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件(3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件(3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11:0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BY YUSHEN
喀斯特 海岸和冰川地貌
喀斯特 海岸和冰川地貌
学习目标
综合思维:
对于地貌类型,能够简单分析其与大气、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的关系,
解释地貌的时空变化过程,辩识地貌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和结果。
区域认知:
根据地貌景观的成因,推断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的空间分布特点。
地理实践力:
与他人合作,能够使用遥感图像等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和其他地理工具,对地貌
景观进行深入观察,并设计实验,进行简要的解释。
目录
CONTENTS
01
喀斯特地貌
02
海岸地貌
03
冰川地貌
04
当堂检测
01
喀斯特地貌
新课导入
冰川地貌
海岸地貌
我国山川壮美,地表形态多姿多彩。有的地区石灰岩广布,发育出喀斯特地貌;有的地区波涛拍岸,发育出海岸地貌;有的地区高山巍峨,发育出冰川地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
分类:
喀斯特溶蚀地貌,主要包括溶沟
和石芽,峰林和孤峰,以及溶斗
和地下溶洞等
喀斯特沉积地貌,主要有各种形
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和钙华等。
含义:
可溶性岩石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
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
溶 沟
溶沟是指地表水沿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形成的石质沟槽。石芽是突出于溶沟之间的石脊。云南石林就是发育良好的石芽群。
峰 林
峰林是指高耸林立的石灰岩山峰,山坡陡峭,
相对高度可超过 100 米,远望如林。
孤 峰
孤峰是岩溶地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广西桂林的峰林和孤峰地貌发育良好,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溶 斗
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一种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平面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十米至数百米,深十几米至数十米。溶斗下部常有落水洞通往地下,如果通道被黏土或碎石堵塞,就会积水成池。有的地方又把塌陷的喀斯特漏斗称为天坑。
喀斯特沉积地貌
在合适的条件下,富含 Ca( HCO3)2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 地表时,因CO2大量逸出,导致 CaCO3 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 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喀斯特沉积地貌。
溶洞与喀斯特沉积地貌
富含CO2的水在地下沿裂隙流动时,将石灰岩溶解后随水带走,形成溶洞。在溶洞内,Ca(HCO ) 的水从洞顶往下滴时,因水分蒸发和CO2逸出,从水中析出的CaCO 在洞顶、洞壁和洞底发生沉积,形成多姿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湖南张家界黄龙洞
02
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
分类:
海岸地貌分为海蚀地貌和海积地貌。
含义:
海岸带是指陆地与海洋互相接触和互相作用的地带。海岸地貌就是海岸带在构造运动、海水运动、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 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课堂阅读
波浪的侵蚀作用在基岩海岸较为明显。基岩海岸一般水下岸坡坡度大,
波浪能直接冲击岸边,一方面巨大的冲力直接施加在岩石上,另一方面波浪冲击岩石裂隙,使裂隙中的空气受到压缩,压缩的空气又对岩石施加压力。据测定,波高6米、波长50米的波浪,对每平方米岩壁产生的压力达15吨左右,最高可达30吨。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崖壁破碎,海岸崩塌,形成侵蚀海岸。
波浪作用
海蚀崖
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淘空下部的岩石,
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高出海面的陡崖。
海蚀平台
在波浪作用下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微微向大海倾斜的基岩平台,称为海蚀平台。
海蚀柱
在海蚀平台上,有些抗蚀能力强的部分保留下来,成为海蚀柱。
沙滩
泥沙来源比较丰富的海岸,在波浪和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发生堆积,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如海滩、沙嘴、离岸堤、水下沙坝等。
课堂活动
海滩
沙嘴
离岸堤
海蚀崖
河流
沿岸流
1.指出图中的海蚀、海积地貌,描述它们的形态特点。
2.海滩是海岸边缘的沙砾堆积体。
砾石组成的海滩坡度较大,沙质海滩的坡度则较小。沙质海滩往往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试说明其中的道理。
03
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
分类:
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主要分为大陆
冰川和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面积大,
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
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
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含义:
冰川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冰川地貌
角峰:金字塔形的尖峰,周围有冰斗发育。
刃脊:山岭两侧的冰斗和冰窖不断扩大,或两侧山谷冰川的古坡后退,相邻冰斗之间的山脊形成刀刃状。
冰斗:山岳冰川上源集聚冰雪的围椅状凹地,三面岩壁陡峭,底部较平缓。
冰川槽谷:冰川流动时刨蚀作用所形成的谷地,两壁陡立,谷底开阔,形如U字。
角 峰
冰 斗
课堂阅读
在高纬度地区,厚重的冰川能伸入海洋,冰川在流动过程中侵蚀海岸形成槽谷, 冰退以后,槽谷被海水侵入,成为狭长的海湾,称为峡湾。峡湾深入陆地数十至数百千米,海水很深,两侧陡崖巍然,景色壮丽。 挪威以峡湾闻名,有“峡湾国家”之称。2005年,挪威西峡湾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挪威西峡湾——盖朗厄尔峡湾和纳柔依峡湾,具有壮观的自然美景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峡 湾
峡 湾
课堂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1)将全班分为青藏高原组、内蒙古高原组、黄土高原组、云贵高原
组四个小组,各小组根据所研究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讨论高原上常见的地貌类型及其主要特点,并选出代表在班级汇报。
(2)若对长江流域进行流水地貌考察,在上游、中下游及河口分别可
观察到哪些地貌类型?说出判断理由。。
课堂活动
观察家乡的地貌。
(1)收集家乡所在地区的地形图、遥感影像、考察报告等资料进行研究,
设计考察路线,拟定观察内容;分析考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明确规避风险的措施。
(2)开展实地考察,进行地貌观察,做好观察记录。观察中可拍照或
画素描图。
(3)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考察报告,并与同学分享野外观察、识别地貌的要领。
04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如图为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一处地貌,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变质作用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愈高,愈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当堂检测
下图为我国某海岸地区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题。
3.图中①地貌为(  )
A.海蚀柱 B.海蚀平台
C.海蚀岸 D.沙堤
4.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  )
A.海蚀地貌、海积地貌
B.海积地貌、河流地貌
C.风蚀地貌、海积地貌
D.河流地貌、海蚀地貌
当堂检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貌为 ________ ,主要分布于我国
的________地区,是由 ________ 作用形成的。
(2)图中B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__
风,沙丘是由 __________ 作用形成的。
(3)如果C处为石灰岩,C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地貌。南方此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
风蚀蘑菇
 西北  风力侵蚀
东北 
风力搬运沉积
南方喀斯特地貌区溶蚀裂隙发育,多地下溶洞和暗河,地表水易下渗、下漏,造成地表缺水。
喀斯特 
BY YUSHEN
谢 谢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