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苹果落地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认读生字12个,会写8个。
学习目标:
1.认读生字12个,会写8个。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你了解的科学家有哪些?能说一说它们的主要事迹吗?
生1:我通过看书,知道了张衡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他发明了能预测地震的“地动仪”,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生2:我在爸爸的协助下上网查询了爱迪生的有关资料。爱迪生是著名的发明家,他一生共有1000多项发明,我们熟悉的电灯、电影都是他发明的。……
二、教师导向
师:(出示牛顿在苹果树下深思的幻灯片)发挥你的想象,你认为牛顿在树下想什么?
生1:我认为,牛顿是在想怎样把树上够不着的苹果全都摘下来。
生2:我认为,牛顿是在想苹果摘下来以后,怎么运回家?
生3:牛顿在想苹果熟了为什么往地下掉,而不向天上飞
……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牛顿,一起学习《苹果落地》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
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自主识字。
2、自主识字 ,合作交流。
四、展示点拨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师:请同学们自身试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干把课文读通顺?
生1: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认字表、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问老师。
生2:还可以看上下文猜一猜。
生3:读课文时,要看准了再读,不能随便添字,漏字,读不好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
(2)检查初读情况,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后,开始讨论汇报:自身读明白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牛顿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地球有吸引力是他最早知道的。
生2:牛顿遇到好奇的问题善于观察和考虑,我以后要向牛顿学习。
……
2、自主识字 ,合作交流
(1)现在,老师已经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了一套生字卡片。请你们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干使小组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把这些生字读准。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教师巡回,了解各小组活动的情况。
(3)检查生字:老师可指名读生字卡片,也可检查学习小组认读生字的整体情况,教师和时评价。
(4)做游戏巩固生字。
具体操作:黑板上画有一棵苹果树,树上贴着许多苹果,苹果的反面藏着生字,学生抢着读生字并组词。
五、自我测评
听写生字。
六、自我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七、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好奇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体会“好奇心”重要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习惯。
学习过程:
一、教师导向
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合作探究
读好课文,深化感悟
1、认识了生字,我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
2、学生自由读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三、展示点拨
(一)读好课文,深化感悟
1.认识了生字,我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好。 请自由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后,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生1:苹果幼稚后落到地上,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牛顿为什么感到奇怪?
生2:在牛顿以前,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苹果落地的原因?
生3:老师,我不明白“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
生4:“抛开”这个词的意思我不明白。
……
3.学生自由选择自身感兴趣的问题,小组讨论,集中大家的智慧想方法解决。
4.汇报交流。
生1:苹果落地,在我们看来是很正常的现象。牛顿小时候善于观察和考虑,当他看到苹果落地时,脑子里发生了疑问。因为能够发现问题,牛顿经过观察和研究,才发现了地球有吸引力。
生2:通过看书我还知道,英国科学家瓦特小时候,发现水开以后,壶盖不停的上下跳动,他对这一问题发生了疑问,长大以后经过研究和试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生3:在牛顿以前,当然也有苹果落地的现象,只不过人们把它当成正常的现象,没有从中发现问题,更谈不上研究了。
生4:通过讨论,我们认为“自言自语”是指牛顿跟自身说话。
……
5.看了牛顿的表示,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对好奇的问题或现象,多观察,多考虑,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引导质疑,拓展延伸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地球有吸引力,是不是地球内部有一块巨大的磁铁?
生2:假如地球没有吸引力,我们会飞走吗?
生3:地球有吸引力,为什么不会把太阳、月亮和星星吸过来
……
2.学生能回答的,让学生回答,不能回答的,让他们选择自身喜欢的问题走出课堂,想方法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自我测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作业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苹果落地
普通现象
看见 想、又想 (提出问题)
认真思考
专心研究
著名科学家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