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习任务群
学校 班级 姓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经在2022年4月正式颁布,即将在2022年的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语文学习进入核心素养“群”时代。
未来的语文教学以任务为载体的,以识字与写字、梳理与探究、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一、本单元人文主题与核心素养
(一)人文主题:儿童成长
(二)核心素养: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单元任务目标
内容 教学要点
字词识写 ◎认识36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43个字,会写46个词语。◎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生字。
语言积累 ◎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能积累6个八字成语。
阅读理解 ◎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能梳理、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能理解关键句的意思。◎能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
口头表达 ◎能设身处地地想被安慰者的心情,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能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书面表达 ◎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能按顺序把游戏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自己修改习作,并把习作誊写清楚。◎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并誊写清楚。
第一部分 识字与写字(基础性任务)
四年级开展“儿童成长——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单元复习整理活动。下面是同学们为单元复习整理的相关资料,按要求完成习题。
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①这个wán pi的孩子bó子上有一个疤痕,dà gài是上次shuāi jiāo留下的。
②这shuài qì的兄弟liǎliàn xí的拿手好戏是变魔术,今天表演的是密室táo tuō。每一场演出之前,他们都要进行chōng fèn的pái liàn,这样才不会hun luàn,使演出zá guō。yóu qí要想做到dé xīn yìng shǒu
,我们还要充满zì xìn。
2.选一选,填一填。
[dīng dìng] 铁钉( ) 钉钉子( ) [概 慨]感( ) 大( )
[lòu lù] 露珠( ) 露脸( ) [练 炼]( ) 习 锻( )
[jiǎo j ué] 角色( ) 角落( ) [豪 毫]丝( ) 自( )
3.词语积累运用。
(1)将词语补充完整。
重( )旗鼓 不( )人后 得心( )手 不( )不( )
一( )身手 接连不( ) ( )堂大笑 ( )头( )脑
无缘无( ) 不动( )色 通情( )理 手( )足( )
①我能仿照画线词语的结构再写两个词语: 、 。
②第二行的词语都含有人的身体部位,这样的词语我还会写: 、 。
③他抱着妈妈为他买的玩具,兴奋得 。(选词填空)
④面对神情严肃的考官,他 ,神情自如。(选词填空)
(2)根据语境填“日积月累”的八字成语。
①“ , ”告诉我们人各有所短,也各有所长,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②常言道:“ , 。”你说起话来没遮没拦,早晚得惹祸。
③劝诚别人做事要抓住时机,我们可以用“ , ”这个成语。
④我们要说话算话,做到“ , ”;要管住自己的嘴,因为“ , ”;做科研时要小心谨慎,因为“ , ”;要正确看待事物,因为“ , ”;“ , ”,告诉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
4.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脚爪(zhǎo) 掐住(qiā) 他俩(liǎng) 直冲脑门(chòng)
B.胳膊(bo) 角色(jué) 半晌(shǎng) 四脚着地(zháo)
C.绰号(chuò) 挨打(āi ) 划船(huá) 头晃齿豁(huò)
D.笨拙(zhuō) 露面(lòu) 妩媚(wǔ) 踱来踱去(duó)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露水 露面 暴露 风餐露宿 B.配角 角色 主角 角逐
C.看着 着急 着陆 棋高一着 D.起哄 哄骗 闹哄哄 哄笑
(3)下列各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两项字形错误。把它们圈出来,并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A. 握手 锤背 玩要 垂头丧气 ( )
B. 溃败 大慨 顽皮 无原无故 ( )
C.撒换 砸锅 甚至 顾名思意 ( )
D.预测 掐断 自毫 不动生色 ( )
(4)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琉”的读音可能是( ),意思可能与( )有关。
A.wang B.chong C.填充 D.玉器
(5)下列依次填人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时你看吧,两只旋转的陀螺 搏斗,旋风般 对手,刚一接触,又各自 一边,然后重整旗鼓再战一直到其中一方被 才告一段落。
A.勇猛 撞向 逃到 撞倒 B.奋勇 撞向 闪向 撞翻
C.奋勇 冲向 躲到 撞开 D.勇敢 跑向 闪向 倒下
(6)下列词语中,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
A.洋葱 韭菜 青蒜 芹菜 B.水果 西瓜 苹果 橙子
C.茉莉 花蕊 梅花 月季 D.金鱼 乌龟 鱼缸 龙虾
(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师让我第一个发言,这个挑大梁的活我很乐意接受!
B.他连日奔波操劳,却四处碰钉子,因此深感沮丧。
C.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否则要栽跟头。
D.弟弟今天早早地起床,自己穿好了衣服,这可真是破天荒的事啊!
(8)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A.敲边鼓 B.开绿灯 C.破天荒 D.挑大梁
①放过一次违章操作,等于为十次事故( )。
②他在我们家是( )的,所有 的生活开销都由他提供。
③别人说话的时候,他总是喜欢( ),人们都不喜欢他。
④弟弟今天早早地起床,自己穿好了衣服,这可真是( )的事啊!
(9)下列八字成语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病从口人,祸从口出。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C.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0)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不会豁虎跳不算老虎。 B.不会豁虎跳也能算老虎。
C.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 D.不会豁虎跳怎能算老虎
(11)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 (动作描写)
B.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心理描写)
C.她看了我半晌才下决心说:“就这样吧,你扮老虎。”(语言描写)
D.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公鹅。(神态描写)
(12)阅读时,我们可以从( )这些角度在书页空白处作文字批注。(多选)
A.有疑问的地方 B.对课文内容体会较深的地方
C.对写法进行点评 D.自己获得的启示
第二部分 梳理与探究(拓展性作业)
二.根据本单元内容填空。
(1)《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我”的心情变化是:期待表演→ → .
