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3页的练习十二第12~17题、“思考题”。
1.通过练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能正确地进行相应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会估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得数。能根据条件和问题正确列式解决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对比梳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形成口算技能,提高口算能力。在估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感受数学的价值,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训练。
小黑板。
▍流程一:基础练习
小黑板出示: 34-6 50-9 23-2 67-8 56-20
22-5 53-7 72-8 56-9 73-2
34-6 63-9 90-8 45-30 61-5
25-9 67-8 54-6 41-4 89-8
1.教师指题,全体同学默算。
2.指名口算。
3.开火车口算。
▍流程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
出示 47+8 35+9 60+4
47-8 35-9 60-4
(1)初次对比:每组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参与运算的数相同,计算符号不同)
(2)学生在书上完成口算,集体订正。
(3)再次对比:
看第一组47+8和47-8,说说这两道题是怎样口算的。
这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先算个位)为什么原来都是47,加8,得数是50多?而减8,得数是30多?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第三组60+4和60-4,得数和60比,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4)进位加十位上的数和原来两位数比有什么变化?退位减呢?为什么?
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时应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5)小结: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先算个位,用几个一加(减)几个一,个位满十,原来两位数的十位就会多1;个位不够减,需要用十几减,原来两位数的十位就会少1。
2.估算:下面各题得数是几十多?
45-6 34-9 64-2 56+5 94-3
12+5 7+45 57-9 87+2 36-4
学生个别回答说说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十二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4.完成练习十二第14题。
出示表格,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十二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把第一步计算结果写在第一步的下面。
集体订正、纠错,说说错在那里。
最后一题9+9+9,这道题有什么特点?(每个加数都是9)除了连加,还有其他算法吗?(可以启发学生看作3个10,再减3)
▍流程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16题。
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算?你是怎样想的?第二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指名口头列式,然后板书。结合列式,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十二第17题。
学生独立填写。
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第一道题每次减6,第二道每次减9)。
集体订正。
3.思考题。
(1)出示题目,你看懂题目的意思了吗?谁来给大家说说?
●和▲都表示一个数字,●▲表示一个什么数?(两位数)●▲-●=73是一道怎样的算式?(两位数减一位数)。
仔细观察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字和减数相同)。
想一想差是73,减数是一位数,那么●可能是几呢?为什么?
把●替换成7或8,算式应该变成怎样?
出示:7▲-7=73 8▲-8=73
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算式都对吗?●和▲各是多少?
(2)学生独立试一试,再交流讨论。
质疑:十位上是7对吗?为什么?
交流得出结果:●=8 ▲=1
(3)小结:回顾一下这道题我们是怎样想的。
做这样的思考题,第一我们要读懂题意;第二要观察算式特点,比如这道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被减数十位上的数字和减数相同;第三要根据特点思考,到底是退位减还是不退位减;第四动笔试一试、算一算,最后还要用求出的数验算,比如这道题要看81-8是否等于73。(板书:读、看、想、试、验)
▍流程四: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口算练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要注意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