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10:1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12月4日,一次日全食从格林尼治时间上午7:00开始,持续一个多小时;能观测到日全食的地带始于大西洋南部,在太平洋南部结束。图1示意一群天文爱好者在82°W的某地拍摄的此次日全食。据此完成1~2题。
1.此次日全食开始时,拍摄地的区时为( )
A.3日2:00
B.3日22:00
C.4日2:00
D.4日22:00
2.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
A. 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且日、地、月不在同一直线上
B.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且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上
C.太阳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且日、地、月位于同一直线上
D.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且日、地、月不在同一直线上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太阳旋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制定的,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表1示意2022年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准确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3~4题。
表1
立春 2002年02月04日04:50:36 雨水 2002年02月19日00:42:50 惊蛰 2002年03月05日22:43:34
春风 2002年03月20日23:33:15 清明 2002年04月05日03:20:03 谷雨 2002年04月20日10:24:07
立夏 2002年05月05日20:25:46 小满 2002年05月21日09:22:25 芒种 2002年06月06日00:25:37
夏至 2002年06月21日17:13:40 小暑 2002年07月07日10:37:49 大暑 2002年07月23日04:06:49
立秋 2002年08月07日20:28:57 处暑 2002年08月23日11:15:59 白露 2002年09月07日23:32:07
秋分 2002年09月23日09:03:31 寒露 2002年10月08日15:22:16 霜降 2002年10月23日18:35:31
立冬 2002年11月07日18:45:18 小雪 2002年11月22日16:20:18 大雪 2002年12月07日11:46:04
冬至 2002年12月22日05:48:01 小寒 2002年01月05日17:13:54 大寒 2002年01月20日10:38:56
3.下列诗句与节气对应正确的是( )
A.西园梅放立春先—春分 B.农田耕耘夏至间—立夏
C.枯山寒露惊鸿雁—霜降 D.陶阖大雪红炉暖—大雪
4.根据2022年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准确时间推测,全球最接近同一天的节气是( )
A.雨水 B.立夏 C.芒种 D.大寒
图2为我国某地在同一次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阶梯状陡崖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地貌出现阶梯状陡崖,反映出地壳运动使岩层( )
A.持续性抬升 B.有抬升有沉降 C.间歇性抬升 D.抬升幅度不同
6.构成该地貌的岩石可能为( )
A.变质岩 B.花岗岩 C.沉积岩 D.火山岩
西藏东南部帕隆藏布流域因独特的地形、地质、冰川和气候条件泥石流频发。天摩沟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县古乡松绕村,帕隆藏布江左岸。天摩沟流域西南高、东北低,形态似漏斗,主沟右岸发育一条支沟。流域沟口海拔2460m,最高峰5420m,相对高差2960m。图3为天摩沟泥石流形成区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
7.2018年5月2日~7月17日天摩沟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
A.沟谷内堆积物由坡脚向两侧堆积
B.沟谷内雪崩堆积物延伸距离缩短
C.沟谷内雪崩堆积物源补给量减少
D.沟谷剖面由“U”形向“V”形变化
8.沟谷内雪崩堆积物的快速消融会导致沟谷内( )
A.径流量快速减少 B.低侧碛堤崩塌
C.下蚀作用减弱 D.沟底高程上升
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图4为南、北半球夏季和冬季西风分速分布图。据此完成9~10题。
9.在南、北半球纬度55°附近,西风分速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该纬度带( )
A.太阳辐射强弱明显 B.地势起伏差异巨大
C.下垫面性质差异大 D.洋流性质恰好相反
10.与夏季相比,北半球中纬度冬季的西风分速更大,主要是受( )
A.盛行西风、西北季风影响
B.东北信风、东南季风影响
C.西南季风、东北季风影响
D.极地东风、西北季风影响
锢囚锋是由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支冷锋迎面相遇将锋前的暖气团抬离地面,禁锢在高空形成的一种特殊锋面。冬半年,来自我国西北、东北的冷锋相遇,使得锋前的暖空气被抬升到高空,形成华北锢囚锋。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华北地区锢囚锋发生概率升高。锢囚锋锋面附近天气恶劣,多暴雪。图5为亚洲部分地区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暴雪分布区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此时图中华北地区的气流特征是( )
A.暖气流势力强盛 B.暖气流主动北上
