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5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运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填空题。
1.测量时间可以用 计时器 来计时。
2.小球运动相同的距离,所花的时间越少,运动越 快 ;所花的时间越多,运动越 慢 。(填“快”或“慢”)
计时器
快
慢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进行100米跑步比赛时,怎样判断谁跑得快?( C )
A.看谁的脚步快
B.看谁用的时间多
C.看谁先通过终点
2.测量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时间是( A )。
A.测量小球从轨道起点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
B.测量小球从开始运动到停下所需要的时间
C.测量小球从起点运动到轨道中间所需要的时间
C
A
3.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两条轨道只要长度一样就可以,材料可以不同
B.两条轨道的坡度需保持相同
C.记录时间时要多测量几次
A
4.在学校运动会的100米短跑比赛中,小明用时23秒,小青用时19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小明比小青跑得快
B.小青比小明跑得快
C.无法判断谁跑得快
B
5.关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多的物体运动得越快
B.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越少的物体运动得越慢
C.在相同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少的物体运动得快,所用的时间多的物体运动得慢
6.兔子、大象、熊奔跑150米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0秒、13秒、15秒,那么跑得最慢的是( C )。
A.兔子 B.大象 C.熊
C
C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从同一地出发,走路去学校,小明用时15分钟,小红用时10分钟,说明小红比小明快。 ( √ )
2.不同的小球,质量越大,在同一轨道上运动得越快。 ( √ )
3.物体运动的快慢只与运动的时间有关。 ( )
4.在比较小球运动快慢的实验中,要注意分工与合作。 ( √ )
5.轨道斜面越高,物体运动越快。 ( √ )
√
√
√
√
四、简答题。
体育课上,三(1)班进行了400米跑步测试。部分同学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请你帮老师分析谁跑得最快,为什么。
姓名 小强 小红 小花 小刚
所用时间 2分23秒 2分32秒 2分13秒 3分01秒
小花的速度最快。因为他们都是跑400米,距离相同,小花用时最少,所以她的速度是最快的。(共8张PPT)
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一、填空题。
1.运动的物体会有 不同 的路线(填“不同”或“相同”)。
2.以运动轨迹为标准,物体的运动方式可分为 直线运动 和 曲线运动 。
3.垂直降落的电梯是 直线 运动;过山车通过弧形轨道时是 曲线 运动。
不同
直线运动
曲线
运动
直线
曲
线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选项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A )。
A.在笔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过山车
C.天空中飞行的小鸟
2.在桌面上运动的红球,冲出桌面后,从运动路线来看,它的运动路线是( B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不能确定
A
B
3.下列选项中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A )。
A.投掷的铅球
B.掉落的苹果
C.垂直降落的电梯
4.在“探究蓝色球撞击红色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在桌面上很难用蓝色球撞击到红色球
B.在直线轨道上运动的蓝色球,很难撞击到静止的红色球
C.在曲线轨道上运动的蓝色球,很难撞击到静止的红色球
A
A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我们每天上学走的路线只有直线运动。 ( √ )
2.体育课上,在操场上跑一圈,都是曲线运动。 ( √ )
3.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 ( )
4.在探究“小球运动形式”的实验中,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不需要与组员合作。 ( √ )
√
四、连线题。
把下列运动物体与其对应的运动形式连接起来。
五、简答题。
1.请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示例:直线运动有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无风时下落的雨滴;曲线运动有过山车、摩天轮。(答案不唯一)
2.我们怎么判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物体运动路径是直线的,就是直线运动;物体运动路径是曲线的,就是曲线运动。(共9张PPT)
8 测试“过山车”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利用自制的“过山车”和小球,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填空题。
1.比较小球在不同轨道上的运动速度,需要测量 运动距离 和 运动时间 。
2.确定和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条件: 中心点 、 方位 和 距离 。
3.在实验中,为了使数据更精确,实验时至少测量 3 次。
运动距离
运
动时间
中心点
方位
距离
3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要想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先要测量出物体( C )。
A.运动的距离 B.运动的时间 C.运动的距离和时间
2.关于我们制作的“过山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在建造“过山车”前,应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
B.设计图一旦完成,就要严格按照设计图来制作,一点儿也不能修改
C.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进行修改
3.下列方式能让“过山车”运动得更快的是增加( C )距离。
A.直线轨道 B.曲线轨道 C.向下螺旋轨道
C
B
C
4.“过山车”运动的快慢与( C )无关。
A.运动的时间 B.运动的距离 C.终点的位置
5.下列对方位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西 B.东 C.东西
6.如果要知道小球的具体方向,我们可以借助( A )。
A.方向盘 B.风向标 C.对比图
C
C
A
7.下列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路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小球从高处滚落,先后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小球从高处滑落,先后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小球从高处滚落,只经历了曲线运动
A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过山车”运动时,我们无法描述它的位置。 ( √ )
2.要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可以借助秒表、软尺和细绳等工具。 ( )
3.“过山车”只有一种搭法,所以小球的滚动速度不会改变。 ( √ )
√
6.“过山车”做好后,我们可以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 ( √ )
√
4.“过山车”在直线运动中比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快。 ( √ )
5.我们可以通过改进“过山车”来让小球运动得更快。 ( √ )
√
√
四、简答题。
1.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样改进“过山车”?
