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9的乘法口诀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12-06 11:31:25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表内乘法(二)9的乘法口诀4×8=3×4=8×8=2×6=一、计算铺垫,导入新知问题:你们算得真快,说说怎么算得这么快呀。1×7=712321264过渡: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有关9的乘法口诀。1×7=7
3×4=12
4×8=32
2×6=12
8×8=64看屏幕,口算。(一)挖掘原认知,收集9的乘法口诀问题:1. 根据前面的经验,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 哪9句,你们知道吗,谁来说说?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3. 9的乘法口诀一共9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9句口诀。(一)挖掘原认知,收集9的乘法口诀4. 每句口诀是什么意思,你能任选其中一句,在题纸上
画出它的意思吗?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问题:1. 你知道他研究的是哪句口诀吗?2. 快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3. 这句口诀可以帮我们计算哪个乘法算式?3×9=27 9×3=27三九二十七(以三九二十七为例)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二)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问题:1. 还有同学是这样画的,谁看懂了?2. 它表示的是哪句口诀?五九四十五5×9=45 9×5=453. 这句口诀可以帮我们计算哪个乘法算式?(以五九四十五为例)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二)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问题:1. 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说说什么意思。2. 它表示的是哪句口诀?3. 这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个乘法算式? 四九三十六4×9=36 9×4=36(以四九三十六为例)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二)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问题:1. 你们能用这幅图说明其他口诀的意思吗?2. 谁能到前面边指着图边说说他的意思?(以六九五十四为例)3. 这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个算式? 六九五十四6×9=54 9×6=54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二)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4. 不用龙舟图了,你能直接说说剩下每句口诀的意思吗?5. 这句口诀可以计算哪个算式? (以七九六十三为例)七九六十三7×9=63 9×7=636. 还有一些口诀呢,能说说这些口诀表示的意思吗?
可以计算哪个算式? 六九五十四6×9=54 9×6=54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二)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意义(三)理解意义记口诀问题:1. 让我们一起拍手读读这些口诀吧!2. 谁来给大家背一背?3. 谁再背一背,你是怎么记住的? 9×1=9
9×2=18
9×3=27
9×4=36
9×5=45
9×6=54
9×7=63
9×8=72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三、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问题:1. 请把9的乘法口诀的
得数圈出来。2. 仔细观察这些得数,
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规律:1. 相邻的每句口诀的积之间相差9 。2. 积的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的和都是9。3. 得数个位上的数逐渐少1、十位上的数逐渐多1。规律:4. 是几的口诀,积就是几十减几。 问题:3. 还有一条规律呢,
谁看懂了? 4. 能用一句话说说你
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三、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四、运用口诀,巩固练习七九( )问题:1. 仔细观察,你知道了什么?1. 说一说。2. 七九等于多少?3. 你是怎么知道的?六十三七九等于多少?2×9=2. 口算。问题:快速说出结果,并说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185463816×9=7×9=9×9=四、运用口诀,巩固练习问题:1.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3. 要想求出“9只脚踏船最多可坐多少人”,怎么解答?2. “限坐”是什么意思?4. 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5. 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3×9=27(人)3. 四、运用口诀,巩固练习五、课堂作业作业:第81页练习二十,第1题。
第82页练习二十,第8题。课件10张PPT。表内乘法(二)例5 解决问题一、复习导入4×7=5×6=2×8=5×4=3×4=4×8=3×7=6×8=9×6=5×9=7×6=9×3=283016201232214854454227问题:直接说出得数,并说说你用的是哪句口诀。直接说出得数。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2. 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 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5. 这道题怎样解答,请你试着把你的想法在主题图上画一画, 并用算式表示出来。4. 要想解决这辆车是否能坐下就得先求什么?(就要先求“客车能坐多少人”)(一)收集信息,明确问题 二(1)班准备租车参观科技馆。有2名教师和30名 学生,租下面的客车,坐得下吗?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二)分享过程,感悟方法预设1:2×7=14(个)14+14+5=33(个)2×7=14(个)28+5=33(个)4×7=28(个)预设2:7×4=28(个)28+5=33(个)预设3: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问题:1. 谁能结合这幅图完整地说说你的想法?2. 谁的想法和他们的不一样?小结: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不同,但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我们都利用了乘法和加法的意义,以及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2×8=16(个)16+16+1=33(个)2×8=16(个)32+1=33(个)8×4=32(个)4×8=32(个)32+1=33(个)(二)分享过程,感悟方法预设4:预设5:预设6: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三)沟通联系,深化理解问题:1. 信息相同,问题相同,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同的算法?2. 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7=14(个)14+14+5=33(个)2×7=14(个)28+5=33(个)4×7=28(个)7×4=28(个)28+5=33(个)2×8=16(个)16+16+1=33(个)2×8=16(个)32+1=33(个)4×8=32(个)8×4=32(个)32+1=33(个)(观察的角度不同)(都要找好1份数和几份数)4. 这道题你会解决吗?怎样列式?1. 幼儿园35个小朋友每人吃 1个鸡蛋,这些鸡蛋够吗?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2. 解决“这些鸡蛋够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3. 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三、巩固练习,提升认识2. 一把椅子有3条腿,有25条椅子腿,10个椅子面。工人 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3. 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列个算式说说吧。4. 他说的对不对?谁和他想的一样也来说说?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2. 解决“工人师傅想做7把椅子,够吗”这个问题, 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7个<10个
3×7=21(条)四、课堂作业作业: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2~3题、
第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