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专题二 图象专题(初高衔接、高阶思维)
中考重难题型期末第一轮复习
【专题分析】《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链接:“在物理学习中,会用简单的物理图象描述数据,根据图象特点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能用表格、图象等多种方式展示实验数据”“会用简单的图象或表格描述信息,能通过信息比较或图象分析发现其中的特点”“应遵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兼顾初高中衔接”.
广东中考真题命题分析:物理图象是搭建在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的一座桥梁,对实现初高中恰当高效的教学衔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的广东中考试题对图象的考查频率较高(如下表).
年份 题号 题目类型 考点
2021年 第5题(高阶思维) 力学 密度的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
第14题(高阶思维) 力学 路程—时间图象;有用功和额外功
第15(3)题(高阶思维) 光学 凸透镜原理作图题
第18题(初高衔接) 电学 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第19题(高阶思维) 电学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第23(3)题(高阶思维) 力学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2020年 第9题(高阶思维) 热学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第15(3)题(高阶思维) 力学 浮力F浮随时间t变化的大致图象
第18题(高阶思维) 热学 实验:探究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第19题(高阶思维) 力学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
第20题(高阶思维) 电学 电功与电能的计算
第22题(高阶思维) 电学 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第23题(高阶思维) 电学 欧姆定律的应用
年份 题号 题目类型 考点
2021年的考题注重引导考生多维解读图象,着重体现初高中衔接,既吻合《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应遵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兼顾初高中衔接”,又可以全面检验初中阶段对《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课程理念的落实情况.
初中物理对图象的考查方向从落实三维目标转变为发展学科素养,通过物理思维方法类问题呈现,不仅要求考生能读懂图象,更要求考生能深层次理解图象,考查学生的高阶思维.
复习时要求学生从会识图、会用图和会作图三个层次掌握物理图象.
一、会识图(识别图象)
会识图.认识图象,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在读图中引导初高衔接.要求认识坐标轴的意义(包括其正、负号的意义),这是认识图象的开始,是区别图象性质的关键.
A.2∶1 B.1∶2
C.3∶1 D.1∶3
1.(高阶思维)(2021广东)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图象如图所示,甲、乙密度之比为( )
C
2.(2022扬州模拟)能正确表示铁块和木块的质量、体积、密度关系的图象是( )
C
3.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C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4.(2021秋右玉县校级期末)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A.b、c、a B.a、c、b C.a、b、c D.c、b、a
5.(2022茂名一模)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a、b、c三种液体分别装在三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乙是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
6.(2021春南京期中)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描绘了四幅图象.其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
,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 .
B
D
二、会用图(运用图象)
会用图.能用图象分析实验,用图象描述复杂的物理过程,用图象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理解图线所围“面积”的意义.
A.该物质在15~20 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B.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该物质熔点为80 ℃,熔化过程持续了大约15 min
D.除图甲中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和停表
7.(2021武汉)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0~35 min内对物质加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8.(2022绍兴模拟)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中途发现水量少了些,于是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碗水,并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A.1∶3 B.1∶2
C.3∶2 D.3∶1
9.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 )
A
A.体积为20 cm3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 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1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D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该物质凝固点低于45 ℃
B.在BC段,该物质没有吸热所以温度不变
C.在t=2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D.EF段物质吸收了热量
12.(2022天心区开学)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13.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
有熔点
晶体
14.如图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线所示,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 ℃,该地的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若其他条件不变,仅 ,温度—时间图象应是b;仅 ,温度—时间图象应是c;仅
,温度—时间图象应是d.
给烧杯加一个较严实的盖子
提高水的初温
减少水的质量
小于
99
三、会作图(绘制图象)
会作图.依据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规律作出图象是解答图象问题或利用图象求解物理问题的关键.
15.如图甲所示是甲物质的密度—体积图象,如图乙所示是乙物质的密度—质量图象,请你在图丙中画出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体积图象.
答案图
如图所示:
16.根据图甲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乙中作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音调和音色都不变的声音波形图.
答案图
如图所示:
17.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2∶1,图中已经画出了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请在图中画出乙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
答案图
如图所示:
1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 ℃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 min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答案图
如图所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