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2 10:09:29

文档简介

25.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的“识”是什么意思?(  )
A.知识 B.认识 C.识别 D.记住,这里读zhì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意思是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识”通“志”,记住。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
A.要紧,重要 B.着急 C.急切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字词解释。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选自出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句子意思是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由此可得,“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中的“急”意思是要紧,重要。故答案选A。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挨近(āi) 间隔(jiàn) 便利(biàn) 万卷书(juàn)
B.美差(chāi) 强迫(qiáng) 积累(lěi) 水浒传(zhuàn)
C.剥削(xiāo) 煞白(shà) 缝隙(fèng) 将相和(jiàng)
D.龟裂(jūn) 三更(gěng) 皇冠(guàn) 挣钱(zhèng)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 正确。
B 有误。强迫,拼音:qiǎng pò,施加压力使服从;迫使。是建立在自己意志的情况下来迫使别人或自己服从。
C 有误。剥削,读音:bō xuē。
D 有误。三更,拼音:sān gēng。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中最后一个“知”和前面四个“知”读音、意思不相同。
B.“学而不厌”与“相看两不厌”中的“厌”意思是一样的。
C.“默而识之”与“素不相识”中的“识”读音不一样,但是意思一样。
D.“诲人不倦”中的“诲”和“悔恨交加”的“悔”读音不一样。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理解。
A.最后一个读四声。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明智的。通假字,知——智。故说法正确。
B.“学而不厌”: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相看两不厌”:敬亭山和我对视着,谁都看不够,看不厌。故说法正确。
C.“默而识之”: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识:记。读“zhì”。
“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识:认识。读“shí”。读音一样,意思不一样。故说法错误。
D.“诲人不倦”: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诲——huì。
“悔恨交加”:遗憾和后悔一起出现。形容非常懊悔。悔——huǐ。故说法正确。
5.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辟空地 制定公约 气候温顺 摆放搭石
B.保持平衡 保留意见 保管物品 保护实力
C.召集大臣 召开会议 召唤亲人 召见下属
D.饱览胜景 饱读诗书 饱含美食 饱尝艰苦
【答案】C
【详解】A:气候温顺搭配不当,气候温暖,小狗温顺。
B:保护实力搭配不当,保护证人,保存实力。
D:饱含美食搭配不当,品尝美食。
二、填空题
6.词语积累运用。
“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这句话中“热闹非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含有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答案】 场面或景象十分的热闹 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结合语境来理解。
“热闹非凡”的意思是场面或景象十分的热闹。
形容场面或景象十分的热闹的词语有:热火朝天、龙腾虎跃、车水马龙、风风火火、人声鼎沸 接踵摩肩、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7.给加点的字注音
不耻下问( )   默而识之( )
心既到矣( )  岂不到乎( )
【答案】 chǐ zhì yǐ q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识记并辨析现代汉语中常见汉字的读音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是要结合词义、词性进行。
识:shí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zhì记住:博闻强识。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不耻下问。( )
(2)终夜不寝。( )
(3)心到最急。( )
【答案】 以……为耻 睡觉 要紧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的识记。
(1)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形容谦虚、好学。耻:以……为耻。
(2)终夜不寝:一晚上都没有睡觉。寝:睡觉。
(3)心到最急:心到最重要。急:重要,要紧。
9.积累运用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 )。
(2)(_______ ),札札弄机杼。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 )。
(4)常恐秋节至,(_______ )。
(5)读书须用意,(_______ )。
【答案】 寒食东风御柳斜 纤纤擢素手 冷露无声湿桂花 焜黄华叶衰 一字值千金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名言填空,要求我们注重识记与积累。
(1)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应填写“寒食东风御柳斜”。诗句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原诗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2)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应填写“纤纤擢素手”。诗句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原诗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应填写“冷露无声湿桂花”。诗句出自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原诗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应填写“焜黄华叶衰”。诗句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原诗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完整的句子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
10.疑难探究
(1)本课提到的古人读书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则“朱熹论读书”中是怎样阐述作者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论语》中提到的读书方法是“默而识之”;朱熹提到的读书方法是“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 作者先提出观点——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再从否定的角度阐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强调了“心到”是最重要的。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理解与填空。
1.《古人谈读书》出自朱熹。内容讲到: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
2.本题主要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从“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可知,作者先提出观点:读书要心到、眼到、口到。再分述心到、眼到、口到之间的关系。最后强调了“心到”是最重要的。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那本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像是在屋檐下躲雨,你不好意思赶我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书对我还不重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眼睛寻找书。 闲书被我们赶紧藏到缸里头。 就像是在屋檐下躲雨,你好意思赶我走吗? 书对我很重要。
【详解】(1)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就是把句中的修饰语去掉,保留句子主干。本句去掉修饰语“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急切地”“那本”去掉。即:眼睛寻找书。
(2)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改为“被”字句,其方法:主动者是“我们”,被动者是“闲书”,被动者+被+主动者。即:闲书被我们赶紧藏到缸里头。
(3)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改为反问句,其方法:加上反问词“难道……吗”或“怎么……呢”,把“不好意思”改为“好意思”,把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即:就像是在屋檐下躲雨,难道你好意思赶我走吗?或(就像是在屋檐下躲雨,你怎么好意思赶我走呢?)
