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过关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过关作业(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16: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过关作业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导线中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线内的电场线可以与导线相交
B.导线内的电场E是由电源电场E0和导线侧面堆积电荷形成的电场E′叠加的结果
C.导线侧面堆积电荷分布是稳定的,故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D.导线中的电场是静电场的一种
2、某兴趣小组探究发现导电液体电阻变化规律与金属电阻相同。如图所示,将横截面积之比为3∶5,长度相同的两段玻璃管注满相同的盐水,封闭构成盐水柱a和b并联接入电路中,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水柱a和b电阻之比为3∶5
B.通过盐水柱a和b的电流之比为3∶5
C.盐水柱a和b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之比为3∶5
D.电路稳定时盐水柱中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3、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地方是(  )
A.横截面积大的地方
B.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C.同时熔断
D.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是(  )
A.    B. C. D.
5、(双选)在用欧姆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10”挡位测量一个电阻时,发现表针偏角极大,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
A.这个电阻值较小
B.这个电阻值较大
C.为较准确地测量电阻,应换用“×1”挡位,重新测量
D.为较准确地测量电阻,应换用“×100”挡位,重新测量
*6、一个电压表由表头G与分压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电压表的读数总是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加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7、关于公式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式中的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B.式中的q表示通过导体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C.比值能表示电流的强弱
D.该公式表明电流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反比
8、关于金属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绝缘体的电阻率最大
B.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电阻率的大小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材料无关
9、白炽灯的灯丝由钨丝制成,当灯丝烧断后脱落一段,又将剩余灯丝刚好能搭上使用,若灯泡功率原来为60 W,观察搭接起来的灯丝长度大约为原来的,则现在灯泡的功率约为(  )
A.30 W B.45 W C.60 W D.80 W
10、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1∶3
B.R1∶R2=2∶3
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之比I1∶I2=1∶3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之比I1∶I2=1∶3
11、一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一个“220 V,40 W”的白炽灯泡的电阻值,测量结果为90 Ω,但用公式P=计算该灯泡的阻值是1 210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电阻值相差太大是不正常的,一定是实验时读错了
B.两个电阻值不同是正常的,因为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大
C.两个电阻值相差太大是不正常的,可能是出厂时把灯泡的功率标错了
D.两个电阻值相差很大是正常的,1 210 Ω是灯泡正常工作(温度很高)时的电阻值,90 Ω是灯泡不发光(室温)时的电阻值
12、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B.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为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C.无论在何种导体中,电流的方向都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在电解液中,由于是正、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电流有两个方向
13、根据电阻定律可得电阻率ρ=,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  )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C.由所用金属材料本身特性决定 D.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14、如图所示,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弯成一个闭合的圆环,接入电路中,电路与圆环的O点固定,P为与圆环良好接触的滑动头.闭合开关S,在滑动头P缓慢地由m点经n点移到q点的过程中,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将(  )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2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B、C两点间加上6 V的电压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
A.0 B.1 A C.1.5 A D.2 A
16、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导体电阻时,如果两手同时分别接触两表笔的金属杆,则造成测量值(  )
A.比真实值大 B.比真实值小
C.与真实值相等 D.可能比真实值大,也可能小
二、计解答题。
17、图甲、乙表示输入端A、B的电势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甲        乙       丙
求:图丙中输出Y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答案】UY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8、(计算题)如图是静电除尘器示意图,A接高压电源的正极,B接高压电源的负极,A、B之间有很强的电场,空气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奔向正极A的过程中,遇到烟气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荷,吸附到正极A上,排出的烟就成为清洁的了。已知每千克煤粉会吸附m mol电子,每昼夜能除尘n kg,试计算高压电源的电流I。(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一昼夜的时间为t)
19、(计算题)有一电流表G,内阻Rg=10 Ω,满偏电流Ig=3 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20、(计算题)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几十层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质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 μm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 Ω.
(1)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请计算髓质的电阻率.
(2)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 cm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上1 000 V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 μA,求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
2022—2023学年物理人教(2019)必修第三册第11章 电路及其应用 过关作业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导线中的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线内的电场线可以与导线相交
B.导线内的电场E是由电源电场E0和导线侧面堆积电荷形成的电场E′叠加的结果
C.导线侧面堆积电荷分布是稳定的,故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
D.导线中的电场是静电场的一种
【答案】B 
2、某兴趣小组探究发现导电液体电阻变化规律与金属电阻相同。如图所示,将横截面积之比为3∶5,长度相同的两段玻璃管注满相同的盐水,封闭构成盐水柱a和b并联接入电路中,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盐水柱a和b电阻之比为3∶5
B.通过盐水柱a和b的电流之比为3∶5
C.盐水柱a和b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之比为3∶5
D.电路稳定时盐水柱中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答案】B 
3、当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熔丝的熔断电流时,熔丝就要熔断,由于种种原因,熔丝的横截面积略有差别,那么熔丝熔断的可能性较大的地方是(  )
A.横截面积大的地方
B.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C.同时熔断
D.可能是横截面积大的地方,也可能是横截面积小的地方
【答案】B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是(  )
