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BY YUSHEN
第四章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
学习目标
01
综合思维:
能够举例分析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类开发海洋资源的主要方式。
区域认知:
能根据材料,说明给定海域海洋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能根据材料,说明给定区域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
收集相关材料,针对某海域的海洋资源开发或海洋地理环境问题,
撰写一篇相关的小论文。
CONTENT
01
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02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03
当堂检测
01
海洋为人类提供
丰富的资源
新课导入
01
古代先民对大千世界的探索,有很多是围绕海洋展开的。浩瀚的大洋,奔腾的浪涛,涨落的潮汐,深邃的海底,引发人们诸多的遐想,唤起人们探索的激情。记载古希腊时期奥德修斯海上十年漂泊历程的《荷马史诗》里,充满了关于狂风巨浪、 船毁人亡的描述。我国浙江沿海居民7 000年前已能驾驶独木舟出海探险,充满神奇色彩的《山海经》《尚书》等古籍,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海洋的早期探索和认识。
1. 说一说你所了解的人类探索和开发海洋的事例。
2. 海洋学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重要性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有人认为, 人类正从“黄色陆地文明”向“蓝色海洋文明”转变,你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海洋生物资源
01
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群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海洋生物约有20万种,其中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此外,从海洋生物中还可以提取各种药品和保健品。
深海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
01
以前,人们认为几千米深的海底只生存着极少数寡能量微生物,毕竟“万物生长靠太阳”,那里没有阳光和氧气;直到1977年美国科学家搭乘“阿尔文”号深潜器,在科隆群岛附近海域的海底,首次发现了活动的热液喷口和丰富的热液生物群后,人们的这一认知才被彻底改变。此后,深海热液新物种不断被发现。它们长相十分奇特,大多生活在海深超过2 000米的海底,常年处于高温高压的黑暗环境中。 这些生物非常原始,接近所有生命的共同祖先,这表明深海热液活动区可能是生命起源的地方。 从海底喷溢出的流体,温度明显高于周围海水的,称为热液;温度与周围海水接近的,则称为冷泉。海底冷泉是继海底热液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两者都反映了海底的极端环境。热液生物和冷泉生物不依靠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通过生化作用生产有机质,所以这样的食物链又被称为“黑暗食物链”。深海热液和冷泉活动区域是海底生命活跃的地方,热液生态系统与冷泉生态系统并称为“深海绿洲”。
深海热液喷口及热液生物群落
01
热液喷口
生物群落
海洋矿产资源
01
海洋矿产资源,是一个专有名词,又名海底矿产资源,是海滨、浅海、深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类矿产资源的总称。
海洋油气资源
01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储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储量的34%。目前,探明率为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总储量的60%。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未来世界油气资源总储量的近40%将来源于深海,而目前仅开发了3%。我国沿海有广阔的大陆架,油气资源储量可观,很有希望成为未来的“石油之海”。
34%
30%
40%
3%
60%
可燃冰
01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的外观像冰一样,但遇火即可燃烧。科学家估计,全球可燃冰储量是现有石 油、天然气储量的2倍。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
滨海砂矿的开发利用
01
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我国是世界上滨海砂矿种类较多的国家之一,储量十分可观。 海滨沉积物中蕴藏着许多贵重矿物,如金刚石、砂金、砂铂、金红石、锆石、 独居石、钛铁矿等。钛可从金红石、钛铁矿中提取。钛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具有比重小、强度大、耐腐蚀、耐高温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独居石中所含的铌和钽,可用于航天器的外壳、核反应堆和集成电路。锆铁矿、锆英石中所含的锆可用作核潜艇、核反应堆中的耐高温、耐腐蚀材料。目前世界上所生产的大部分锆石、金红石、独居石、钛铁矿均来自滨海砂矿。海洋国家都很重视滨海砂矿的开发利用。
滨海砂矿
01
海洋空间资源
01
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陆地空间日益拥挤,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引起广泛关注。当今海洋建筑工程水平不断提升,许多技术难题得以解决。
01
运输空间
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
如海上工厂和人工岛、海上博览会等;
其他
海底通信、海底仓储、海洋军事基地、近海利用等方面。
海洋空间资源
海上人工岛
01
人工岛是人工建造的岛屿,有时也在小岛和暗礁上建造。通过海堤、栈桥、海底隧道等,将人工岛与海岸相连。日本建造了大量的人工岛,如神户港岛。规模宏大的大阪机场,就建设在大阪湾人工岛上。美国、荷兰、法国、中国等相继修建了大量的人工岛。人工岛可作为深水港,修建城市、机场、公园、工厂等。
课堂活动
