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形成遗传的物质观。
科学思维:体会孟德尔假说一演绎法"的过程,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通过“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理解分离现象的实质;
社会责任:运用分离定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遗传现象。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难点
2.对分离定律的验证过程。
三课前预习
1.豌豆花着生的位置有顶生和腋生两种,受一对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 亲本表现型 后代
腋生 顶生
一 顶生×顶生 0 804
二 腋生×腋生 651 270
三 顶生×腋生 295 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豌豆花顶生对腋生,________是显性性状,由第______组杂交实验可以判别。
(2)组合二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
2.用分离定律解自由级合定律问题(理解,熟练运用)
思路:“组合问题分离化,先分后合”。
(1)类型I:正推型,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表现型 如:AaBb x Aabb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分离定律: Aa x Aa、Bb x bb
计算(3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1对遗传因子控制1对相对性状)
①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_________
②AaBbCc产生ABC配子的概率?_________
③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有多少种? _________
④AaBbCc×AaBBCc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_________
⑤AaBbCc×AaBBCc后代表现型有多少种,基因型有多少种? _________________
(2)类型II:逆推型,子代表现型比―亲代基因型(两对基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表现型比 拆分 转化 组合
(3:1) (3:1) (Aa×Aa)(Bb×Bb)
(1:1) (1:1) (Aa×aa)(Bb×bb)
(3:1) (1:1) (Aa×Aa) (Bb×bb)
3:1 (3:l)×l (Aa×Aa)(全显/全隐)
1:1 (l:l)×l (Aa×aa)(全显/全隐)
_________________
13.下图为豌豆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字母或符号的遗传学意义。P____,F1___,F2___,F3____,×____, ____。
(2)图中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性状表现有____、____。
(3)F1自花传粉,可产生______种配子。
4.(1)抑癌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随___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
(3)基因控制性状的间接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群的基因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通过测交实验,孟德尔成功地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下面是测交实验的分析图解,请在空格上填上相关内容。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6.(1)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________________和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真核细胞中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________________、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细胞核是________________,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5)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7.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色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孟德尔遗传实验中,人工异花传粉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型是指________________。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四自我检测
1.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A.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
B.对某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测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不同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色盲的儿子
D.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表现均为粉红花
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果蝇。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
A.1:1 B.2:1 C.5:1 D.8:1
3.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 )
A.9:1、9:1 B.8:1、6:1
C.9:1、8:1 D.5:1、8:1
4.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5.凤仙花的花瓣有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现取自然情况下多株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让F1再相互交配产生F2.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例为2∶1
B.亲本单瓣凤仙花的基因型为AA或Aa
C.F2中单瓣与重瓣的比例为1∶3
D.F2的单瓣中纯合子占1/2
6.下列关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豌豆做实验时需要在开花后除去母本的雄蕊
B.只需在人工授粉后套袋,就可避免外来花粉干扰
C.“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假说的内容
D.“测交实验”是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果进行验证
7.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让该紫茎番茄自交 B.与绿茎番茄杂交 C.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 D.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
8.基因型为Dd的个体连续自交n代,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后代中纯合体所占比例的变化曲线是( )
A. B.
C. D.
9.小鼠的正常体型对矮小体型为显性,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在小鼠体型的遗传过程中,有一种有趣的“基因印迹”现象,即来自某一亲本的基因A被“印迹”而不能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体型的小鼠不一定是纯合子,矮小体型的小鼠一定是纯合子
B.基因型为Aa的雌雄小鼠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
C.可通过测交实验判断被“印迹”基因A来自哪个亲本
D.若“印迹”基因A来自母本,母本一定是正常体型
10.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
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时除尽母本的雄蕊
C.在统计时,若F2的数量过少,其性状分离比可能偏离3:1
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 腋生 二 Bb Bb 100% 性状分离
2. 2×2×2=8种 1/2×1/2×1/2=1/8 8×4=32 1/2×1/2×1/4=1/16 2×1×2=4 3×2×3=18
表现型比 拆分 转化 组合
9:3:3:1 (3:1) (3:1) (Aa×Aa)(Bb×Bb) AaBb×AaBb
1:1:1:1 (1:1) (1:1) (Aa×aa)(Bb×bb) AaBb×aabb (测交) 或 Aabb×aaBb
3:1:3:1 (3:1) (1:1) (Aa×Aa) (Bb×bb) AaBb×Aabb
3:1 (3:l)×l (Aa×Aa)(全显/全隐)
1:1 (l:l)×l (Aa×aa)(全显/全隐)
3.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杂交 自交 AA、Aa、aa 高茎 矮茎 2
4. 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5. D d 高茎 矮茎 1:1
6.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能量转化 遗传信息库 稳定性差异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7. 纸层析法 去雄→套袋→人工传粉→套袋 假说演绎法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四自我检测
1.C
2.D
3.D
4.A
5.C
6.D
7.C
8.D
9.C
10.D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