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页的练习二第1~5题。
1.巩固十几减8、7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带领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搜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十几减8、7的口算和有关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8、7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课件。
▍流程一:复习铺垫
1.回顾揭题:
同学们,昨天我们刚刚学习了十几减8、7的口算方法。(出示:十几减8、7)
大家还记得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练习!(出示课题:练习二)
2.复习梳理。
(1)什么是十几减8的口算题?你能出一道吗?
随机点名板书一道。如13-8。
你们会口算这道十几减8的题目吗?
(学生可能会说不同的方法,在说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后,教师板书:想加算减)
还有同学能出这样的十几减8的题目吗?
请你出一道这样的算式,让你的同桌来算一算。(同桌互说)
(2)你能出一道十几减7的口算题吗?
随机点名板书一道。如13-7。
你们会口算这道十几减7的题目吗?怎么想的?
你能再出一道这样的十几减7的算式,并请同桌算一算吗?(同桌活动)
▍流程二: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要用学到的本领,来做刚学过的十几减8、7的计算练习题,并且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流程三:创设情境,练习口算
喜羊羊和美羊羊在做题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完成练习二第1题。
(1)先出示第一组题:喜羊羊出8+( )=16,请一生口答。
美羊羊出第二道:16-8=( ),请一生口答。美羊羊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你们想的其实就是喜羊羊这道填未知加数的题目!对吗?
指出:做这道减法,想的就是8加几等于16。
(2)同样的形式出第二组题,两题全出。
独立填书,观察这两题,为什么填写的答案都是4?
引导说出:做12-8就是想8加几等于12,所以答案都是4。
(3)观察前两组题:你发现每组两题有什么联系?
(4)独立完成第三组,看看是不是这两题也有这样的联系。
独立填书。
(5)补充练习:
看到喜羊羊和美羊羊做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来考考大家!
假如我是美羊羊,我出15-8,等于多少?
你知道喜羊羊出的应该是哪道题?
假如我出的是14-7呢?喜羊羊出的应该是哪道题?
指出:每组的两道题,思考过程是一样的。
2.完成练习二第2题。
过渡语:出了羊村,来到了灰太狼家:可怜的灰太狼正在发愁呢!我们来看看他在愁什么啊!
(1)出示第一组题:谁来说说这题的意思?
独立完成,核对答案。
观察,减号前的数是怎么变化的?得数又是怎么变化的?
指出:减号前的数越来越大,每次大2,得数也越来越大,每次大2。
减同一个数,减号前的数越大,得数就越大。
(2)出示第二组题:
观察,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十几减7)
不同?(引导说出减号前的数越来越小,每次小2)
那你估计得数会怎么变化?(引导说出得数也越来越小,每次小2)
(3)比较大小练习:
不计算:请比较,说说理由。
15-8○16-8 13-7○11-7
3.完成练习二第3题。
两只小蚂蚁在等我们呢,快去看看吧。会算吗?一起来比比吧。
(1)点击课件,开火车依次说出数字减8的得数和减7的结果。
(2)第二轮用抢答的形式算得数。
(3)同桌活动,一人指数,一人口答结果,然后互换。
(4)在上面写减8的得数,下面写减7的得数。
核对,交流。
▍流程四: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4题。
练完了口算:羊村村长拿出了一张表格,上面有一些数据不知道,你们能帮它填完整吗?
(1)读懂表格:
你从表格中知道了什么?
这个表格左边竖着的这栏表示什么?
横着第一行表示什么?这张表格应该横着看还是竖着看?
竖着看:跳绳的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拍球呢?游泳呢?
(2)计算表格:
你会做吗?独立填写书。
核对答案。说说是怎么想的。
同步板书出每题的算式。
(3)对比:
为什么第一题用加法?第二、三题用减法?
指出:要求总数,要用加法计算;已经知道了总数,要求男生人数,就要从总数中去掉女生人数,要求女生人数,就要从总数中去掉男生人数,用减法计算。
2.完成练习二第5题。
(1)出示情境图,谁来用三句话说说题意?
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要求还有多少筐没运走就要怎样?(引导说出从总共的15筐里去掉运走的7筐,用减法)
单位名称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口答。
(2)变式练习:
一共摘了15筐番茄,运走一些后还有8筐,运走了多少筐?
说想法,多交流。
(3)对比: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指出:都是已经知道了总数,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得到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3.补充练习:
从以下4个数字中选出3个数,列四个算式。
4 11 8 7
□+□=□ □-□=□
□+□=□ □-□=□
谁来说说题意?
选哪3个数比较合适?
独立写出四个算式。
交流反馈。
▍流程五:全课小结
提问:这节课口算练习有哪些收获可以和大家分享呢?对于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你有什么体会?
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练习了十几减8、7的口算。因为减法和加法是有联系的,所以口算退位减法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也就是看算式想8或7加几得十几,算出十几减8或7的得数。小朋友要经常口算,能做到比较快地直接说出今天这些算式的得数。小朋友还要能明白自己发现的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明白条件和问题,问题如果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就用加法算;如果是从一共的数里去掉一部分,算另一部分是多少,就用减法算。
一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5 练习二(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回顾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衔接,对于主要学习内容的复习,以及对算法的回顾,能帮助部分学生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有了十几减9的基础,有了想加算减的思路指导,学生能够更自觉地在后续的练习中不断进行算法的优化。
设计思想 立足于教材的练习题,第1题通过对比,重在帮助学生理解每组中两题的思考过程是一致的。重在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实现算法的内化。第2题在对比中,继续渗透差的变化规律,启发学生能够自觉运用规律进行推算,提高计算水平。补充的比较大小练习侧重于差变化规律的强化。第3题尽量一题多用,设计练习的层次,先开火车再抢答,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书上填写增加了练习的量。
设计思想 第四题首先帮助学生读懂题意,避免产生思维定式,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表格所表示出的题意。要求完整说出题意再计算,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得学生在练习和对比中,对加、减法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第5题侧重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补充的一个变式练习,重点在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总数,求部分量的内在关系,重在感受,不做更多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多表达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