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浮力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计算题专题培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浮力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计算题专题培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16:3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浮力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八年级下册计算题专题培优(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计算题
1.如图甲所示,圆柱体石块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g=10N/kg,ρ水=1.0×103kg/m3),求:
(1)圆柱体石块全部没入水中时受到浮力是多少?
(2)圆柱体石块的体积是多少?
(3)圆柱体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2.借浮力起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创造。如图所示为某一次起重涉及的物理原理简化示意图。有一个底面积为的圆柱形空金属容器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内放置一个厚度不计、底面积的圆柱形金属容器B(B与A不密合),容器B质量为,内装有质量为的水。
(1)求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将容器中的一定量的水往外抽到容器中,使容器对容器的压力刚好为0,此时、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比是多少?
3.如图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航空母舰,该航母的排水量大约为6万吨,在海上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15m/s,载机约为40架以上的固定翼飞机加12架直升机,总计在50架以上。(海水的密度以1.0×103kg/m3计算,g取10N/kg)
(1)求该航母满载时,总重为多少?
(2)有一飞机的质量约为2×104kg,该飞机飞离后,航母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多少?
4.底面积为100cm2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木块A重为12N,体积为2×10-3m3,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体积为250cm3的合金球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求:
(1)图甲中木块A受到浮力的大小;
(2)合金球B的密度;
(3)将合金球B从木块A上取下来,放入容器的水中,当A、B都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取下合金球B前减小了多少帕?
5.如图所示,底面积为、重2N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用原长为16cm的弹簧,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A的下表面中点与容器底部相连,向容器内加水至A刚好浸没,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长18cm,A对弹簧的拉力为。现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当A对弹簧的作用力大小再次等于时关闭阀门B。已知弹簧受力F的大小与弹簧长度的变化量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求:
(1)物体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正方体A的密度;
(3)从开始放水到关闭阀门B,水对容器底部前、后的压强之比。
6.如图实心均匀圆柱体A和重30N的薄壁圆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B的底面积为3×10-2m2,其内部盛有0.3m深的水。如图甲际示,将A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容器足够高,水未溢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了2×103Pa,容器B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增加了3×103Pa。若将A顶部的中心通过一段长10cm的细绳与均匀圆柱体C底部的中心相连,再向容器内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水,一段时间后,当A对容器底的压力刚好为零时停止注水,水面恰好与圆柱体C的上表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已知ρc=0.5×103kg/m3,底面积SA=SC=200cm2,ρ水=1.0×103kg/m3,实心圆柱体AC均不吸水,绳重、体积和形变均不计。求:
(1)未将A放入B容器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A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
(3)还未注水前(如甲图),容器对A的支持力是多少。
(4)停止注水时,容器B中的水的总质量。
7.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重为10N且足够深的薄壁柱形平底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个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实心物体M(不吸水)挂于弹簧下端,并置于柱形容器内,弹簧上端固定不动,现在向容器中缓慢注水,弹簧弹力大小与注水体积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求:(不计弹簧的质量和体积,弹簧的伸长量每变化1cm,弹力变化1N,且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变化,g取10N/kg)
(1)当物体M刚好漂浮时加入水的质量;
(2)M的重力;
(3)A点时弹簧的弹力;
(4)图乙中从A到B的加水过程中,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变化量。
8.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2.5×102米2,并装有深为0.1米的水。另有质量为3千克高为0.2米的圆柱体乙,其底面积为1×102米2.。求:
① 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p水。(_______)
②柱体乙的密度ρ乙。(_______)
③ 现将圆柱体乙放入容器甲中,并向容器甲内继续加入体积为2×103米3的水,请判断圆柱体乙在水中的状态是___________(选填“漂浮”“沉底不浸没”“沉底且浸没”),试通过计算说明理由。(________)并求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的变化量p容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p水的比值。(_______)
9.边长为的立方体物块放入圆柱形容器底部,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容器内注水(倒入水,但水未溢出),在此过程中,分别测量容器内水的深度和计算该物块对应深度下受到的浮力,由此绘制了如图乙(实线部分)所示图象。求下列问题:
(1)物块的重力和密度;
(2)换用一种密度为液体重复上述实验,当时,物块所受的浮力;
(3)当时,物块在水和上述液体中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受到的浮力之比。
10.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30cm 时,物块 A有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 1×103kg/m3)。 求∶
(1)物块A的密度;
(2)物体A 受到的浮力;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A恰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p(整个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11.如图(a)为长方体形状容器的截面图,左有两面、可以抽出,、为轻质薄挡板,将容器均匀分割成3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密闭容器甲、乙、丙。甲容器中有0.5kg水,乙容器中固定一个质量为1.7kg的金属块,丙容器中有0.5kg盐。(容器壁厚度和质量均不计,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求甲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将容器放入装有4.5L水的水槽中、如图(b)所示。求容器静止后露出水面的高度;
(3)将、抽出,容器下沉浸没在液体中(设液体混合时,液体体积总量保持不变,盐全部溶于水后液体体积保持不变),求容器最终对水槽底部的压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500N;(2)0.05m3;(3)2.8×103kg/m3
2.(1)
3.(1)6×108N;(2)20m3
4.(1)12N;(2)1.6×103kg/m3;(3)150Pa
5.(1)10N;(2)0.7×103 kg/m3;(3)
6.3(1)3000Pa;(2)60N;(3)30N;(4)9kg
7.(1)3.8kg;(2)6N;(3)4N;(4)1600Pa
8. 沉底且浸没
9.(1)8N,;(2);(3)
10.(1)0.6103kg/m3;(2)6N;(3)800Pa
11.(1)500Pa;(2)0.01m;(3)200P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