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
地理答案
一 选择题(共 4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D A D B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A D C B B A B
题号 21 22 23
答案 D C C
二、综合题(共 54 分)
24.(18 分)
(1)春分;(2 分) ①;(2 分) 6 小时;(2 分)
(2)乙甲丙;(2 分) 0°;(2 分) 2:3;(2 分)
(3)12:04;(2分) 测量物体与地面垂直;测量时间为当地正午等。(4 分)
25.(16 分)
(1)空间分布不均;(2 分)北部洪涝灾害频次高发,中南部和西部相对较低。(2 分)
影响因素:地形(地形雨;迎风坡降水)。(2 分)
(2)夏季(2 分); 西南风(西南季风);(2 分)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 分)
(3)气旋(热带气旋);(2 分) 如下图(2 分)
气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时间
26.(20 分)
(1)(1)受地壳运动影响,呼伦湖区域断裂下陷形成湖盆(2 分)。冰期时气温低,冰川累积量大;
冰期后气候变暖,冰川融水汇入湖盆形成湖泊(2 分)。(共 4 分)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各 2 分,共 4 分);冬季气温低,大量积雪堆积,春季气
温升高,积雪融化;(2 分)夏季降水较多,以雨水补给为主。(2 分)
(3)自东北流向西南(2 分);入湖河流不断带来盐分(矿物质);(2 分)收缩期,呼伦湖唯一与
外流区域联系的通道(新开河),其流向为流人呼伦湖,湖水无外泄通道,盐分无法排出;(2 分)
该区域降水较少,随着湖水蒸发,湖泊萎缩,盐分富集。(2 分)2021 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查
地理试题
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长:75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地球运动 6)
某月淮安的小华到国内某城市旅游。图 1 中,甲图为到达后手机软件显示的当
地日出日落时间,乙图为 3 天后当地日出日落时间。据此完成 1~3 题。
日出 日落 日出 日落
7:00 甲 21:00 7:01 乙 20:59
图 1
1.该城市可能是
A.北京 B.上海 C.拉萨 D.西安
2.在 3 天的旅游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B.淮安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广州市昼渐长夜渐短 D.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3.在该城市旅游期间,日出时,小华发现自己的影子恰好与某一街道走向一致,
该街道的走向为
A.西北—东南 B.南—北 C.东北—西南 D.东—西
图 2 为北极点上空局部俯视图,此时全球日期同为 7 月 1 日。图中直线为经
线,曲线 EQF 为晨昏线,Q 点为晨昏线纬度最高点。读图完成 4~6 题。
4.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Q 为昏线
B.Q 点纬度是 66°34′ Q
E F
C.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N
D.此时 Q 点太阳高度为一天中最小值
5.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度数为
A.0° B.90°W
C.90°E D.180° 图 2
试卷第1页 共 8 页
6.从垂直上空看,该日 Q 地杆影在一天中扫过的面积图近似为
N N N N
W E W E W E W E
S S S S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新西兰南岛一球形岩石从中间裂开,就如同一个从中间剖开的苹果被称为分裂
苹果岩(图 3),主要由石英、长石和少量黑云母等矿物组成,其在形成过程中因
缓慢降温,内部形成较大的结晶颗粒。图 4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
丁 沉积物堆积
地面
乙
甲
丙
岩浆
图 3 图 4
7.分裂苹果岩属于图 3 中
A.甲 B.乙 C.丙 D.丁
8.关于分裂苹果岩形成的地质过程,表述正确的是
A.岩浆喷出—裂隙发育—外力风化—海浪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外力风化
C.水平挤压—变质作业—裂隙发育—外力风化
D.岩浆侵入—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海浪侵蚀
图 5 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完成 9~10 题。
9.关于甲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断层 D.谷地 甲
10.形成图示甲构造的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外力作用
C.内外力共同作用 D.变质作用 图 5
试卷第2页 共 8 页
图 6 为沿 115°E 局部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 11~12 题。
图 6
11.图中甲处板块边界类型及其北侧板块分别是
A.生长边界 印度洋板块 B.消亡边界 印度洋板块
C.消亡边界 亚欧板块 D.生长边界 亚欧板块
12.若某季节③地盛行东南风时,则
A.①地温和多雨 B.②地高温多雨
C.④地草木枯黄 D.⑤地盛行东北风
图 7 为某年 1 月 5 日 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 13~14 题。
70°E 90°E 110°E 130°E
50°N
1015
1010
1020
1060
甲 40°N 1055
1050
1045
1035
1040
1030 乙
1015 30°N
丙
1020
1025
丁
1020
1015 20°N
图 7
13.图示时刻
A.风向:甲地与乙地相同 B.气压:乙地低于丙地
C.降水概率:乙地小于丙地 D.风速:甲地小于丁地
14.未来两天,丁地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下降,出现阴雨天气 B.气温升高,风力增强
C.出现暴雨、冰雹天气 D.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试卷第3页 共 8 页
北海道年平均气温 8°C,年降水量 800~1200mm。图 8 示意北海道年等降水量
