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页的“想想做做”第4~9题。
1.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认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算理,巩固计算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得数。还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比较、估计等方法,提高学生辨析、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数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中,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逐步认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巩固及估算方法。
通过比较,提升语言表述能力,发展思维。
课件PPT。
▍流程一:引入练习
1.谈话:小朋友们,我们昨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你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来考考大家吗?
整理学生出的口算算式:21+20 27+2 34+30 51+5……
2.要使我们对于昨天学习的知识更加熟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这部分知识。
▍流程二:对比练习
1.从学生刚刚编的题目里随即抽取一道算式:例如34+30=64;将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出示30+34=。追问:你们认为结果如何?(相等)说说想法。
再出示书中“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
35+60= 54+4=
60+35= 4+54=
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不管是两位数在前,还是在后,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两位数加整十数时,要先跟十位上的数相加,加一位数时要先跟个位上的数相加。
2.比比谁跳得快。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1)有了上面一题的宝贵经验,比比这次谁跳得快!先独立口算,同桌分工。
(2)同桌一个算2+,一个算20+,将得数写在书上。统一听老师口令,比一比谁算得快。交换进行,进行第二次比赛。
(3)针对学生计算的错误及时纠正。看着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追问:这里2+24=24,20+24=44,同样都加了24,怎么结果相差那么多?一个是二十多,一个却有四十多啊?
3.对比估算。
(1)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老师这儿也有几道长得很像的算式。
65+30 4+52 60+13 53+20
56+3 25+4 31+6 20+35
你们能说说得数是几十多吗?
每组上下两道题估计的都一样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
指出:我们学习的都是不进位的加法。所以估计得数是几十多时,我们只需要看十位上是几。加整十数时,整十数十位上的数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合起来是几,就是几十多;加一位数,这时两位数十位上原来是几就是几十多。
(2)看来大家都知道了估算的方法,那老师这儿还有几道没有关联的题目,你们都估一估得数是几十多。不着急,我们来个抢答比赛哦!(课件逐一出示)
41+3 20+56 5+23 43+40
(3)小明也估计了几道题,我们帮他看看他估计得对吗?
25+4 (六十多) 42+20( 四十多)
错在哪里,说说理由。
(4)小结:可别小看估计的方法,它在我们学习中有很大的用处呢!
4.比大小。
(1)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仔细观察,你准备怎么做?独立完成,与同桌分享。
(2)你是怎么想的?(计算出结果,算式下面画线标出结果,比较大小。)
(3)有没有别的方法?不计算就能比出大小。
(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估算得出得数是几十多,也能很快地比出大小。大家要灵活运用这种估计的方法解决问题。
▍流程三: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昨天的学习,以及今天的扎实练习,相信孩子们一定掌握了更加熟练的计算方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出示“想想做做”第8题。
(1)谁来为大家读题?知道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要求一共有多少只怎么办?
(3)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咱们还可以用估计方法检查一下他算得对不对。
2.出示“想想做做”第9题。
(1)谁来为大家读题。仔细思考,独立完成两题。
(2)与你的同桌分享你的思路。为什么看上去差不多的题目,一题用加法计算,一题却用减法计算呢?
3.自主整理信息,说说数量关系。
老师为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卡片,每位孩子选择两个条件,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组成一道实际问题。在小组内研究解决,说说数量关系,如何列式。
信息:公鸡20只 母鸡30只 鸭有40只 一共有50只鸡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追问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数量关系。
▍流程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回顾今天学习的过程,你有哪些收获呢?
四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3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举例回顾所学知识,考查学生对于知识本真的理解,同时让他们解决自己出的题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生为本。简单的几句话进入今天学习的主题,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设计思想 对比是一切思维的基础,也是对于知识内在联系的升华,这里通过比赛、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一方面调动了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都是加24,怎么结果差异这么大,教师通过故意制造的问题冲突,在学生思考后为学生口算方法的提炼以及接下来的估算方法做铺垫。
设计思想 数感与估算是紧密联系的,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发展数感的有效途径。所以这里抓住练习中的估算题目,大做文章,通过估算相近的题目,到估计独立的题目,到帮小明纠错,再到灵活运用估算比大小等等,强调估算的作用。估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而估算的灵活运用反过来促进口算更加熟练、准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提供估算情境,合理渗透估算,教给各种估算方法。培养孩子估算的意识,自然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打下基础。
设计思想 在解决书中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灵活地为学生提供了研究的素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式,发展他们从现实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诱发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