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16:0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节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1.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电子、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4.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摩擦起电现象认识两种电荷,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
电荷的定向移动。
问题思考
【演示实验】如图所示,展示一个塑料捆扎绳,用小刀划成细丝状,用手捋几次,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能把塑料捆扎绳梳理整齐吗
为什么越理越乱呢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进入电的世界,认识有关电学的知识。
回答:不能,捋的次数越多反而越散。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
被丝绸摩擦的玻璃棒能吸轻小物体说明带电;
被毛皮摩擦的橡胶棒能吸轻小物体说明带电。
结论: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
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
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一、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衣时因 起电。
摩擦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幕上有 ,而具有了 的性质。
静电
吸引轻小物体
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描述所观察的现象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的电性不同,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并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结论:
排斥
吸引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 ,
异种电荷相互 。
带电的头发飘起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应用
散开的塑料绳越捋越开
电荷的多少
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荷,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
电荷,大约有几十库仑。
2.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
符号是C。
三、验电器
工作原理:
结构:
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工作作用: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交流与讨论
1.试一试,用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用验电器还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吗?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所带电荷的多少不同。
箔片张开角度不同
1.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所组成
四、摩擦起电的原因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
电子是带有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e表示。
e=1.6×10-19C
2.元电荷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3.摩擦起电的原因:
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是实质是:
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
在摩擦的过程中:
  对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
而有多余的电子带负电;
对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
而缺少电子带正电。
为什么摩擦后物体会带电呢?
电子发生了移动。
1.有的物体容易导电: 。
例如: 。
2.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 。
例如: 。
3.金属导电靠 移动。
导体
绝缘体
金属、人体、食盐水溶 液等
橡胶、玻璃、塑料等
自由电子
注意: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六、导体和绝缘体
例1.有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D
例2.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用它去接触轻质小球A后,小球A再与轻质小球B靠近,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B球带  电。


5.导体与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组成的。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