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1-11 12:3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6~27页的例3、“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7题。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用数的组成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加深对两位数的认识,熟悉百以内数的组成,并认识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在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发展口算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提高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正确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桃子图。
▍流程一:复习铺垫
谈话:前两天我们一起走进“数的世界”,认识了更多的数字朋友,小猴带来了智慧屋,要考考大家,敢挑战吗?
1.复习整十数。
提问:谁能说说100以内的整十数呢?
生口答:10、20、30、40、50、60、70、80、90、100。
2.口算。
5+10= 12-10= 10+6=
17-7= 9+10= 11-10=
指出:我们以前学习这些口算时,你是怎么想的呢?(复习用数的组成来口算的方法)
3.复习数的组成。
3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
4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8个一和9个十合起来是( );
72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流程二:引入新课
谈话:小猴从智慧屋里出来后,去果园摘了很多好吃的桃子送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流程三:新课教授
1.借助直观,看图列式。
谈话:从这幅图里你能知道些什么?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交流:筐里有30个桃,筐外有4个桃,一共有多少个桃?
提问:可以怎样列算式呢?
列式30+4、4+30
追问:看着这幅图,还能列哪些算式呢?
列式34-30、34-4。
2.结合旧知,探索算法。
(1)读、写整十数
引导:要求30+4是多少,谁能结合图意,想想可以怎样算,同桌两人互相交流。
交流:30+4你是怎样想的?得数是多少?(引导学生结合图意,用数的组成来口算。)
指出:要求30+4是多少,可以把筐里的30个桃与筐外的4个桃合起来,也就是把3个十与4个一合起来。
追问:要求34-30是多少,你能像这样结合图意和数的组成算一算吗?说给同桌听。
全班交流:要求34-30是多少,可以从3个十和4个一里去掉3个十,得到还剩4个一。
3.结合算式,介绍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谈话:我们和加法、减法经常见面,却还不知道它们各部分的名称呢!下面就让小猴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指出:在30+4=34的加法算式中,30和4都叫作加数,加起来的得数就叫作和;在34-30=4的减法算式中,34叫被减数,30叫减数,它们相减的得数叫作差。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4.完成“试一试”。
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帮小猴准确计算了两道题目,还有两道想考考大家。请小朋友们自己试一试。
生独立完成:4+30、34-4。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两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流程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提问:图上左、右两边各有多少根小棒?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2)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
(3)全班交流:说说每道算式是怎么口算的,结合图意说一说。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第一组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回答:这四道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出示第二组题中的两道题:9+50=59、59-9=50,你能想到另外一道和它有关的加法或减法算式吗?
(4)课件再出示第三组题中的第一道题:70+8=78,你能想到和它相关的三道算式吗?
(5)变式题:从80、30、3、83和38中选择三个数字,组成四道像这样有关联的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要求写完后适当检查。
(2)全班交流、核对答案。
(3)针对有特点的错误进行分析。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表格,提问:挨行说一说每道题中的一个加数(或被减数)是几,另一个加法(或减数)是几,再说说可以怎样求和(或差)。
(2)学生独立计算、填表。
(3)全班交流、核对得数。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提问:谁能举例说明“相邻数”的含义?
(2)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3)全班交流,汇报:你是怎样想的?
(4)出示变式题: , ,68
81, ,
, ,99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2)交流:从图上我们能知道小朋友们借走了4个篮球,箱里还有20个篮球。
(3)提问:可以提一个怎样的问题呢?你能用三句话连起来完整地表达这道题目的意思吗?
(4)回答:小朋友们借走了4个篮球,箱里还有20个篮球,一共有多少个篮球?
(5)追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篮球,如何思考呢?
(6)学生尽量完整表达思路: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篮球,就是把借走的4个和箱子里剩下的20个合起来,用加法算,算式是4+20=24(个),一共有24个篮球。
7.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1)要求自己看题,用三句话完整表述题意。
(2)提问:已经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如何思考。
(3)交流:要求还要搬多少把,就是从总数38把椅子中去掉已经搬了的30把,就是还要搬多少把,用减法算,算式是38-30=8(把),还要搬8把。
8.提升拓展题。
(1)谈话:小猴也算了几道今天学的口算,让我们来瞧瞧,它算得对吗?
(2)课件出示:
66-6=6 2+70=90 40+2=60
85-5=35 55-50=50 24+30=27
(3)交流:说说他哪算错了,正确答案是多少。
(4)指出:我们在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时,一定要看清楚加或减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
▍流程五:全课小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呢?
2.试着编写10道今天所学的口算。
三 认识100以内的数
3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设计思想 通过“数的组成”、整十数、20以内相关减法知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帮助学生唤醒旧知,为迁移新知做准备。
设计思想 出示例题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从图上能知道些什么,可以求出什么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让学生可以紧密结合图意和两位数的含义,为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做好准备。
设计思想 虽然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但这部分内容与旧知联系紧密,且难度不大,教师可放手让学生结合图意以及数的组成自主思考与探索。在交流阶段,加以引导与指导,并帮助学生把相应的方法梳理一下即可。需要指出的是,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教师不要过于机械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图意、结合数的组成加以理解。
设计思想 这道题重点是要让学生结合小棒图说清楚计算的思考过程。
设计思想 先让学生计算第一组题并发现组内四道题目之间的联系,第二组题只出示其中的一道加法、一道减法算式,让学生用刚才发现的联系去猜想出另外两道算式,既是对刚才发现的联系的再现,也能加深对相关口算方法的理解。
设计思想 虽然以往的教学中,也会渗透“相邻数”的概念,但并没有正式提出这个概念。因此,这里需要先让学生充分理解“相邻数”的含义后再进行填空,有利于学生思考。变式题则打破学生的思维的惯性与常规,让学生运用多种角度去思考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设计思想 大多数学生看图写算式不会有太大的难度,但是这里我们需要培养学生仔细寻找信息、分析题目、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设计思想 这道改错题,出现的是学生们做此类口算的常见错误。学生们在分析、改错的同时,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也要尽量在自己以后的口算中避免此类错误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