(1)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的高度;(2)用更加光滑的轨道;
(3)减少运动路线为曲线运动的部分,增加直线运动的部分。
2.“过山车”运动时,我们怎么描述它的位置?
我们在描述位置的时候,以起点为中心,再借助方向盘确定方向、软尺测量距离,就可以描述位置了。示例:“过山车”在起点正南方向,距离起点120厘米处。(共9张PPT)
6 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可以用比较运动距离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运动距离长,运动快;运动距离短,运动慢。
利用常见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速度的大小。
一、填空题。
1.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 距离 有关。
2.利用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距离,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 速度 的大小。
3.小车和卡车同时出发,它们行驶了30分钟。这时,小车行驶了40千米,卡车行驶了25千米,则运动较快的是 小车 。
距离
速度
小车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一次跑步比赛中,要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员的快慢主要看( A )。
A.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跑过的距离长短
B.运动员跑的步伐快慢
C.运动员脚的大小
A
2.关于比较两位同学运动快慢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只要统一了行走的时间,出发的时间和地点不同也能比较
B.在测量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秒表
C.行走的时间相同,谁走的距离短表示谁运动快
3.要比较物体速度的大小,通常要利用物体( C )。
A.运动的时间
B.运动的距离
C.运动的时间和距离
C
C
4.如果两位同学沿着直线走,但出发的地点和时间都不相同,要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比较精准的方法是( A )。
A.统一走40秒,测量他们走的距离
B.统一走40步,测量他们走的时间
C.统一数40个数,测量他们走的距离
A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运动时间相同,速度慢的物体比速度快的物体运动距离短。 ( √ )
2.运动时间相同,运动距离长的物体速度慢。 ( )
3.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进行排序时,可以按照物体1小时内通过的距离多少来排列。 ( √ )
4.我们讨论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时,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 √ )
√
√
√
四、简答题。
体育课上,三(1)班做“追及跑”游戏。小红和小刚一前一后站在同一跑道上,听口令起跑和停止,其余同学测量和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间隔 小红 小刚
2分钟 300米 333米
5分钟 523米 520米
在2分钟内小刚的速度快,在5分钟内小红的速度快。在2分钟内,小刚跑了333米,多于小红跑的300米,故小刚快;在5分钟内,小红跑了523米,多于小刚跑的520米,故小红快。
小红和小刚相比,在2分钟内谁的速度快?在5分钟内谁的速度快?(共8张PPT)
2 各种各样的运动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一、填空题。
1.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有 转动 、 振动 、 滚动 、 摆动 。
2.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且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发生变化的过程叫作 平移 。
3.钟表的指针运动方式叫作 转动 。
转动
振动
滚动
摆动
平移
转动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荡秋千的运动形式是( B )。
A.滚动 B.摆动 C.转动
2.下列选项中,运动形式一样的是( A )。
A.钟表的指针和运动的指尖陀螺
B.拉抽屉和滚动的足球
C.前进的汽车轮子和跳动的弹力球
B
A
3.如图,旋转的木马主要有哪些运动的形式?( A )
A.跳动和转动
B.滑动和滚动
C.平移和摆动
4.下列物体运动路线正确的是( B )。
A.汽车轮子 B.弹力球 C.指尖陀螺
A
B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 )
2.为了更好地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我们可以在物体上贴一个圆点。 ( √ )
3.无论在物体哪个位置贴上圆点,圆点的运动形式都是一样的。 ( )
4.一个物体在接近其平衡状态做往返运动,并最后停在“零点”的运动叫振动。如弹拨钢尺、水珠落入水面等现象。 ( √ )
√
√
√
四、连线题。
把下列运动物体与对应的运动形式连接起来。
五、简答题。
1.为什么我们在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的时候,在物体上贴一个圆点?
