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活动探究课
【学习内容】
教材:任务二 诗歌朗诵
丛书:《再别康桥》《致橡树》
【学习目标】
1.能注意重音、停连、节奏以及朗诵的语气、语调、语速。
2.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读出感情和韵律。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青春有“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好,也有“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困惑,青春中你想借诗歌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在青春诗会中一起“为你读诗”。
二、前置活动:朗诵会准备
1.初读《再别康桥》《致橡树》两首诗歌,分组选择一首作为朗诵篇目并写出推荐理由。
我要朗诵的诗歌
选择朗诵这首诗歌的原因(可以从诗歌主题、意象、表达的情感或意境等角度谈) 理由一: 理由二:
2.第二单元学习任务二:老师现场播放四首音乐,同时向学生展示文字介绍,各小组聆听音乐后进行讨论,完成任务。
3.选定配乐后各组讨论,标出《再别康桥》《致橡树》两首诗歌的重音、停连、节奏等,注明语气、语调、语速,然后配乐进行朗诵练习。
4.确定朗诵流程,每组推选一名评委打分(不为本组打分),要求评委在打分过程中写出提升意见。
三、学习环节
活动一:确定朗诵标准
1.分小组讨论,制定本组所认可的朗诵评分表。
2.各小组展示评分表,全班同学讨论后最终确定朗诵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标准 分值 得分 提升意见
声音 声音洪亮,咬字清晰,富有感情,能随情感变化而变化 15分
技巧 重音、停连、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把握准确 25分
感情 能抓住朗诵诗歌的情感基调,深情投入 25分
形式 朗诵形式多样,可独诵、合诵等,有配乐或视频可酌情加分 20分
台风 仪态大方,动作自然 15分
活动二:小组朗诵比赛
1.各小组依次上台表演诗歌朗诵,评委根据小组表现打分。
2.每一小组朗诵结束后,请其他小组同学以及评委代表对该组的朗诵表演进行点评。
3.评比结束后,根据评分表打分情况选出“最佳朗诵小组”和“最佳朗诵者”,这些同学将成为青春诗会的特邀朗诵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