→ → 。
(2)《牛和鹅》按 的顺序,记叙了“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 ,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 ,改变了“我”对鹅和牛的 的故事。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 。
(3)我能按照提示理清《陀螺》一文的思路:说陀螺→( )陀螺→得陀螺→( )陀螺→( )陀螺。作者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 这句话你的理解是: 。
三.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不同的心情。
例:一群鹅朝我们追来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害怕)
(1)其他同学都被接走了,可妈妈还没来,我 .
. 。(着急)
(2)星期六早上,爸爸说要带我去游乐场,我 .
. 。(高兴)
四、口语交际。
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你的朋友阿明因病住院了,他担心落下功课,心里特别着急。你去探望他,见面时你会怎么说 你该怎么安慰阿明呢 想想,分角色写下来。
阿明: 。
我: 。
阿明: 。
我: 。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 (拓展性作业)
五、同学们在整理复习《牛和鹅》这课的资料时,还有些问题不明白,请你帮帮他们,按要求完成练习。
牛和鹅(节选)
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1.请结合上文尝试从多个角度作批注,比比在原来学过的基础上是不是有更清楚、更深人的理解。
批注1: 。
批注2: 。
批注3: 。
2.你写下的批注是从 、 、 的角度写的。
3.你平时阅读也作批注吗 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有哪些收获
. 。
六.同学们在整理资料时看到了这篇文章,想推荐给大家,按要求完成练习。
温暖童年的风筝
小时候,爸爸看到我们喜欢风筝,就找来几根竹条,削薄,放在火上烘弯,绑好,然后糊上纸,做了一只大大的蝴蝶风筝,下面还拖着长长的尾巴。爸爸在上面涂上美丽的颜色后,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风筝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我和弟弟来到山坡上,这里早已有了不少放风筝的人。孩子们见到我们的风筝又大又漂亮,羡慕极了,纷纷围上来。
风吹来,我们松开手,风筝便飞了起来,可还没飞到半空,便重心不稳地从空中掉了下来。在大家的惊呼声中,①我的心也如同风筝,从喜悦坠入谷底。
爸爸却很沉稳地拾起风筝,说:“没关系,重心不稳,我修整一下。”然后调整风筝长长的尾巴,重新放入空中,风筝平稳地升空,越飞越高,大家欢呼起来。有个小朋友说:“真棒,自己做的风筝,街上也买不到这样的风筝呢!”②我和弟弟牵着线,一脸的幸福、自豪。
那个风筝,陪伴我们度过好几年的春天。我和弟弟奔跑着放飞风筝,欢喜地看那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轻盈地飞舞,而爸爸,总是慈爱、满足地看着我们的如花笑靥(yè)。
现在我们长大了,但我不会忘记:曾经有一只风筝,承载着父爱,温暖着我整个清贫却幸福的童年。
1【概括情节】“风筝”是短文的线索,根据短文内容概括情节。
2【品读句子】读画“ ”的句子,把表格填写完整。
句子 描写手法 心情
①
②
3【运用策略】读短文,完成下列任务。
(1)你从画“ ”的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把你的感想写在右侧方框内。
(2)读完短文后,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在右侧方框内写出你的疑惑,并试着在下
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情感】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第四部分 表达与交流(实践性作业)
和小伙伴玩耍、学习的过程中,你们一定有许多快乐、难忘的时光,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1.①顽皮 脖 大概 摔跤
② 帅气 俩 练习 逃脱 充分 排练 昏乱 砸锅 尤其 得心应手 自信
2. dīng dìng 慨 概 lù lòu 练 炼 jué jiǎo 毫 豪
3.(1) 整 甘 应 伦 展 断 哄 摇 晃 故 声 达 舞 蹈
① 自由自在、百发百中 ② 心服口服、肝胆相照 。
③ 手舞足蹈 ④不动声色
(2)①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②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③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4.(1)D (2)B (3)A.捶耍 B.概缘 C.撤义 D.豪声
(4)B D (5)B (6)A (7)A (8)BDAC (9)B (10)B (11)D (12)ABCD
二.(1) 充满信心 →紧张→狼狈 →疑惑不解。
(2)事情发展 追赶 赶走了鹅 看法及态度 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
(3) 做 斗 悟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不能只根据相貌来判断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质 。
三.(1)再也坐不住了,着急地在校门口来回走,不时朝校门外踮着脚望一望 。
(2)开心得手舞足蹈,迅速穿好衣服,然后催着爸爸赶紧出门 。
四、阿明:谢谢你来看我。我真想赶快出院,害怕落下许多功课。
我:不用担心,你先把病养好,落下的功课我会抽时间来帮你补习的。
阿明:真的吗 那就太感谢你了,你真是我的好朋友。
我:不用客气,朋友之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
五、1.批注1:“我们”见到鹅时,“远远地站”“绕个大圈子”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们”对鹅的恐惧。
批注2:通过牛和鹅的对比,突出“我们”对牛的态度:一点儿不害怕。
批注3:选文内容突出了牛的憨厚老实和“我们”的顽皮。
2.用词、写作手法、文章内容
3.作批注。阅读时作批注便于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让我学习到一些习作的方法。
六、1.放风筝 修风筝 放风筝
2.心理描写 沮丧 动作、神态描写 幸福、自豪
3.(1)做风筝不容易,工序较多。父亲细心,非常爱孩子。
(2)示例:为什么“我”和弟弟牵着线,一脸的幸福、自豪? 因为“我们”的风筝非常漂亮,更重要的是,风筝是爸爸亲手做的,其他的小朋友很羡慕,所以“我们”感到幸福、自豪。
4.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