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1 14:4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重点)
2、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难点)
(一)复习标题导入
1、昨天数学测试咱班考得都很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难题想考考大家,哪位同学能猜出这个公式的含义?
预设:只有经历多次的质疑、思考、实验探究才能获得真理。
评价:说的真好!不仅数学思维好,还是位小小语言艺术家呢!
这不正是我们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吗?来,让我们一起齐读课题。
作者开门见山说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真理。你们相信吗?(语气生动)
师:为了增强观点的可信度,作者在下文做了什么事?
师:他举了哪三个例子?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讲解波义耳的例子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科学家的世界。首先,看看化学家波义耳是如何发现真理的吧!
老师画了一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在这句话中,我圈出了“立即、敏感地、意识到”三个词。立即是立刻马上的意思,敏感是(敏锐的意思),意识到是(发现、发觉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波义耳是从原本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了问题,开启了他探究真理的第一步。
紧接着,波义耳发出了疑问:(引导学生说课文三个疑问句)
预设:他只思考了一个问题吗?--“一连串”去掉行不行?因为“一连串”这个关键词是紧扣作者观点中的“一百个”来说明的。
接下来,他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进行了(引导学生说许多实验)
预设:同样,关键词“许多”能去掉吗?
由此他发现:(引导学生回答原文)
哦,原来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发现真理的呀!
环节二:自主探究魏格纳的例子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科学家也用了相似的研究步骤发现了震惊地质学界的“大陆漂移说”,现在请善于发现的你跟上魏格纳的脚步,通过圈画关键句中关键词,并作批注的方法一起来重温他走过的路吧!
评语:你真是一学就通!一下子就学会了要紧扣观点分析的方法。
过渡语:梳理过课文后,有没有同学能做穿越时光的小导游,借助这副地图,带大家还原魏格纳发现真理的过程呢?
评价语:真是一位热情洋溢的表达小能手!
听了讲解员的解说,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老师有疑问)
环节三:探究阿瑟林斯基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第六自然段,告诉老师,阿瑟林斯基是怎样发现真理的。
同学回答后,师总结:阿瑟林斯基先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转动很奇怪,于是他问,他问、他接着问;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他(反复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
评价语:为他点赞,非常清晰地把阿瑟林斯基探索真理的过程一步步娓娓道来。
环节四:找相同点小结
乐于思考的同学们,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1:三位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过程相似?
应对1:用课文中的话就是?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概括就是?(贴论证有序)
预设2:他们都做了大量的实验和探索-----板书贴不断探索
预设3:从细小的事情出发----贴见微知著
预设4:进行了很多质疑---贴善于发问
预设5:事例很有代表性
环节五:续写故事
师: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现在小组互相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就按照我们刚发现的相同点,创造第四个例子吧!
还需要再补充事例吗?--作者列举的这三个够不够有说服力呢?足以证明他的观点吗?(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典型性)
三、小结
环节六:课文总结升华
师:这么多的科学家都是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了真理,那科学神秘吗?遥远吗?但如果我们坐在这等,能等到吗?所以我们要?
(一起读,我们要不要做这样的人?读出你的坚定!)
四、作业
写作文
文章学完,大家手里已经有了秘密武器,相信我们都能变成一个很有信服力的人。不信我们就来试试吧!
一起来看看到这个题目:有志者事竟成
我可以开门见山的提出论点:
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一起来选一选哪些合适?
不合适的材料可以怎么改?
再来分析一下可以怎样安排我事例的顺序?
环节八:
拿出主题阅读进行自主阅读:
1.找出中心论点
2.概括事例,如果进行论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