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指》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手指》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2 10:4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下《手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堂皇、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达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领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给你们出一个:“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关于手指,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写 了一篇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手指》,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师: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注释或联系上下文弄懂生字词的意思,并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引导学生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师:读了课文,不知有没有同感,觉得这篇课文很有趣?这篇有趣的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呢?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指名回答。
课件:这篇课文开门见山指出——;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师:这样的写作顺序属于什么?(总——分——总),看,采用这种写作顺序,可以使我们很容易掌握课文内容,而且结构显得清晰严谨,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和运用。
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
(一)学习第一段
让学生快速浏览一遍第一段,找出最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师:我们在阅读时,只要找到课文中心句,就能帮助我们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齐读这一句话。板书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二)合作交流,完成表格。
1.师:是呀,这句话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这五根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什么样的短处和长处呢?请同学们细读2—5自然段,找到相关语句,完成下面的表格,请看“学法指导”(屏幕出示)
A.同桌两人为一组,从2-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进行学习;
B.读一读,了解手指的特点,圈出能概括手指短处和长处的词语;
C.想一想,作者在描写手指特点时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好处。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集体反馈,完成表格。
四、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一)研读第二段,了解大拇指
1.师:看,作者把每根手指的特点都写得这样准确生动。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手指特点写出来的呢?我们先看看对大拇指的 描述吧!
2.感悟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大拇指,描述大拇指。师:在我们眼里大拇指就是一根平常的手指,瞧,又粗又短,只有一个关节。我们再看作者眼中的大拇指,谁来读一读?
重点引导:(大屏幕出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师:在作者眼中大拇指有了身体,有了头,很明显作者把大拇指当成了(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看,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寥寥几笔便使大拇指的姿态浮现在我们眼前,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看插图,大拇指,矮矮的,胖胖的,多像一个憨厚老实的大哥哥呀!多有意思! 谁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来?(生读)
同学们,恰当的使用拟人的手法,可以把事物写得生动活泼,让我们读者感到亲切有趣。在写作中我们也可以学习运用。
(2)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长处的呢?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重点引导: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A.师:这个句子中用了四个“他”字,你们注意到了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把大拇指当成了人来写,一个他字,让我们感到格外亲切有趣,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他”字贯穿全文,风趣幽默,这正是丰老先生的语言风格。大家要注意品读感悟。
B.作者通过举例,一口气写出了大拇指的多种作用来表现它最肯吃苦的性格,那么哪些词语能体现大拇指最肯吃苦?“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
师:是的,在朗读时,我们只要抓住这些词语来品读,就能体会大拇指吃苦耐劳的精神。
C.这句话使采用的是什么句式?(排比)恰当的使用排比,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精彩,瞧。它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有气势,富有感染力,给我们一种一气呵成之感。在这里,作者用排比句不但增强了语言气势,而且突出表现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谁能把大拇指最能吃苦的精神读出来?