0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人工岛是规模宏大的海洋工程项目,现已建成现代化的海上城市。
查阅资料,了解迪拜棕榈岛的建设过程及其利用情况,讨论其优缺点
2000 年 11 月 11 日
2011 年 4 月 25 日
02
人类活动对
海洋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
02
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诸如捕捞、养殖、生 物栖息地改造、工农业和人类生活的污染等。其中,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尤为突出。研究发现,人类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要比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和迅猛。沿海地区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影响近海生态环境。海洋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海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让海洋长久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活动使海洋生物急剧减少
02
过度捕捞
1992 年,加拿大纽芬兰岛因过度捕捞导致渔业崩溃,整个渔季就没有捕到什么鱼,当地盛产的鳕鱼更是不见踪影。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 2015 年报告,过去的20年里,海洋物种的数量大幅度下降,有些鱼类的数量更是减少了3/4,珊瑚礁、红树林、海草都在急剧减少,并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利影响。海洋生物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过度捕捞和对海洋生物栖息地的破坏。海洋生物是可再生资源,人类务必改进捕捞方式,加大海洋污染整治力度,加大对关键性海洋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力度,谋求与海洋的和谐发展。
人类活动使海洋生物急剧减少
02
远洋捕捞
非法渔具
课堂活动
02
2010 年 4 月 20 日,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号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导致石油大量泄漏。事故高峰期,每天漏油多达 3 万桶,引发美国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石油污染。墨西哥湾生态环境遭受灭顶之灾,生物群落和沿岸渔业 损毁严重。
(1)大量石油进入海洋,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危害?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海洋石油污染的处理办法
课堂活动
02
海洋虽然远离人类活动的主场所,但是人类在陆地上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 不仅会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而且最终也会危及自身的生存。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右图中信息,阐述该观点的合理性。
03
当堂检测
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预报:2019年我国沿海台风灾度将上升。
据此完成下题。
1.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海重,北方轻 B.内陆重,沿海轻
C.沿海重,内陆重 D.沿海重,南方重
2.下列各组区域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
A.桂、滇、黔 B.粤、闽、浙
C.赣、鄂、湘 D.冀、晋、豫
当堂检测
03
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预报:2019年我国沿海台风灾度将上升。
据此完成下题。
3.台风导致人员死亡和房屋倒塌是因为( )
①特大暴雨引发洪涝、滑坡、泥石流 ②狂风刮倒建筑物,吹翻船只 ③风暴潮引发洪水 ④低温冷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当堂检测
03
读图,完成5~6题。
5.可能蕴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海域是( )
A.甲、丁两地 B.乙、丙两地
C.乙、丁两地 D.甲、丙两地
当堂检测
03
读图,完成5~6题。
6.下列有关海洋资源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气温高有利于晒盐 B.沉积盆地多金属矿产
C.石油和天然气不易在海底处富集 D.寒暖流交汇处,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当堂检测
03
下图为某海岸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等高距:50 m),
据此回答7~8题。
7.若从避风角度看,图中较适合建渔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当堂检测
03
下图为某海岸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等高距:50 m),
据此回答7~8题。
8.建设渔港是利用海洋________资源( )
A.矿产 B.生物
C.空间 D.水
当堂检测
03
为了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解决渤海的污染问题,国家拟修建胶莱海河。读图回答9~10题。
9.渤海的环境污染已到了临界点,其自然原因是( )
A.大陆性气候显著,降水稀少
B.缺乏陆上淡水河流的注入
C.渤海是半封闭海湾
D.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
当堂检测
03
为了实现渤海和黄海之间的水体交换,解决渤海的污染问题,国家拟修建胶莱海河。读图回答9~10题。
10.渤海主要污染物来源不包括( )
A.入海河流带来的农田退水污染物
B.港口建设和运行造成的污染物
C.沿岸居民生活污水
D.周围盐碱化土地中的盐分
当堂检测
03
BY YUSHEN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