(4)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改为陈述句,其方法:去掉反问词“难道……吗”,把“不重要”改为“重要”,把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即:书对我很重要。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莫放“拦路虎”
同学们在读书时,常会遇到一些生字。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
这样做,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如“衷心”本是出自内心的意思,有人将“衷心”读成“哀心”,就很有可能将这个词的意思误解了。再说,你这次见到“拦路虎”绕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读书,它又会跑过来“拦”你的“路”。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不少同学有这样的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12.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13.阅读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拦路虎”指的是_____。“绕着走”是的意思是______。
14.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危害是______。
15.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说说你有哪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___________
【答案】12.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13. 生字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直接绕过去 14. 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懒得去查字典 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 15.我遇到不认识的字会先去问老师或同学,再者就会去查字典。
【分析】12.本题考查学生找中心句的能力。中心句就是能够概括文章主旨的句子。全文的中心句一般就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
阅读全文分析本篇短文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前面几段都在介绍读书时遇到生字要怎么办,不查字典会有什么危害,如何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最后总结全文查字典是有效的办法。
13.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的词语是什么含义。
根据划线句子中出现的“拦路虎”,联系上文在短文的第一段“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可知,“拦路虎”指的是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生字。“绕着走”在短文第一段“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可知,“绕着走”就是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去查字典,直接绕过去。
1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根据短文第一段这句话“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可知“绕着走”的原因就是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对于不查字典读书的危害在短文第二段“这样做,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这句话中有明确答案,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
15.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课外积累。
本文主要讲的内容就是读书在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时要查字典,这才是读书的好习惯,在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例如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去电脑上查阅资料,或者向父母、同学、老师请教,也可以自己去查字典等等。
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 做 作 ]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拜[ 访 仿 ]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 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岛上 并告诉他说 老师就在岛上 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以后 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 )琴师。他累( )气喘吁吁,心情烦[ 躁 燥 ]( )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 )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 )“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 )欢呼起来。他[ 忽然 果然 居然 ]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 夸奖 夸耀 ]说:“好,好,好极了!
16.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字和词。
17.在第三小节的括号内填上“的”、“得”、“地”,注意正确哟!
18.给文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19.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高耸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扣人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段文内容,回答问题。
(1)成连先生所说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的收获是什么?(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做 仿 燥 果然 居然 夸耀 17.的 得 地 的 的 地 18., , :“ , 。 , !” 19. 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20. 大自然 让他向大自然学习 21.最好的老师是周围的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终身。
【解析】16.本题考查了学生正确理解词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上下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词语完成,做此题,首先要知道词语的原义,再放到文中的句子中来体会。从上下文中找相关语句结合起来理解,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选的词语是什么,不正确的词是什么。如:“十天后,成连先生[忽然果然居然]的来了”联系上文“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可知他会来的,所以用“果然”,划去“忽然居然”即可。
17.“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得”前面跟的多数是动词,后面跟的都是形容词,表示怎么怎么样
18.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掌握。一句未说完用“,”,主语在前“说”后面加“:”,所说的话用“”引住。
19.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先理解词的原义,再联系句子的含义来进行,可以结合语境,词语的理解最好做得词不离句。
20.做此题,要联系全文,从课文中可知,“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和“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可知他在向大自然这个老师学习。
21.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完一篇课文一定要有所得,从全文看俞伯牙在向大海和松涛学习弹奏乐曲,最后无师自通,可见一个人学习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的。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这一课,有许多读书名言,相信会让你感触良多。选择其中一句,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写下真实的学习感言。题目为:我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
【微写指导】古人谈读书,那是经验所得,出自肺腑。这些读书名言,穿越悠长的历史,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弥足珍贵。你最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是什么,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与之相关的经验教训,这句话今后会怎么影响着你,可以按这个思路来写。
【答案】范文:
我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
一句闪光的名言会影响和改变我们的一生,它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指导着我们学习和生活,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
