 m,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3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