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名师教学评价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
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
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2.(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仁”就是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学之道》中,表明物和事皆有规律,推演万物皆有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策略:通过练习发现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讲授巩固提高。本环节采用练习教学法,指导学生完成跟本课相关的练习。适时检验教学效果,体现“以学定教”的策略。
设计意图:本环节针对语文学习的实际运用。梳理文本,掌握句读,概括分析,翻译句子。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分析概括、领会理解的能力。
答案提示
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代文化常识,要根据文义仔细甄别正误。A项,“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错。《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答案A
2.(1)克己复礼为仁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4)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