D. 引导学生多观察。师:同学们,作者这些描写你平时注意到了吗?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可我们却没有仔细想过他们,对他们的存在我们早已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只要你们像作者一样留心生活,仔细观察,也会有所发现,有所感悟。现在你们就来试一试,大拇指的作用还有好多好多,请你们留心生活,想一想,按照老师的提示来说一说。大屏幕出示:
要吃果物了,叫他————;天要黑了,叫他————;要读书了,叫他————:要打针了,————;要夸别人了,叫他————。车要拐弯了,叫他————……
E..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拇指吗?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赞美可敬的大拇指呢?学生自由用成语或者词语表达:任劳任怨、吃苦耐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图名利……
H.大拇指让你们联想到了生活的 些人?(清洁工,农名工,服务员)是的,我们生活中有无数像大拇指一样的人,他们虽然貌不出众,语不惊人,却吃苦耐劳,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他们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和赞美。
(二)了解食指:
(1)引导学生观察食指。师;了解了大拇指,我们来看食指。看,食指长得的确不如其他三指窈窕,但他工作复杂,机敏,作者是怎样描述食指这个长处的呢?出示重点句:①拿笔的时候,全靠它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2)师:作者一口气列举出了食指的多种作用,读这句话你感受到食指什么精神?(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师:是的,正是因为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才弄得自己伤痕累累,看插图,现在身上还贴着创可贴呢!看着他,我们油然而生敬意。
(3师 :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者再次 运用了排比的句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齐读这句话,读出排比句的气势,读出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来。
(4)师:改成这样好不好?为什么?(没有用拟人手法,没有课文生动有趣,)出示:拿笔的时候,全靠食指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食指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食指接触得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食指消受的机会最多。
(5)食指让我们联想到了生活的哪 些人?(解放军战士,科学家、消防战士等)是的,有千千万万象食指一样的人,他们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为我们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了解中指:
(1)引导学生观察中指。师:我们来观察一下中指,在我们看来他处在五指中间,除了位置好些,比其他四指长些,线条美些,再无其他了,我们来看作者的描述。
出示: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师:看,作者用“相貌堂皇” 来写中指的姿态。相貌堂皇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相貌堂皇是形容人的相貌有气势的,用在中指身上,中指立刻变成了一个高大英俊,仪表堂堂的男子浮现在我们眼前。多有趣呀,这就是拟人句的妙处。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师:这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这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瞧,作者多会联想啊,把中指与食指无名指的关系比做关公与关平周仓的关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中指地位的独特和高贵。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师:养尊处优是什么意思 (养尊处优:指人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所以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中指觉得自己地位独特高贵,而高傲十足的样子,读着读着,我们眼前就出现这样一幅画面:看插图,相貌堂堂的中指,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那真是个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丰子恺语言就是这么有意思,,读了文字会很自然地产生联想,出现一幅幅画面。这是为什么呢?你们知道吗?丰子恺不仅是语言大师,也是绘画大师,所以他的语言很有画面感 。
(2)中指虽然相貌堂皇,干活却不出力,他像生活中的哪 种人?(华而不实,沽名钓誉的人),这样的人你们喜欢吗?
(四 )了解无名指和小指:
(1)引导学生观察无名指和小指,师:看,我们的无名指和小指,的确是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看插图,多像古代娇小可爱的小姐呀!
(2)作者是怎样描述他俩的长处的?出示:重点句: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师:这句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自问自答是设问特点,作者运用设问的句式,强调了绽放的兰花是美丽的,所以舞蹈演员的手指常作兰花状,而无名指和小指则是兰花指中最优美的。插入兰花指图片,让学生做一做,感受“最优美的的两瓣”
五、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1. 教师小结导入。师: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采用拟人、排比,比喻、设问多种表达方法,将五根手指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看插图,在作者眼里五指就是五个鲜活生动的人,各具不同姿态,各有不同性格的,在一起,就像五个兄弟姐妹,多形象,多有趣啊!
2. 体会道理 。那么在五根手指中那你们认为哪根手指最用呢?
准备一本书,指名学生上台配合做游戏。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想让你们做个小实验,用你们认为最有用的一根手指去拿这本书,看能不能拿起来,拿不起来找其手指帮忙,用两根、三根、四根、五根手指去拿,你会有什么发现?
(1)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交流)用丰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大屏幕出示,一起读)
人的五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对,人的五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能团结一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我们每个人也是各有优点,各有缺点,如果能团结一致,那就是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这就是丰子恺先生通过普通的手指告诉我们的道理让我们牢记它‘
3.团结是一种精神,团结是一种美德,让我们来读一读与团结有关的名言警句吧。“课件出示’
4.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5.指导仿写。师:这篇课文写得好不好?你们也写出这样的文章吗?我们手上有五指,看我们脸上有五官,我们可以《五官》为题,仿照本文来写,采用本总分总的结构,学习和运用本文的多种表达方式,还有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悟。同学们,老师希望能看到你们带有丰子恺风格的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