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受精作用学案
一学科核心素养
科学思维: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的装片实验,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社会责任:理解配子的多样性与受精作用形成的后代的多样性,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精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
1.阐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2.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三课前预习
1.受精作用
(1)概念:________和_______相互识别、融合成为_______的过程。识别依赖于膜上的_______(糖被),融合体现了____________。
(2)过程:精子的_____进入卵细胞,_____留在外面。与此同时,______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不久,精子的______与卵细胞的_____相融合,使彼此的______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保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半的染色体来自_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_。而细胞质(质 DNA)几乎全部来自______。
(4)意义:保证了生物前后代_______数目的恒定,维持了______________稳定性。
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________。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_______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中进化,体现了__________的优越性。
2.(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_______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细胞分化。
(2)由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常常也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3)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后分离,在联会时__________间还常常发生互换,非同源染色体则自由组合,使配子的遗传组成多种多样。
(5)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精髓是:生物遗传的不是______的本身,而是控制____________。
(6)位于____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上总是_________,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7)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________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__________基因自由组合。
3.有性生殖后代多样性原因
(1)配子的多样性:减数分裂Ⅰ前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_____________;减数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___________。
(2)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具有_________。
4.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____________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______________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_________________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优越性。此外,就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5.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_____,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_____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_____。体现了有性生殖的_____性。就进行_____的生物来说,_____和_____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_____细胞中____的恒定,对于生物的_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
6.有性生殖的生物,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有性生殖的优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7.果蝇的受精卵形成、受精卵发育为成体的基本过程与人相同。请完成下图(2n=8表示染色体数目)。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
四自我检测
1.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是以中国的国宝大熊猫为原型设计创作,“墩墩”象征着朴实和憨厚与大熊猫的形象相当契合。已知大熊猫的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列有关大熊猫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只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性
B.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遗传物质
C.雌雄大熊猫性原细胞的分裂方式相同,但是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数目有差异
D.大熊猫的性别差异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决定
2.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 3 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①、②、③分别为(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
3.下列选项中,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②同源染色体联会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
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C.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只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是随机结合的,不利于生物的多样性
5.学习《减数分裂》一课后,某同学写下了下面四句话,其中错误的是( )
A.我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中来自爸爸的和来自妈妈的一样多
B.我体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有4个DNA分子
C.我弟弟体细胞内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并不都相同
D.我和弟弟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不完全一样
6.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
B.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相等
C.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分别发生在JK段和LM段
D.MN段会发生核DNA含量的加倍
7.下图为人类生殖过程简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过程为受精作用,完成此过程不需依赖细胞膜的识别与融合
B.②过程中通常是A配子尾部进入B配子并促使B配子代谢活跃
C.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亲本甲和乙各一半,两亲本传递给子代的DNA数相同
D.图中生殖方式产生子代出现多样性与上述过程①和过程②均有关系
8.我国科学家通过刺激雌鼠甲的卵细胞有丝分裂,培养了卵生胚胎干细胞,然后修改该细胞的基因,使这些细胞具备精子的功能,最后将这些细胞注入雌鼠乙的卵细胞,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两个“母亲”的小鼠。已知小鼠有20对染色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得到的子代都是雌性
B.该方法繁殖产生的小鼠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
C.正常情况下,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D.正常情况下,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四分之一的细胞质
9.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受精作用过程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
B.一个卵细胞能与多个精子结合
C.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十分重要
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0.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导致了基因重组
B.②、③过程存在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C.②、③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D.④和①过程保证了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参考答案:
三课前预习
1.略
2. 生理功能 基因 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的遗传的稳定性(或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姐妹染色单体 性状 性状的遗传因子(基因) 性 和性别相关联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3. 交叉互换 自由组合 随机性
4. 多样 随机 多样 自然选择 进化 有性生殖
5. 多样性 多样 自然选择中进化 优越 有性生殖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体 染色体数目 遗传和变异
6. 自然选择中进化 减数分裂 和受精作用
7. 8 有丝 减数 减数 n=4 n=4 受精作用
四自我检测
1.B
2.B
3.C
4.B
5.B
6.D
7.D
8.D
9.B
10.A
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