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13.1 从闪电谈起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基础训练
能力提升
核心素养提升
摩擦起电
1.如图所示,将塑料绳一段扎紧,把绳子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这是 现象;在加油站经常看到“严禁用塑料桶运汽油”,这是因为桶内汽油会不断与桶壁摩擦,使塑料桶带了 ,造成火灾隐患.
电荷
摩擦起电
2.下列关于生活中的静电,利用静电技术的有 .
(选填字母)
A.静电除尘
B.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制成
C.静电复印
D.雷雨天不能在高大树木下避雨
E.静电喷涂
ACE
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 的结果.
排斥
同种
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轻质小球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D
5.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分别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球带正电荷,则B球
带正电荷,C球 带负电荷(均选填“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可能
一定
6.小容将一只气球在自己头发上摩擦,使头发与气球里的
(选填“电子”“质子”或“中子”)发生转移,头发与气球带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如果她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分别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让两只气球相互靠近,两只气球会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排斥
异种
电子
验电器
7.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可以( )
A.接触验电器看金属箔是否张开
B.它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
C.和已知带电体相斥
D.以上三种方法均可
D
8.有两个相同的验电器甲和乙,使甲带正电,然后用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甲、乙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如图所示,则( )
A.甲金属箔张角增大,质子从乙转移到甲
B.甲金属箔张角减小,电子从乙转移到甲
C.甲金属箔张角不变化,无电子转移
D.无法判断
D
9.有6个用丝线悬挂着的轻质小球,将其中几对小球靠在一起,最终情况如图所示.已知A球带正电,请判断其他五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1)一定带正电的是 ;
(2)一定带负电的是 ;
(3)一定不带电的是 ;
(4)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的是 .
F
D、E
C
A、B
10.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 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 _
.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 如图乙所示,则此带电小球带 电.
负
相排斥
同种电荷
失去
正
11.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一根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瞬间( )
A.有原子从A向B移动
B.有电子从A向B移动
C.有电子从B向A移动
D.有原子核从B向A移动
C
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2.(科学探究)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 于是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的,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称之为 (选填“类比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细线上的小球应使用
(选填“小钢球”或“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电荷间距离越小
塑料泡沫小球
转换法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Q时,情境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从下面选择).
A.一定带正电
B.一定带负电
C.不带电
D.可能带负电
D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