我喜欢许多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志者事竟成”,句句激励着我,其中我最喜欢还是菲利普所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
记得去年暑假,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知了无休无止地叫着,外面的小伙伴有的热得买冷饮吃,有的爸爸妈妈带着去游泳,而我却在家里写署假作业。闷热的天气使我汗流不止,作业又遇到了不会做的,我“想破了脑袋”还算不出结果。我赶紧拿出电话手表向同学求助,同学竟然不在线,急得我额头上直冒汗,我两手一摊,生气地大喊:“不写了。”我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坐在书桌前,随手翻开了一本课外书,这时书中的一句格言“失败乃成功之母”映入了我的眼帘,让我想起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他是在经历了许多次失败之后才发明了电灯。想到这里,我一下子有了精神,擦了擦头上的汗珠对自己说:“别放弃,失败乃成功之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我再次拿出了草稿纸,一遍、两遍、三遍……终于,我算对了。
顿时,我感觉一阵凉风拂面而来,之前的烦躁都烟消云散了,原来那道题目也不是很难嘛,最后还不是被我给攻克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让我明白了: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失败,我们要越挫越勇,才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命题作文。
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注意平时的积累和识记选择一句进行描写即可。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开头:点明读书的名言对我们读书的影响。
过程:点出喜欢的名人名言有哪些,然后具体写出围绕这句名言有哪些故事,加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结尾:点明文章的主旨,升华文章的主题即可。25.古人谈读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的“识”是什么意思?(  )
A.知识 B.认识 C.识别 D.记住,这里读zhì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
A.要紧,重要 B.着急 C.急切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挨近(āi) 间隔(jiàn) 便利(biàn) 万卷书(juàn)
B.美差(chāi) 强迫(qiáng) 积累(lěi) 水浒传(zhuàn)
C.剥削(xiāo) 煞白(shà) 缝隙(fèng) 将相和(jiàng)
D.龟裂(jūn) 三更(gěng) 皇冠(guàn) 挣钱(zhèng)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中最后一个“知”和前面四个“知”读音、意思不相同。
B.“学而不厌”与“相看两不厌”中的“厌”意思是一样的。
C.“默而识之”与“素不相识”中的“识”读音不一样,但是意思一样。
D.“诲人不倦”中的“诲”和“悔恨交加”的“悔”读音不一样。
5.下列词语搭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开辟空地 制定公约 气候温顺 摆放搭石
B.保持平衡 保留意见 保管物品 保护实力
C.召集大臣 召开会议 召唤亲人 召见下属
D.饱览胜景 饱读诗书 饱含美食 饱尝艰苦
二、填空题
6.词语积累运用。
“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这句话中“热闹非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含有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
7.给加点的字注音
不耻下问( )   默而识之( )
心既到矣( )  岂不到乎( )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不耻下问。( )
(2)终夜不寝。( )
(3)心到最急。( )
9.积累运用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 )。
(2)(_______ ),札札弄机杼。
(3)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 )。
(4)常恐秋节至,(_______ )。
(5)读书须用意,(_______ )。
10.疑难探究
(1)本课提到的古人读书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则“朱熹论读书”中是怎样阐述作者的观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那本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像是在屋檐下躲雨,你不好意思赶我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书对我还不重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书莫放“拦路虎”
同学们在读书时,常会遇到一些生字。这些生字往往成为阅读的障碍,所以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拦路虎”。有的同学由于怕麻烦,或急于想知道下面的内容,往往懒得去查字典,只是连估带猜地读过去了事。
这样做,不仅字音容易读错,而且字词的意思很难正确理解。如“衷心”本是出自内心的意思,有人将“衷心”读成“哀心”,就很有可能将这个词的意思误解了。再说,你这次见到“拦路虎”绕着走,说不定什么时候读书,它又会跑过来“拦”你的“路”。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身边放一本字典,要知道,字典就是无声的老师,遇到“拦路虎”,便去请教它。如果是自己的书,还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记下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要是你一时读得高兴,想一口气读下去,也可以先用铅笔把生字圈下来,待读完一个段落,再回过头来一个一个地从字典中去查找。
字要记得牢固,必须勤查字典。不少同学有这样的体会:在阅读中遇到一个生字,当时查字典,自己觉得已经掌握。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记忆又模糊了,于是再查字典。这样,经过多次反复,生字终于变成了熟字。由此看来,要扫除“拦路虎”,勤查字典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12.阅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13.阅读文中加下划线的句子,“拦路虎”指的是_____。“绕着走”是的意思是______。
14.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是___________。危害是______。
15.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说说你有哪些良好的读书习惯?
___________
老师的用意
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 做 作 ]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拜[ 访 仿 ]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 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岛上 并告诉他说 老师就在岛上 你自己去找吧 十天以后 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 )琴师。他累( )气喘吁吁,心情烦[ 躁 燥 ]( )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 )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 )“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 )欢呼起来。他[ 忽然 果然 居然 ]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十天后,成连先生真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 夸奖 夸耀 ]说:“好,好,好极了!
16.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字和词。
17.在第三小节的括号内填上“的”、“得”、“地”,注意正确哟!
18.给文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19.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高耸入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扣人心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段文内容,回答问题。
(1)成连先生所说的“老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的收获是什么?(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2.习作。
这一课,有许多读书名言,相信会让你感触良多。选择其中一句,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写下真实的学习感言。题目为:我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
【微写指导】古人谈读书,那是经验所得,出自肺腑。这些读书名言,穿越悠长的历史,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弥足珍贵。你最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是什么,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与之相关的经验教训,这句话今后会怎么影响着你,可以按这个思路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