线分布;图 9 为北海道城市札幌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 15~17 题。
降水量 札幌气候资料 气温
150 降水量(mm) 气温(℃) 25
20
100 15
10
5
50 0
-5
0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 9
图 8
15.北海道年等降水量线未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取决于
A.风向 B.海陆轮廓 C.洋流 D.地形
16.北海道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7.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多地震,海啸频繁 B.多海雾,能见度差
C.火山活动频繁 D.海面冰山漂浮
丹麦是世界上风力发电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北部的汉斯特霍尔姆港是欧洲第一
个碳中和渔港。图 10 为丹麦海上风电分布图,读图完成 18~19 题。
汉斯特霍尔姆港 N
图 10
试卷第4页 共 8 页
18.该国安装海上风电机组时,风机常年主要朝向
A.东北 B. 西南 C. 东南 D.西北
19.汉斯特霍尔姆港附近海域的渔场,其主要成因是
A.寒暖流交汇 B.密度流的作用 C.盛行上升流 D.潮汐的作用
我国西北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分布着多个湖泊,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湖泊
区腹地,湖泊水域面积约 1.13km 2,湖的东北部有一小岛,在夏季直径约 2m,冬
季直径 4-5m,湖东侧有湖相沉积物。图 11 为车日格勒湖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20~21 题。 102°E
图例
40°N
等高线(米) 图例
湖泊 祁 湖泊位置
沼泽 河流
连
断层
山 连 沙漠
山 山脉
图 11
20.车日格勒湖湖水的直接补给方式是
A.雨水 B.地下水 C.河流水 D.冰川融水
21.车日格勒湖
A.夏季水位低冬季水位高 B.湖水盐度低,是淡水湖
C.湖泊西侧地势较平缓 D.地质时期面积比现在大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冷暖异常的表现,这种海水温度的
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当这两种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西岸的气温和降水都
发生明显变化。读图 12、13,完成 22~23 题。
甲
图 12
图 13
试卷第5页 共 8 页
22.正确表示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上空(图 12 甲处)大气环流状况的是
A. B. C. D.
23.当厄尔尼诺发生时,图 13 中相应的方框内依次填入
①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湿润多雨 ②赤道附近东风减弱
③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平面上升,海水下沉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①②
二、综合题:共 3 题,54 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淮安(34°N)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运用简易方法以 1 米高竖杆为准,在一年中
二分二至四个日期测量当地正午日影长度并绘制成图 15。图 14 为地球公转轨道局
部图和某日光照示意图(虚线为回归线和极圈),此日后淮安昼渐长。
2
1
0
① ② ③ ④
测量长度(米)
图 15
图 14
(1)图 14 中,此日为北半球的 ▲ (节气),此节气对应图 15 中 ▲ 日期(从①
②③④中选);丁地再过_ ▲ _(时间)迎来日出。(6 分)
(2)图 14 中,甲、乙、丙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 ▲ ;此时戊
地太阳高度角为_ ▲ ;此时新的一天占全球范围之比为_ ▲ 。(6 分)
(3)淮安经度是 119°E,开展立竿测量正午竿影长度的时刻应该是北京时
间 ▲ 。为保证观测正午太阳高度的准确性,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出两项即可)
(共 6 分)
试卷第6页 共 8 页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一:南亚地区人口密集,每年都会遭遇洪涝、飓风、干旱等自然灾害。这些
自然灾害对南亚地区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图 15 为南亚自然概况图;图 16 为印度洪涝频次空间分布图。
孟加拉湾
1000 米以上
200~1000 米
200 米以下
图 16
图 15
(1)描述印度洪涝灾害空间分布特点,并指出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6 分)
(2)南亚地区洪灾多发的季节一般为 ▲ ,此季节南亚地区盛行风为 ▲ ,其形成
的主要原因是 ▲ 。(6 分)
(3)从气流运动状态来看,飓风所属的天气系统为 ▲ ;在下图中绘制此天气系统
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气压变化图。(4 分)
气压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时间
试卷第7页 共 8 页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呼伦湖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新开河是呼伦湖唯
一的天然外泄通道,河道浅平,其流向随呼伦湖的扩张和收缩发生改变。
材料二:第四纪冰期时,呼伦湖区域冰川广泛发育。距今约 1 万年前,气候逐
渐转暖,呼伦湖形成。近 100 年来,湖水发生了两次扩张和收缩。
材料三:图 17 为呼伦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 18 为呼伦贝尔气候资料图。
图 18
图 17
(1)根据相关材料推测呼伦湖的形成过程。(4 分)
(2)推测海拉尔河汛期主要补给方式,并分析其原因。(8 分)
(3)推测呼伦湖收缩期新开河的流向,并分析收缩期湖水盐度较高的原因。(8 分)
试卷第8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