在物体的不同位置上贴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运动。
2.每种物体只有一种运动形式吗?请举例说明。
不是。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车轮是滚动,其他部分是平移。(共9张PPT)
1 运动和位置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知道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
一、填空题。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 运动 的,没有绝对 静止 的物体。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的 位置 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 参照物 。
3.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 运动 。
运动
静止
位
置
参照物
运动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那么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是( B )的。
A.静止 B.运动 C.静止或运动
2.描述物体的位置时,用( C )来描述最准确。
A.方向 B.距离 C.方向和距离
B
C
3.小明从教室的前门走到了教室后门,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
A.小明相对于教室前门,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
B.小明在动,所以他是运动的
C.无法判断小明是否运动
4.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面2400千米处,这句话中( B )是参照物。
A.乌鲁木齐 B.北京 C.2400千米
A
B
5.白天,我们看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是( A )。
A.东升西落 B.西升东落 C.固定不变
A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同。 ( √ )
2.在地图中的方位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 √ )
3.一般情况下,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静止的物体。 ( √ )
4.物体有“运动”“静止”“飞行”三种状态。 ( )
√
√
√
四、简答题。
1.如图,请以小明家为参照物,分别描述学校、幼儿园、公园的位置。(例:医院在小明家东北方向100米处)
学校在小明家北方向150米处;
幼儿园在小明家东南方向150米处;
公园在小明家西方向50米处。
2.我们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那么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未发生变化,那么物体是静止的。(共9张PPT)
7 我们的“过山车”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能合理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一座“过山车”。
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按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完成指定的任务。
一、填空题。
1.制作“过山车”的三大板块是 设计 、 制作 、 评价 。
2.设计“过山车”轨道要有 直线 轨道和 曲线 轨道。
3.我们可以用 积木 、 铁架台 、 卡纸 等材料设计制作“过山车”。
4.搭建轨道的长度可以用 软尺 和 细绳 来测量。
设计
制作
评价
直线
曲线
积木
铁架台
卡纸
软尺
细绳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关于设计制作“过山车”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
B.轨道的坡度没必要有变化
C.只要在纸上设计好就行,不需要制作出来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制作的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B.要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我们的“过山车”
C.搭建“过山车”要从高到低拼搭
A
C
3.在下列测量轨道长度的方法中,测量最准确的一项是( B )。
A.先用软尺量,再用细绳量软尺
B.软尺的零刻度线放在轨道起点处,沿着轨道展开软尺,直到轨道终点,对准刻度线读物
C.用软尺或细绳量轨道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
4.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方式是( A )。
A.滚动 B.移动 C.滑动
B
A
5.在我们制作“过山车”的时候,坡度大小对小球运动快慢的影响是( A )。
A.坡度越大,小球运动越快
B.坡度越小,小球运动越快
C.坡度对小球的运动快慢没有影响
A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过山车”经过斜坡时,速度会有变化。 ( √ )
2.在课堂上,“过山车”轨道设计图越复杂越好。 ( )
3.“过山车”轨道要有适宜的坡度,这样能给小球提供足够动力。 ( √ )
4.制作“过山车”的材料有很多,比如铁架台、积木等。 ( √ )
5.“过山车”搭建好后,需利用小球进行测试和调整。 ( √ )
√
√
√
√
四、实验探究。
如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过山车”。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图中( A )是曲线轨道。
A.A B.B
C.A和B
A
2.设计图中有( A )弯道。
A.3个 B.1个
C.2个
3.设计图中( B )斜面。
A.无 B.有
A
B(共8张PPT)
4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有静止、滑动和滚动三种情况。
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有 (填“没有”或“有”)
关系。
2.物体在斜面上有 静止 、 滚动 、 滑动 等情况。
3.物体在斜面上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的运动叫 滚动 ;物体在斜面上像我们滑滑梯那样的运动叫 滑动 。
有
静止
滚动
滑动
滚动
滑动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小钢珠放在斜面上,小钢珠会( B )。
A.静止 B.滚动 C.滑动
2.汽车从斜坡上向下行驶,车轮的运动状态是( A )。
A.滚动 B.滑动 C.滑动和滚动都有
3.当我们骑行的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采取紧急刹车后,车轮在地面上的运动状态是( B )。
A.滚动 B.滑动 C.静止
B
A
B
4.分别将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和小球放在同一高度斜面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的运动情况分别是静止不动、滑动、滚动,这说明( B )。
A.斜面的高度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B.物体的形状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C.斜面的光滑程度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B
5.如图,增大斜面的坡度,小球的运动( A )。
A.会变快 B.会从运动变静止 C.不会发生变化
A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相同。 ( √ )
2.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静止不动、滑动、滚动。 ( √ )
3.在做斜面时,可以用一块长木板作坡面,小木块叠加作支架。 ( )
4.在做斜面时,长木板与小木块的接触点决定了斜面的稳定性。 ( √ )
√
√
√
四、简答题。
1.你认为小球和小立方体木块在坡度较小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一样。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滚动,小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会滑动或静止。
2.如果将斜面的一端逐渐垫高,小立方体木块和小六棱柱的运动情况会改变吗?
会改变。改变斜面的坡度会改变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