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3~94页的复习第9~13题和“思考题”。
1.通过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问题的多样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计算和比较,了解加、减笔算方法的内在联系,感受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能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能根据不同的问题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解答计算思考题。
课件。
▍流程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我们来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通过复习,我们一起来发现加、减笔算方法之间的联系,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复习(2)
▍流程二:笔算练习
1.完成复习第9题。
(1)谈话:你能算一算,比一比吗?
指名板演,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比较归纳。
提问:横着观察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横着观察:第一行都是加法计算,第一个加数都是56,第1、3题是进位加法;第二行都是减法计算,被减数都是56,第1、3题是退位减法。还可以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变大;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反而越小。)
竖着观察呢?
(竖着观察:相加、减的两个数相同,运算符号不同,第1、3组题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第2组题是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3)改错题:( 可直接选择学生的错题)
3 4 3 4 3 4 3 4
+ 6 +1 8 -1 2 -1 8
9 4 4 2 1 2 2 4
学生说说错在哪里,怎样改正,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归纳:笔算加、减法时,①个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要和十位对齐,即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作十再减。提醒: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
出示儿歌:相同数位要对齐,
加减要从个位起,
满十进一别忘记,
退一作十要牢记。
(4)不计算,说说每组哪题得数最大,你是怎么比较的。
58+3 11+58 58+19
58-3 58-11 58-19
学生口答,说说比较的方法。
指出:我们常常利用观察算式的特点或是估算得数是几十多的方法,帮助我们很快比较出算式的大小。
2.完成复习第10题。
(1)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并说说怎样想的。
学生口答,说说判断是否是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
提醒:43+35和78-54是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
(2)分组练习,每组练习4题。
指名板演,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提醒横式上的得数不要漏写。
全班检查交流,及时纠错。
讨论: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样改正?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夺红旗比赛(复习第11题)。
(1)谈话: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最先夺得红旗。比赛规则:分两轮比赛,左边同学做左边4题,右边同学做右边四题,看谁先夺得红旗,然后交换题目再比一次。
(2)同桌比赛,完成第11题。
(3)全班交流得数,了解正确率和速度,表扬和鼓励学生。
▍流程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复习第12题。
(1)学生理解题意后,完整地口述题意。
(2)独立解答,提醒:先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3)集体订正,说说每个问题是根据哪些条件求出来的,再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4)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可选择一人口头列式,师板书算式。
2.完成复习第13题。
(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讨论:第一题中,每次减几?从72里面去掉几个9是63?去掉几个9是54?45呢?
第二题中,每次减几?从64里去掉1个8是多少?去掉2个8呢?你还能照样子说一说吗?
▍流程四:全课小结
1.总结:今天我们复习梳理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估再算完成了练习并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好方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2.拓展提升(思考题)。
(1)出示第1题,判断:这题是进位加法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个位上□+6得4,确定个位上满十进一是进位加。)
学生尝试练习,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个位上□+6得4,从而确定第一个加数个位上是8,接着想5加几再加上个位进上的1是9,从而确定第二个加数十位上是3。)
(2)回顾做题过程:先判断是否进位,再从个位想起,填写出□里的数。如果是减法呢?
独立完成后两题,全班交流。
3.课堂作业:完成复习第10题剩下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