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习题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习题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23:4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
课堂达标
易错辨析
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学习目标
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方法. 1.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能准确表述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降噪方法.
3.知道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4.知道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答: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
小噪声的影响.
1.我们都知道,噪声对我们的身体有害.生活中,当你正在受到噪声的干扰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去减小干扰?
答: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清洗眼镜;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进行B超检查.
2.声音是一把双刃剑,你知道如图“清洗眼镜”和“B超检查”分别是如何利用声音的吗?
我国北京天坛的“回音壁”和“三音石”都利用了
   原理.
声音与音乐、建筑
 声的反射 
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
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
C.站在圜丘上说话时,声音传播得
更快
D.反射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
【例1】(核心教材母题)如图所示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D
【举一反三】
1.电影院的墙壁上有许多形状不同的凸起和凹陷,其目的是
( )
A.增强响度 B.防止声音震坏墙壁
C.减弱回声 D.增大声音的频率
C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   .
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
   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17 
 反射 
【归纳总结】
1.生活中很多建筑都运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能加强原声.
2.面积较大的房间容易产生回声,影响视听效果,可以通过减弱声音的反射来处理.
听不见的声音及其利用
振动频率   的声音叫做超声,超声波作为信息载体,已应用于研究  、  、
   等.振动频率   的声音叫做次声,次声的应用也已渗透到   、   、   和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
 环保 
 经济 
 军事 
 低于20 Hz 
 通信 
水下定位 
物质结构及性质 
 高于20 000 Hz 
【例2】现代社会里,养狗成为一种“时尚”,但遛狗伤人事故也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什么也没听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小
B.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C.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人什么也没听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3.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非常大,当海豚发出了80 000 Hz的声波时,此声波属于   声波,这种声波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如图所示,海豚会利用回声寻找沙丁鱼群,假如经 1 s 后海豚听到回声,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则此时海豚与沙丁鱼群的距离为   m.
 750 
 不能 
【举一反三】
 超 
4.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
B.铁路工人敲击铁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C.蝙蝠利用回声定位
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
D
5.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C
【归纳总结】
1.超声是指高于20 000 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 Hz的声音.人耳无法听到超声和次声.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 000 Hz,狗的听觉范围是15~50 000 Hz.
2.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噪声危害很大,目前主要在   、   和
   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减小噪声.
 隔声 
 吸声 
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消声 
A.这个监测设备可以减弱噪声
B.此时显示周围环境的噪声是69.0 dB
C.路边的树可以减弱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D.禁鸣喇叭是减少噪声影响居民生活的有效措施
【例3】如图是某公园门口设置的噪声监测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6.城市快速路和高速路穿越人口密集的地区会竖起隔音墙(如图甲所示),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如图乙所示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在   减弱噪声.
 声源处 
【举一反三】
 传播过程中 
7.近几年广场舞成了大妈和大叔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他们常常用音箱来放伴奏乐.但巨大的声响让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这属于   ,这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   大,影响附近居民学习和休息,附近的居民常关紧门窗是采用   的方法减弱噪声.
 阻断噪声传播 
 响度 
 噪声 
【归纳总结】
1.噪声监测设备监测的是噪声的响度,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噪声监测设备没有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2.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基础概念易错辨析】
1.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
2.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
3.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4.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的.( )
5.蒙上眼睛也能判定声音传来的方位,利用了双耳效应.( )





易错分析:不能很好地理解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重难易错1】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下列控制噪声的方式与此相同的是( )
A.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车间里工人戴上防声耳罩
D.考场外工作人员低声细语
D
【重难易错2】在房间里讲话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房间里不能产生回声
B.墙壁反射的回声从门口跑掉了
C.回声太小,人耳不容易听到
D.房间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
易错分析:不清楚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小时间是0.1 s,区分开原声和回声的最短距离是17 m.
D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