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11 13:1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0~71页的练习十第1~8题、“你知道吗”。
1.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熟练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换算和计算,会比较人民币的大小,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2.在解决简单购物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简单购物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独立思考、探究交流的意识。
简单的人民币的换算和应用。
运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流程一:引入新课
1.谈话: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知道了哪些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学生各抒己见)
2.揭示课题: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课题:练习十)
▍流程二:温习整理
1.课件展示所有整套的人民币,边展示边请学生小声说出它们的面值。
2.提问:这些人民币,小朋友们可以怎样进行分类?
当学生提及按单位分时,提问:
(1)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 元、5 元、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
(2)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 角、5 角)
(3)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几种?(1 分、5 分)
3.提问:
人民币的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它们之间的进率呢?1元=10角,1角=10分。(如果学生提及元与分之间的进率,也可以引导从数的意义上理解)
4.谈话:小朋友们前面学习的知识都记得很牢固,在下面的练习中我们要比比谁能运用得最棒!
▍流程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题。
(1)学生独立填空。
(2)组织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改写成多少角,可以这样想,因为1元等于10角,10角与几角合起来是十几角,所以1元几角就等于十几角;把十几角改写成几元几角时,可以这样想,把十几角拆成10角与几角,因为10角等于1元,所以十几角就等于1元几角。
(3)提问:刚才我们改写的是1元几角,如果是几元几角呢?
补充:4元5角=( )角 68分=( )角( )分
2角3分=( )分 56角=( )元( )角
2.完成第2题。
(1)明确要求后学生独立尝试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重点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交流时方法可以多样,如:
比较5元3角和3元5角,可以这样想,5元3角=53角,3元5角=35角,因为53角>35角,所以5元3角>3元5角;也可以这样想,直接比较整元部分,因为5元>3元,所以5元3角>3元5角。
3.完成第3题。
提问: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怎样才能知道够不够?
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
4.完成第4题。
理解题目后提问:“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
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买同一种商品,可以怎么买?如果买不同的商品,可以怎么买?想一想,可以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学生互相补充。
5.完成第5题。
(1)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集体交流。
(3)提问:为什么“茶壶12元”这个条件没有用到?
指出:要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来解答。
(4)提问:怎样求找回的钱?
明确:要求找回多少元,要从付出的钱中去掉所购商品的钱。
6.完成第6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再组织交流。
(2)提问:求一箱牛奶的价钱为什么用减法算?
明确:付出的25元包含两个部分,一箱牛奶的钱和找回的钱,要求一箱牛奶的钱,就要从付出的钱里面去掉找回的这部分钱,剩下的就是牛奶的价钱。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7.完成第7题。
(1)理解:“付的都是10元”是什么意思?应该付多少张?
(2)追问:如果只付4张呢?付6张呢?
体会:付出的钱可以刚好与所购物品的价钱相同,也可以略多于物品的价钱。
(3)思考:如果付的钱正好,可以怎样付?最多付几张10元?
▍流程四:全课小结
1.交流: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有觉得困难的地方吗?
2.介绍“你知道吗?”
课件出示古代的钱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
▍流程五:课后作业
放学后,可以和家人一起到商店里去看一看,了解10元能买些什么。
五 元、角、分
3 练习十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本课时的练习重心是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既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也要适时地加以指导,做到“扶”“放”结合。在练习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学生根据问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组合信息的能力;二、培养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四、让学生感受购物问题中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