A.    B. C. D.
【答案】C 
5、(双选)在用欧姆表测电阻的实验中,用“×10”挡位测量一个电阻时,发现表针偏角极大,正确的判断和做法是(  )
A.这个电阻值较小
B.这个电阻值较大
C.为较准确地测量电阻,应换用“×1”挡位,重新测量
D.为较准确地测量电阻,应换用“×100”挡位,重新测量
【答案】AC
*6、一个电压表由表头G与分压电阻R串联而成,如图所示,若在使用中发现电压表的读数总是比准确值稍小一些,采用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加以改进(  )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答案】D
7、关于公式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式中的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B.式中的q表示通过导体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
C.比值能表示电流的强弱
D.该公式表明电流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反比
【答案】C 
8、关于金属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小,合金的电阻率较大,绝缘体的电阻率最大
B.纯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绝缘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电阻率的大小只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材料无关
【答案】A 
9、白炽灯的灯丝由钨丝制成,当灯丝烧断后脱落一段,又将剩余灯丝刚好能搭上使用,若灯泡功率原来为60 W,观察搭接起来的灯丝长度大约为原来的,则现在灯泡的功率约为(  )
A.30 W B.45 W C.60 W D.80 W
【答案】D
10、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R2=1∶3
B.R1∶R2=2∶3
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之比I1∶I2=1∶3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之比I1∶I2=1∶3
【答案】A 
11、一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一个“220 V,40 W”的白炽灯泡的电阻值,测量结果为90 Ω,但用公式P=计算该灯泡的阻值是1 210 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电阻值相差太大是不正常的,一定是实验时读错了
B.两个电阻值不同是正常的,因为欧姆表测电阻的误差大
C.两个电阻值相差太大是不正常的,可能是出厂时把灯泡的功率标错了
D.两个电阻值相差很大是正常的,1 210 Ω是灯泡正常工作(温度很高)时的电阻值,90 Ω是灯泡不发光(室温)时的电阻值
【答案】D
12、关于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B.在电解液中,电流的方向为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C.无论在何种导体中,电流的方向都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D.在电解液中,由于是正、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所以电流有两个方向
【答案】C 
13、根据电阻定律可得电阻率ρ=,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  )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C.由所用金属材料本身特性决定 D.跟导线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C
14、如图所示,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弯成一个闭合的圆环,接入电路中,电路与圆环的O点固定,P为与圆环良好接触的滑动头.闭合开关S,在滑动头P缓慢地由m点经n点移到q点的过程中,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将(  )
A.由小变大 B.由大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C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2 Ω,电流表内阻不计,在B、C两点间加上6 V的电压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
A.0 B.1 A C.1.5 A D.2 A
【答案】B 
16、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导体电阻时,如果两手同时分别接触两表笔的金属杆,则造成测量值(  )
A.比真实值大 B.比真实值小
C.与真实值相等 D.可能比真实值大,也可能小
【答案】B
二、计解答题。
17、图甲、乙表示输入端A、B的电势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甲        乙       丙
求:图丙中输出Y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答案】UY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输出Y是A、B的“与”逻辑关系的输出信号,因此,首先作出A、B、Y的真值表,然后再确定输出Y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A、B、Y的真值表如下:
A(UA) B(UB) Y
1 1 1
1 0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0
0 1 0
1 0 0
18、(计算题)如图是静电除尘器示意图,A接高压电源的正极,B接高压电源的负极,A、B之间有很强的电场,空气被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奔向正极A的过程中,遇到烟气的煤粉,使煤粉带负电荷,吸附到正极A上,排出的烟就成为清洁的了。已知每千克煤粉会吸附m mol电子,每昼夜能除尘n kg,试计算高压电源的电流I。(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一昼夜的时间为t)
【答案】
【解析】根据电流定义式I=,只要能够计算出一昼夜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Q,就能够求解电流I,需要注意的是,流过电源的电荷量Q跟煤粉吸附的电荷量Q′并不相等,由于电离出的气体中电子和正离子同时导电,
煤粉吸附的电荷量Q′=Q.由Q′=mnNAe,Q=It,得mnNAe=It,I=。
19、(计算题)有一电流表G,内阻Rg=10 Ω,满偏电流Ig=3 mA。
(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
(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
【答案】(1)990 Ω 1 000 Ω (2)0.05 Ω 0.05 Ω
【解析】由题意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压
Ug=IgRg=0.03 V。
(1)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达到满偏时,分压电阻R的分压UR=U-Ug=2.97 V
所以,分压电阻R== Ω=99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
RV=Rg+R=1 000 Ω。
(2)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
当达到满偏时,分流电阻R的分流IR=I-Ig=0.597 A
所以,分流电阻R=≈0.05 Ω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A=≈0.05 Ω。
20、(计算题)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与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几十层到几百层不等)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的,髓质具有很大的电阻.已知蛙有髓鞘神经,髓鞘的厚度只有2 μm左右,而它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产生的电阻却高达1.6×105 Ω.
(1)若不计髓质片层间的接触电阻,请计算髓质的电阻率.
(2)若有一圆柱体是由髓质制成的,该圆柱体的体积为32π cm3,当在其两底面上加上1 000 V的电压时,通过该圆柱体的电流为10π μA,求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
【答案】(1)8×106 Ω·m  (2)4 cm 2 cm
【解析】(1)由电阻定律得R=ρ
解得ρ==Ω·m=8×106 Ω·m.
(2)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得R=
由圆柱体体积公式得πr2h=V 由电阻定律得R=ρ
联立解得r=4 cm,h=2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