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5.3 密度知识的应用(第二课时)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
课堂达标
易错辨析
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学习目标
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 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100 mL这种牛奶,测得它的质量为102.2 g,则这种牛奶掺水含量在哪个范围?
牛奶中掺水含量 0% 10% 20% 30% 40% 50%
奶密度/(g· cm-3) 1.030 1.027 1.024 1.021 1.018 1.015
牛奶中掺水含量 60% 70% 80% 90% 100%
奶密度/(g· cm-3) 1.012 1.009 1.006 1.003 1.000
答:掺水含量在20%~30%这个范围.
判断物体是否为空心的方法:
(1)比较物体的体积V物与实心部分体积V实的关系,
①若V物>V实,则物体为 ;
②若V物=V实,则物体为 .
实心
判断物体的空、实心问题
空心
(2)比较假设为实心物体的质量m物与物体的实际质量m实的关系,①若m物<m实,则物体为 ;
②若m物=m实,则物体为 .
(3)假设物体为实心,计算其密度ρ物,与物质的密度ρ实做比较,①若ρ物<ρ实,则物体为 ;
②若ρ物=ρ实,则物体为 .
实心
空心
实心
空心
【例】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 g、60 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8 g/cm3
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5 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8 g/cm3
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5 g/cm3
A
【举一反三】
1.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立方体,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
C
2.三个体积、质量都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其中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无法判断
A
3.有一款手机的长、宽、高分别为100 mm、48 mm、20 mm,质量为144 g.
(1)这款手机的平均密度是 g/cm3.
(2)如果用某种塑料做一款是实物体积1 000倍的“广告手机”,其质量是96 kg(已知该种塑料密度为1.2×103 kg/m3),这个“广告手机”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1.5
这款手机的体积:V=10 cm×4.8 cm×2 cm=96 cm3,
V塑料=1 000×96 cm3=96 000 cm3=9.6×10-2 m3,
实心塑料模型的质量:
m'=ρ塑料V塑料=1.2×103 kg/m3×9.6×10-2m3=115.2 kg>96 kg,
所以这个“广告手机”是空心的.
【归纳总结】
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的方法:(1)比较密度;(2)比较质量;(3)比较体积.常见的题型有“若物体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所以一般情况下,选用方法(3)较为便捷.
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来 .
2.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用量筒(排水法)测出物体的体积V,依据公式 求出物质的密度,再查密度表.
鉴别物质
【举一反三】
4.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
D
5.密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小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应该采用硬度大、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空气的密度变小
C.1 kg水与1 kg冰的密度相等
D.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相同,它们一定是同种液体
A
6.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李红想测出项坠密度.制订如下实验计划:①把托盘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②将项坠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③将项坠放在左盘中,往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读出质量;④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液面示数;⑤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项坠的密度.测量项坠密度的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
A
【归纳总结】
要鉴别某一物体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合理的方法是测量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的密度,通过查密度表进行判断.
【基础概念易错辨析】
1.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所以可以利用密度准确鉴别物质的种类.( )
2.篮球在充气过程中,体积无明显变化,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
√
A.当水从0 ℃上升到4 ℃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
B.在0 ℃时,冰的密度比水大
C.在0 ℃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小
D.小明和小聪的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
【重难易错】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易错分析:不能根据图象或图表得出物质的变化规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