C.冷暖气流势力相当 D.冷气流主动向南移
12.此时华北地区锢囚锋导致的降雪( )
A.持续时间较长 B.强度较小
C.地面积累少 D.位于冷锋锋前
13.春季,华北地区锢囚锋发生概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 B.春季大气对流运动强
C.春季冷气团移动速度加快 D.春季水分蒸发量较大
那曲市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平均海拔超过4500m,气候干燥,年平均气温在-2℃左右。但是每年夏季那曲市经常出现因热力不稳定而引起的热对流天气。图6是2017~2019年夏季那曲市热对流天气引发降水的时次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
14.夏季那曲市出现热对流的大气环流背景最可能是( )
A.受西北季风的控制,干燥
B.受东南季风的控制,暖湿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燥
D.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暖湿
15.那曲市这种热对流具有的特点是( )
①局地性强 ②突发性强 ③持续时间长 ④降水强度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低层大气与高层大气巨大的温差会导致热对流天气的发生,那曲市具备此条件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地面升温快
B.地面辐射弱,高层降温快
C.海拔高,高层气温低
D.逆温较明显,垂直温差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7为鄂州(30°N)某东西走向的街道及其一侧的两座楼房的俯视图。图中箭头为某学生2021年6月22日记录下来的日出时的太阳光线,该时刻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是东偏北27°。
(1)指出冬至日当日甲楼全天不能获得太阳光照的墙面,并说明原因。(6分)
(2)为保障乙楼③墙面全年日出时都可获得太阳光照,图中∠β的数值应小于 ▲ ,并说出理由。(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曼格里天坑位于马达加斯加北部安卡拉那岩溶高原,发育地层为中侏罗统石灰岩,上覆地层为泥灰岩,下伏地层为白垩—泥灰岩,地层产状平缓。曼格里天坑是安卡拉那天坑群中的典型天坑,坑口直径超过500m,深度140m。安卡拉那高原面微向东倾斜,台原西侧为绵延20km和高280m的构造断崖,南侧为“塔状岩溶”台原溶丘,台原中部受年均降雨量2000mm强降雨的溶蚀和侵蚀,形成举世闻名的剑状石林。图8为曼格里天坑区域地貌简图。
(1)指出安卡拉那高原岩溶地貌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分析台原中部剑状石林的形成过程。(6分)
(3)推测图示岩溶区天坑随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变化。(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玛依塔斯位于新疆塔城盆地额敏县东部,是世界知名的风雪灾害区之一。玛依塔斯路段是进入塔城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新疆联系内地、中亚及欧洲的“咽喉要道”。地形为狭长谷地,西面是塔城盆地,东部与准噶尔盆地之间有南北分布的吾尔喀什尔山和加依尔山,中间衔接部为一狭长的东北—西南向鞍状地形,地势低洼,是塔城和准噶尔两盆地之间的气流通道。每年玛依塔斯路段冬季风吹雪发生频率高,造成严重的灾害。图9分别示意玛依塔斯风区范围及某年冬季发生风吹雪时的地面气压场(单位:hPa)。
(1)指出玛依塔斯此时的风向,并说明理由。(6分)
(2)说明玛依塔斯此次降雪的形成过程。(4分)
(3)分析玛依塔斯成为世界风雪重灾区的原因。(6分)
(4)简述玛依塔斯路段风吹雪灾害的具体表现。(4分)
贵港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C 2.B 3.D 4.B 5.D 6.C 7.C 8.D 9.C 10.A 11.D 12.A
13.A 14.C 15.A 16.A
17.(1)②墙面。(2分)原因: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图中甲楼的②墙面位于北面,冬至日当日太阳光全天都不能照射到②墙面。(4分)
(2)63°(2分)理由:6月22日即北半球夏至日时,当地日出东北,且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为东偏北27°。根据对称规律,北半球冬至日日出东南时,太阳光线与街道的夹角应为东偏南27°;乙楼③墙面与夹角β互余,若欲使乙楼③墙面全年日出时都可获得太阳光照,夹角β最小要小于90°-27°=63°。(4分)
18.(1)降水丰富,流水溶蚀作用强;岩层深部有热水分布,热水溶蚀作用强。(8分)
(2)表层较软的石灰岩层长期受强降水的侵蚀而消失,底部坚硬岩石裸露;底部坚硬的岩石在长期的流水溶蚀、风化作用下形成石柱;石柱经雨水长期的垂向溶蚀,表面呈现锋利的刃脊状而形成剑状石林。(6分)
(3)天坑坑壁发生坍塌,坑口直径增大;底部接受地表和坍塌物堆积,深度变浅;相邻的天坑空间不断扩大、合并,早期形成的天坑数量减少。(6分)
19.(1)东南风。(2分)理由:此时玛依塔斯东部地而为高压中心;气流从中心流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4分)
(2)盛行西风带来的暖湿水汽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相遇,暖湿水汽快速降温,水汽凝结形成降雪。(4分)
(3)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气温低;谷地地形,冷空气沿坡地下滑,在谷地大量堆积,受冷气团控制时间长;盛行西风通过西部山口带来充足的暖湿水汽,暖湿水汽遇冷气团产生大量降雪;玛依塔斯地形为狭长谷地,“狭管效应”显著,风力强劲。(6分)
(4)风吹雪致使公路大量积雪,阻碍车辆通行;风吹雪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驾驶员的视线。(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