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1页的练习十四第6~10题和“思考题”。
1.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比较加、减算式得数的大小,能估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得数范围,能正确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加、减计算的有关规律,发展比较、分析和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比较和估计加减法算式得数的大小,培养估算意识;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能正确熟练地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明确退位与不退位的区别。
发现数塔中的数的排列规律并完成相应的填空。
课件、口算卡片。
▍流程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特别练习了退位减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练习十四。通过练习,不光要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还要能估算出减法的得数,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比一比谁减法掌握得最棒!
揭示课题:练习十四(2)
▍流程二:基本计算练习
1.口算。
34-3 38-5 62-4
34-7 38-9 62-40
(1)先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4-3个位上4-3够减,是不退位减法,得数是30多;34-7个位上4-7不够减,
要从被减数里分出14-7,是退位减法,得数是20多。)
(2)讨论:观察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提示:观察得数有什么变化规律。)
(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一题是不退位减法,一题是退位减。被减数不变,减数越大,差反而越小。)
学生回答,师在口算卡片中加上大于号。
板书:34-3>34-7
38-5>38-9
62-4>62-40
(3)如果是减数一样,还是这样的规律吗?口算并说说你的发现。
改动第二行题目,变为:
34-3 38-5
43-3 83-5
(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4)你能根据我们找到的规律,不计算,比较大小吗?
出示 93-6○93-60 (可随机板书一些算式,让学生比较)
2.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1)学生明确题意,要求不计算比较大小。
(2)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3)不计算,说说哪题得数最大,哪题得数最小。
65-8 65-2 65-20
学生口答,说说思考过程。
指出:计算练习中也藏着这么有趣的规律,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发现规律,善于使用,就能帮助我们更加快捷地解决问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题目,提问:每组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第一组题被减数相同,减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或都是75减二十多;第二组题减数相同,被减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或都是八十多减65。)
(2)不计算,比一比两题得数大小,并说说自己估计的方法。
(方法一:估计得数是几十多或判断是否是退位减来比较大小;方法二:根据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变化规律,直接比较大小。)
(3)师:你的猜测准确吗?我们通过计算来验证一下。
学生笔算,指名板演。
提问:在笔算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指出:在笔算减法时,我们可以先通过观察个位上是否够减,判断是否是退位减,并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这样能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列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不够减,从被减数十位上退1作10再减,十位上不要忘记减去退走的1。
4.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1)提问:你能说说哪几题得数小于40吗?为什么?
学生先估计,说说估算的方法,再通过计算验证估算的结果。
(2)全班交流。
▍流程三:解决问题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1)学生理解题意后,完整地口述题意。
提问:同样的问题,你能换一种说法吗?(理解“贵”和“便宜”的含义)
(2)学生独立解答,提醒:找到相关的条件再解答。
(3)集体订正,说说每个问题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求出来的,再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小结: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审题,根据问题找到相关的条件,确定方法进行解答。
2.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学生读题,说说题目条件和问题。
提问:要求买一个热水瓶应找回多少元,知道哪两个条件?怎样解答?为什么?
要求买一个水壶还差多少元,还可以怎样问?需要比较两个数量?(就是求30元比39元少多少元?)
▍流程四:总结提升
1.谈话:这节课我们练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计算,还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规律和方法,对减法计算有了新的认识,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可以谈谈减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变化规律,估算经验,是否是退位减的判断方法等。
2.拓展提升:思考题。
(1)观察左边一题最底层和倒数第二层,说说:你发现下面两个数和上面对着的数有什么关系?
(下面两个数相加的和就是这两个数上面的数。)
学生独立填写左边一题,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自下而上,空格里的数分别是29、52、90)
(2)观察右边一题,说说:你是怎样观察的?你发现上面的数和下面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并和同学交流。
(自上而下,空格里的数分别是36、17、14、12。)
(3)拓展作业:你能做小老师,回家后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下数塔的填写诀窍吗?你能找一找这样的题目,或是自己编写一道数塔题练一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