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1》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复习1》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11 12:0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2~93页的复习第1~8题。
1.让学生能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能应用计算方法估算加、减算式得数的大小,能应用加、减法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计算和比较中,了解加、减法口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感受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发展比较、归纳等能力,通过口算和计算练习,提高运算能力,发展相应的数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能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数字卡片、口算卡片、课件;
学具:同桌准备数字卡片。
▍流程一:谈话导入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来复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复习)通过复习,看看我们能不能更好地掌握口算的方法,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正确、熟练地进行估算和计算。
▍流程二:口算练习
1.完成复习第1题。
(1)出示第1组。
36+3=
36+7=
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指名说计算方法。
(36+3,把36分成30和6,先算6+3=9,再算30+9=39;
36+7,把36分成30和6,先算6+7=13,再算30+13=43。)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如下:
36 + 3 = 39 36 + 7 =43
30 6 30 6
9 13
比较:这两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处和不同处?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都是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两个一位数相加,再把算出的结果和整十数合起来;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要多加1个十。
(2)出示第2组。
45-4=
45-8=
同法: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说计算方法。
( 45-4,把45分成40和5,先算5-4=1,再算40+1=41;
45-8,把45分成30和15,先算15-8,再算30+7=37。)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45 - 4 = 41 45 - 8 =37
40 5 30 15
1 7
提问: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怎样算?
小结:如果个位数够减,就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如果个位数不够减,则要从被减数的十位上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成十几再减。
(3)同法练习第3组,比较两题的异同。
52+6=
52-6=
小结:无论是不进位、不退位,还是进位、退位;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都可以先算几个一与几个一相加、减,再把算出的结果与整十数合起来。
2.游戏:复习第2题。
(1)介绍活动要求:两人一组开展活动,其中一人抽出两张卡片组成一个两位数,另一人抽出一张卡片;一人根据组成的两位数和一位数说一道加法算式,另一人说出一道减法算式,每算对一题得1分,比比谁的得数高。
教师示范,师生活动:老师贴出两位数,学生抽出一位数,指名说出加、减法算式。
(2)同桌仿练,自由活动。
同桌比一比,做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你是怎么算得又对又快的?
(提醒学生可以先估得数是几十多,直接说出得数)
3.口算比赛:复习第3题。
(1)谈话:刚才通过游戏,大家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看谁是“口算小高手”。
出示第3题,学生心算一遍,提问:有没有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题目?
(2)限时完成,全班订正。
教师统计口算正确率,纠错。
抽2~3题让学生说说口算的想法。
4.完成复习第4题。
(1)不计算,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
57-6 3+44 69-6 43+8 65+7
52-6 3+49 65-6 34+8 65-7
学生估一估,说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明确第4题的题意,独立完成。
提问:说说你是怎么找出得数比50大的算式的。
估算和计算的方法皆可,鼓励学生用估算的方法。
追问:为什么不选3+47?
5.完成复习第5题。
(1)学生明确题目要求,独立填写
(2)观察比较上下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填写的数相同?
学生说说,感受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如:填写□-8=63,想63+8=71等等)
(3)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填空,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被减数 54 70
减数 50 8
差 7 63
加数 24 7
加数 8 50
和 66 85
▍流程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复习第6、7题。
(1)学生读题,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提问:要求他一共收了多少个鸡蛋,需要知道两个条件?为什么不需要“前3天”这个条件?
(2)学生独立完成第6、7题。
2.完成复习第8题。
(1)学生读题,说说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完成第8题,全班交流。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妈妈买的是哪一件上衣?
指出:要知道妈妈买了哪一件上衣,先算妈妈买上衣用了多少钱,再把算出的结果和图中三件上衣的价钱比较,并做出判断。
▍流程四:全课小结
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