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透镜焦距为20cm
B.物体由A向B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物体在A点时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D.物体在B点时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2.如图是光源S发出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图,下列关于人在岸上观察到光源S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①上
B.光源S所成的虚像在直线②上
C.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①上
D.光源S所成的实像在直线②上
3.如图所示,纸筒底部中心开一小孔a,又在a上下等距的位置再开两个小孔b、c,蜡烛放在纸筒前,此时光屏上观察到三个像.在b、c两孔处放置两相同的三棱镜,同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只出现一个清晰的更亮的像.则b、c两小孔处三棱镜放置的方式可能是
A. B. C. D.
4.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平面镜前,我们从平面镜中看到点燃蜡烛的像,以点燃蜡烛的火焰最高点为S,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点S'是由图中的三条反射光线的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B.像点S'是虚像
C.在平面镜后面实际上是没有烛焰的
D.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5.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6.如图所示,有一长方体玻砖,在它内部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形气泡,当一束平行光垂直于玻砖向下照射时(中心位置切面如图所示),在地面MN区域内可能会看到
A.矩形亮斑
B.矩形暗斑
C.矩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
D.矩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聪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当光屏移动到80cm刻度线处时,在光屏上恰好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如果将蜡烛从图中位置移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向左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蜡烛向右移动10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蜡烛向右移动2cm,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D.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光屏移动到70cm刻度线处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8.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的水平速度沿垂直于镜面的方向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30 cm
C.铅笔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为
D.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铅笔垂直
9.图a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一丙一甲一丁
C.乙一丁→甲一丙
D.丙→甲→乙→丁
10.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刻度处,放置在处的光屏上恰好形成清晰的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的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的焦距为
B.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后,蜡烛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将会变化
C.在蜡烛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近视眼镜,向右移动蜡烛,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D.将透镜换成凸透镜且焦距,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蜡烛的像
11.将物体分别放在甲凸透镜(f甲=10cm)、乙凸透镜(f乙=5cm)前,使物距相同。通过两个透镜,在光屏上都能成像,一个缩小,一个放大。则( )
A.缩小的像是实像,放大的像是虚像
B.甲凸透镜成的是缩小的像
C.物距可能是15cm
D.物距可能是20cm
12.在竖直的墙壁上挂一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他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变小,他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变大,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可以用尺寸小些的平面镜
D.像的大小不变,若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需要的平面镜尺寸仍然不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7.5cm<f<10cm
③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④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A.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激光,该激光与水平面夹角为45°,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B点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当A点与水面相距3 m时,A与它在水中的像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若水位下降0.5 m,则光斑B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了_______m.
15.向水中叉鱼时要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是因为来自鱼的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_____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是水中鱼__________变_____的虚像。
16.太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睛朗的夏天,在树荫下看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圆形光斑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_____来解释;仔细观察光斑,发现这些圆形光斑大小不一,这些圆形光斑的大小主要与______(选填“树叶间小孔的大小”、“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或“太阳到树叶间小孔的距离”)有关.;“倒影”是正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像。
17.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斜射到空气和某种物质的界面上的情况.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是折射光线,_____是界面,界面的_____边是空气.
18.刘小红同学对自己进行了一次测量,但他忘记写单位了,请你代替她填上她测得自己的身高为1.63 ______,手指宽为15.0 ______,质量为49 ______;她戴的眼镜是-200度,则该眼镜的焦距是 ______。
19.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至适当位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则透镜焦距的范围为_____。生活中的_____(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应用了这样的成像规律。
20.一束光线射入玻璃砖与上表面夹角为 60°,则反射角为___,若使入射角角度变化,则入射角与折射角大小变化情况 ____(“相同”“不相同”)。
21.用如图放大镜在同一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时,通过大镜片看到的“物体”比通过小镜片看到的“物体”小。在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该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写与焦距的关系);且大镜片的焦距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镜片的焦距;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放大的虚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三、实验题
2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纸板ABCD能绕垂直于CD的ON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1)实验前,应将纸板___________ 放置平面镜上;移动激光笔,使入射光束绕入射点 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_____时针方向转动。
(2)如图乙所示,将纸板右半部分绕ON向后旋转任意角度,发现右半纸板上无反射光束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
(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35°,测得反射角也为35°,由此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___________
(4)在图甲中,若将纸板(连同激光笔)绕CD向后倾斜,此时反射光束能否呈现在纸板上?___________(能/不能)
(5)当把激光笔沿反射光线相反的方向射向平面镜,发现这次的反射光线和之前入射光线方向相反,这说明___________。
23.小明同学利用如下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_cm;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这样做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
(2)小明所用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若将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60cm位置处不变,把蜡烛放在刻度30cm处,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 (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
(3)实验时,旁边有同学走过,带动的风使蜡烛的火焰向左摆动,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______(填“左”或“右”)摆动;
(4)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将蜡烛向右(靠近透镜)移动5cm,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
(5)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并保持近视眼镜的位置不变,小明更换另一个凸透镜,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那么此凸透镜的焦距应______(填“大于”或“小于”)10cm;
(6)若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更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要使像重新变清晰,可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7)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8)在图乙中,小明借来物理老师的眼镜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又变清晰,说明老师戴的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9)在整理器材时,小明在凸透镜内惊奇的看到了自己正立、缩小的像,该成像原理是光的 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10)如图丙所示是小明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当u>2f时,物体移动速度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像移动的速度。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A
3.A
4.A
5.B
6.D
7.C
8.D
9.C
10.D
11.C
12.D
13.C
14.6 向右 1
15.大于 实物 高(或浅)
16.3 ×108 直线传播 树叶间小孔到地面的距离 等大 虚像
17. BO OF AE 右
18.m mm kg -0.5m
19.缩小 10.0cm20.30° 相同
21.物距小于焦距 大于 正立
22.垂直 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一次实验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不能 反射时,光路可逆
23.10 主光轴 光屏中央 照相机 右 右 变大 右 小于 左 能 远视 反射 大于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