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2.古诗三首《示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2.古诗三首《示儿》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2 10: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示儿》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示儿》为陆游的临终遗嘱,作于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诗人辞世前念念不忘的,唯有驱逐胡虏、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真挚而又强烈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是古代爱国诗的典范之作。
小学生阅读古诗,旨在对诗句含义的理解和诗人情感的真切体会。这二十八字间的爱国情感为何如此感人?则是学生读诗的难点所在,也是教学的重点。
欲体会爱国之情,先须知爱国之人。因此,“知人论世”是教给学生解读《示儿》的一把钥匙。结合陆游一生的报国壮志及曾经的西北从军经历,可以对诗句的含义做出更加深入的理解,对诗人抵御外族入侵的民族立场和“国家至上”的情感有更为完整的体认。
二、教学目标及教学思路:
1.教学目标:
(1)借助注解和诗人的背景资料,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
(2)借助“矛盾”,还原诗人的临终心境,体会爱国情怀,感情诵读。
2.教学思路:
从明暗两条线索“知人论世”,由浅入深地解读。明线:陆游临终对儿子说了什么?暗线:陆游诗中对我们说了什么?前者理解诗句所言的意义,后者了解诗人未尽的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情感共鸣法
五、教学工具:
PPT
六、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诗题
解读题目。
出示“示儿”,理解“示”在诗题中的意思。并引出诗人写作背景。
引读:临终前对儿子们说些什么?
要求学生自己朗读诗句,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板块二:解诗句
1.指名朗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七言古诗的节奏。
2.小组讨论:借助注解,一行一行地解读:诗人临终对儿子们说了些什么?
适时点拨:理解“元、但、乃”的意思。
交流归纳:死后无牵无挂;挂念国家没有统一;盼望早日北定中原;祭奠时告慰统一的消息。
3.逐句缩减,理解遗愿。
如果陆游只能对儿子们说三句话,留下哪三句?(2、3、4)
如果只能说两句话,留下哪两句?(3、4)
如果只能说一句话,留下哪一句?(4)
陆游的遗愿是什么?“告乃翁”,即在九泉之下也要知道“北定中原”的消息。
板块三:感诗情
1.还原语境,沿情四问:
(1)一个人临终前,在自己的儿女面前,一般会留什么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
以此体会陆游“国”重于“家”的“国家至上”的伟大情怀,非常人所能做得到。
(2)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辞世,心情一般会万分悲哀,而陆游的“悲”有何不同?
以此体会陆游“悲”情背后的复杂情感: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为“遗民泪尽胡尘里”而“悲愤”;为“王师北定中原日”而“悲壮”;为“家祭告慰”而“悲欢”。
(3)既然说死后万事皆空,为何独独要“悲”?
从这“空”与“悲”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超越个人生死、超越个人情感、超越家庭悲欢的伟大情怀。这个“悲”是民族之情,是国家之爱!犹如“灵魂”飞出了人的身体,照耀着山河,令人肃然起敬!
(4)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告乃翁”?
从这一“不可知”与“告乃翁”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对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志愿矢志不渝、至死不改、终成遗愿的伟大情感,九泉之下仍然不忘北定中原,此情感天动地、可泣鬼神!爱到此境,直抒胸臆最感人!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板块四:知诗人
1.爱国诗及爱国诗人灿若星辰,为何朱自清说陆游“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1)出示陆游的家世简介,学生自由阅读。
由此知晓陆游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及忠君爱国的教育。
(2)出示陆游的一生经历,学生自由阅读。
由此知晓陆游毕生志向及西北从军的经历,感怀其屡遭罢黜不改其志,及至老年依然壮怀激烈的报国之情。
(3)出示陆游一生多个阶段的爱国诗作,学生自由阅读。
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从诗作中看到陆游爱国的一生。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
八、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