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1 18:26:54

文档简介

2022-2023
6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一至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乡愁,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
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首。《乡愁》的美令人瞩目,特别是音乐美。《乡愁》
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上,其中“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头”
的四次重复,四节中同一位置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叠词的运用,使得全诗
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
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乡愁》,犹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
深情而美的恋歌。
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探索了通过
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这是古典诗歌没有摸索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
他们真正为新诗的音乐性,甚至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
(摘编自《新诗鉴赏词典》)
材料二:
诗歌的音乐性一向是业界争论的热点问题。
关于诗歌的音乐性,文学评论家谢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包括新诗在内的所有诗
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诗歌要有音乐性,没有了音乐性,就与其他的文体没有区别了。而中国
新诗缺少的恰恰是音乐性。现在的很多诗人不懂旧体诗,甚至认为旧体诗好写,这是因为他们
不知道诗歌内在的一些规律,不知道怎么用词,不知道声韵上怎么表达才动听。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说,现代诗没有必要像古诗那样讲究平仄、中间对偶,但讲究语言的
和谐还是必要的。李山所强调的向古诗学习,并不是要我们回到传统,而是倡导现代的散体诗
如何在借鉴古代汉语有声调这一特点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现代品位、又能充分体现汉语魅力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23017A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A项“使之超越了古典诗歌”于文无据。B项,“西川则认为讲究格律会使诗人失去创造力”错,根据原文
“西川提出…这些人大多是一些创造力匮乏、趣味良好、富有责任感的好心人”,可知不是格律使人失去创
造力。C项,“新诗已经完全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错,原文“中国20世纪的所有的文学样式,小说、散文、
戏剧等等,成就最高的是新诗,被误解最多的是新诗,被忽略最多的也是新诗,这正是伟大的迹象”的意思是
新诗的价值不可低估。)
2.D(A项,“借助一系列叠词表现出的音韵美,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力”错,原文说“而一枚’·一张·一方’‘
湾等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功力,也增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B项,“证明了中国新诗富有
音乐性的特点”错,根据原文“余光中等诗人的贡献还在于,他们找回了汉字与汉语的时间性之间的联系,并
探索了通过文字排列实现诗歌音乐性的种种结构的道路”可知。C项,“材料二中谢冕与王久辛均认为,要使
新诗具有音乐性,诗人就要提高自身素养”错,谢冕的观点是所有诗歌都必须包含音乐性,王久辛的观点是音
乐性的强弱与诗人修辞能力有关。)
3.C(根据“千百年的熏陶与培育,使得国人至今依然不屈不挠地拿新诗与古诗一决高下,依然用发展了几千年
的古汉语经验来衡量当下的诗歌创作”“在诗的本体属性上新诗具有与母体同质性的一面”可知,这两者之间
并没有因果关系。)
4.①以中国古典诗歌为参照。②以西方现代诗歌为参照。③以自身“小传统”为参照。(答一点得1分,答三点
得4分)
5.①为汉语的音乐性开辟了新的道路;②形成了自己的“制式”,走向了一种全面的自洽的生长:③发展时间短,
尚不成熟。(每点2分)
6.A(B项“我请你啦?脸皮咋恁厚呢”看似带有强烈的拒斥,根据上下文,可知巴义早已原凉了水生,并没有心
存不满,也未有断交之意。C项水生举报污染,并非恩将仇报,另外,两人都很珍视两人的友谊,并未表现出
谁更加重视友谊。D项“也从表现了他们为保护洛河付出巨大努力而感到自豪”错,保护洛河是他们自觉的
行为,他们并未因此而自豪。)
7,B(“小说的所有情节也都是在他们的对话中展开”错,小说写水生巴义年少时的情节不是在对话中展开的。)
8.①描绘出洛河美丽的自然景观:②反映出洛河厚重的文化积淀;③意味着洛河为老街百姓提供着丰富的生活
和生命滋养;④象征着洛河百姓朴实,善良、宽容的高尚情怀。(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9.①乐于助人。水生的玉佩在打渔时弄丢,巴义不辞辛苦,帮助水生找到玉佩,并为他保守秘密。②重视友情,
心胸宽广。水生举报巴义娃,巴义还为水生赠药、抹药,并请水生喝酒。③热爱洛河,热爱家乡。巴义和水生
一样,在洛河边长大,关心洛河,所以对水生举报自己娃并没有深责。(每点2分)》
10.D(原文标点为: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郫,弥年艰窭,需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
参军。)
11.C(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不拘地位高低平等相处的朋友。)
12.B(“唐玄宗”错,应该是“唐肃宗”。)
13.(1)适逢安禄山叛乱,天子入蜀,杜甫避乱逃往三川。(“会”“乱”“走”各1分,句意1分)
(2)严武也是暴躁勇猛的人,表面上好像不认为是冒犯,可是内心恨杜甫。(“暴猛”“忤”“衔”各1分,句意
1分)
14.房琯少有大志,且具备担任宰辅的才能,(1分)担任宰相后,深切地为国君分忧,(1分)杜甫担心房琯遭贬会
挫伤他的志气。(1分)
15.C(诗中“但将”一词表明,“酩酊酬佳节”是诗人的想法,诗人是否真的做到了,诗中并未提及。“再欣赏落日
美景”也无依据。)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3017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