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一 (2)》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十一 (2)》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11 13:1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练习十一第8~13题、“思考题”。
1.使学生通过练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进一步熟练掌握口算方法,正确口算得数;学会估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得数;能发现和初步解释一列数排列的简单规律;进一步理解并正确解决简单的加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练习逐步形成口算技能,提高口算能力;掌握估算方法,发展估算意识和数感;在探索数的排列的简单规律中发展观察、比较、抽象等初步的思维能力;能说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在提高口算技能、增强口算能力的同时,发展数学学习自信心;进一步体会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和简单加法实际问题。
教师准备若干口算卡片、课件。
▍流程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出示口算题。
54+6= 5+18= 24+5= 33+4=
54+3= 1+18= 24+7= 33+9=
哪些是不进位加,哪些是进位加?我们都可以怎样口算?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练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口算。(板书课题)
▍流程二:口算练习
1.口算。
(1)完成课始出示的8道题口算,教师板书得数。
挑选两题,指名说算法。
每组题加数的十位上相同,为什么得数的十位上不同?进位加要注意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分几步计算?
(2)出示口算。
34+6= 35+8= 25+7= 28+20=
24+8= 65+9= 59+6= 22+3=
你能看着算式,直接说出第二步并算出得数吗?
说明:口算时,可以把第一步放在心里,用第二步直接说出得数,这样可以算得快。
(3)卡片口算。
出示进位加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得数,再集体算一算。
2.做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看题,问:小蚂蚁怎样才能过桥?还要比什么?(谁用的时间短)
明确:分别用9和8加桥上的数,看谁算得快。
左边同学用9加每个数,右边同学用8加每个数,把得数写在桥的右边。
教师说“开始”,大家同时做,看谁用的时间短。
学生计算,课件呈现答案,交流结果相互检查,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同桌互换任务,再比一次。
再次相互检查,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教师进行鼓励。
3.做练习十一第9题。
请看第9题,老师说“开始”,大家一起算,用3分钟时间,老师说停就停,看看你能做对几道。
学生独立完成,而后交流得数。
注意了解:有多少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全部做对的有多少人;错1题、2题或2题以上的有多少人;典型的错误有哪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做练习十一第10题。
得数各是几十多,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说出得数是几十多,选几题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因为8+3满10了,所以48+3的得数是五十多;因为6+2不满10,所以6+52的得数是五十多)
▍流程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一第11题。
学生读题,说清楚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学生列式算出结果,并指名一人扮演。
检查算式和得数。
问:为什么用加法算?(所有萝卜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运走的15个,另一部分是剩下的9个。所以,要求“一共收了多少个萝卜”,就要把15个与9个合起来,用加法算。)
2.做练习十一第12题。
观察图中信息:商品的价格、每人买了什么。
问:“三人各应付多少元?”是什么意思?(明确要求三个问题:小兰应付多少元;小玉应付多少元;小青应付多少元)
要求“小兰应付多少元”,可以怎样列式?
为什么要用16和4这两个数相加?(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条件)
3.做练习十一第13题。
依次出示各组数,学生读数,问:这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引导:每行数的排列是由小到大还是由大到小?
相邻两个数之间相差几?
(以第一行为例)小结:后一个数都可以用它前面的数加上6得到;左起第一个数是6,第二个数是6+6的和,第三个数是6+6+6的和……
明确规律后,学生完成填空。
▍流程四:全课小结
1.小结。
这节课练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怎样算?要注意什么?
2.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明确要求:找出和是32的两个数。
学生独立尝试找一找,把找到的数一对一对写下来,能找几对就记录几对。
学生汇报,教师逐对板书,直至找全。
你是怎样找的?
能在表里找到和是33的两个数吗?为什么不能?(单数加单数不可能等于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