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习题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习题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11 23:4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学习目标
课前预习
课堂达标
易错辨析
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学习目标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1.能根据生活经验估测时间和长度.
2.量筒的使用方法.
3.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1.如何用刻度尺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答:我们可以准备100张纸或者200张纸,这样厚度就很明显了,测量出多张纸的厚度,再进行计算就能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了.假如我们测量了100张纸的厚度为0.5厘米,通过用0.5除以100就可以得到一张纸的厚度为0.005厘米.
2.怎样从地图上估算出北京到深圳的高铁铁路线的长度?
答:找一段棉线与地图上的铁路线逐段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长度,乘以比例尺就是铁路线的长度.
3.怎样测出一分钟内你脉搏跳动的次数?
答:触摸到动脉的搏动明显处,根据秒表的指示来测量脉搏次数,可以选择数15秒左右的脉搏次数,乘以4就是1分钟的脉搏跳动次数,也可以直接数1分钟的脉搏跳动次数.
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要测量铜丝的直径或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量的长度很小时),可以采用   .
(2)要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可以采用   .
(3)要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可以采用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
 以直代曲法 
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累积法 
【例1】(核心教材母题)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测量1纸张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出1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出5张相同纸的厚度,再除以5 
D.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相同纸的厚度,再除以100
D
【举一反三】
1.李阳同学为测量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在一支铅笔上紧密地单层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   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约为   mm.(结果保留1位小数)
 0.6 
 2.38(2.36~2.38均可) 
0.1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2.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   ;
错误的步骤是   ,应改正为  _
 .
(2)改正之后,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
 DBEC(或“DEBC”) 
  用细铜丝的绕圈总长度L2除以
细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 
 A 


3.(1)小明采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   cm.
(2)如图乙所示,读出直尺上的示数即为圆锥体的   ,为   cm.
 6.0 
 高 
 1.80 

【归纳总结】
  长度测量中常常遇到一些不易直接测量的问题,这时可能需要用到“累积”“化曲为直”“平移”“化暗为明”等特殊方法和技巧.这些特殊方法归根结底都属于物理研究法中的“转换法”.
(2)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化曲为直法):用细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细线上标记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再把细线拉直测量,即为曲线的长度.
(3)辅助工具法: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或几何形状不规则时,采用平移的方法利用辅助工具来测量;该方法适用于测量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等.
1.体积(V)的单位:
(1)1 m3=   dm3=   cm3;
(2)1升(L)=1 dm3; (3)1毫升(mL)=1 cm3.
量筒的使用方法
2.量筒和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工具.
如图,量筒的刻度线分布   ,量杯
的刻度线分布   .
 不均匀 
 均匀 
 106 
 103 
3.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1)使用前先观察   和   .
(2)量液体时,量筒或量杯要放在   桌面上.
(3)读数时视线与液面的下凹面或上凸面保持   .
 相平 
 水平 
 分度值 
 量程 
【例2】(核心教材母题)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所示的虚线   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   mL.
 60 
 b 
A B C D
【举一反三】
4.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B
第5题图
5.如图所示的量筒是以   为单位的,分度值是  ;
测量时如果按图中那样俯视读数,则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正确读数为   mL.
 26 
 偏大 
 2 mL
 mL 
第6题图
6.将一个小石块缓缓浸没在装有30 mL水的量筒中,水面所对的刻度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14 
【归纳总结】
关于量筒(量杯)的使用:
(1)弄清所用量筒(量杯)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适合实验所用的量筒(量杯).
(2)测量时将量筒(量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量杯)中.
(3)读数时,视线要跟液面相平.若液面是凹形的(例如水),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相平;若液面是凸形的(例如水银),读数时视线要与凸液面的顶部相平(可记为凸顶凹底).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数值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数值偏大.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估测长度:
估测长度的方法很多,可以用目测,还可以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身边的某物品作为“尺”去测量,在我们身体上,有许多的“尺”与“表”,如: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小拇指宽约为1 cm,手掌的宽大约为 1 dm,成年人的腿长大约为1 m,人的脉搏跳动1次的时间大约为1 s.
长度和时间的粗略估测
【例3】了解自己身上某些部位的尺寸,会给我们估测长度带来许多方便.请根据你的经验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
(1)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为1   .
(2)右臂向右平举时从右手中指指尖到左臂间的距离约为
1   .
(3)拳头的宽度约为1   .
 dm 
 m 
 m 
(4)食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1   .
(5)小宇测出自己平时的脉搏为每分钟跳动70次,某段时间内小宇测出自己的脉搏共跳动210次,则这段时间大约是
   min.
 3 
 cm 
7.世界上有很多古老文明会利用人的身体丈量世界.如用人的手臂长度、脚的长度等定义长度单位.我国古代曾将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称为“一拃”,如图所示.则“一拃”的长度大约是( )
A.20 mm  B.20 cm  C.20 m  D.20 km
【举一反三】
B
【归纳总结】
当人们对测量结果的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
【基础概念易错辨析】
1.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若俯视读数,则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的真实体积要大.( )
2.测量地图上铁路线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与曲线重合来测量.( )
3.测乒乓球的直径时,可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 )



【重难易错】 下列动作最接近1 s的是( )
A.人打一次哈欠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眼睛迅速眨一次  D.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易错分析:此题的易错点在于对生活中常见情境所经历的时间没有大致的了解.
D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