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际大联考
“圆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
A.“帮助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将优秀的中国文明介绍
给世界,对于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是有助于构建,而不是
己经构建完成。故选A。
2.【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A,文章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的不平衡性作为驳论前提,有针对性地
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本文是立论,而不是驳论:B.文章从思想高度、市场意
识和心理需求等方面论述如何加强中国典籍对外传播的问题,这三个段落间形成
的是并列式结构而非层进式结构。D.“最重要”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更重要的
是让西方受众从本质上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文脉
精髓”,表述程度错误。故选C。
3.【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观点的能力
C.“…就…”的表述过于绝对,根据原文“典籍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
象征,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新的生长点,寻求文化的内在普遍性,在此基础上
助推不同文化的共融交汇。”可知,并非不断去挖掘典籍中的生长点与文化内在
普遍性,就能够助推不同文化的共融交汇。该选项表述的条件关系与原文不相符。
B.“应该毫无保留地迎合西方话语体系”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若一味迎合西方
话语体系,显然不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不能一味迎合西方话语体系,
应该保持中华文化独立性,不能为了传播而传播。D.“物质层面”错误。原文的
表述是“使东西方交流得以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应该是双方从物质层
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进行交流。故选C。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内容含意的能力。
B.“追求专业性和培养专业运动员”错误,原文是“无论是参加比赛,还是观看
比赛,追求的不是专业性,也许这样的乡村赛事永远也走不出一名专业篮球运动
员”,不追求专业性,也可能走不出专业运动员。故选B。
5.【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B.A.“政府和群众自发组织”错误。原文是“少数民族自发组织”,不是政府和
群众自发组织。C.“各地都应举办‘村BA'”错误。原文“‘村BA'为我们贡献
的不仅是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体育赛事,而且是一场具有现代元素,能够为广大
网友所喜闻乐见,天然地连接起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的文化盛宴”,本文肯
定了“村BA”的积极作用,但“各地都应举办‘村BA’”的表述无中生有,且无
法得出相关推断。D.更要错误,原文是“既要…又要”,原文是并列关系,
不是递进关系。故选B。
6.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①接地气,体现乡土特色。“村BA”场地在农村,比赛由村民组织,参赛者
以村民为主,是黔东南州百姓的传统,乡土特色浓郁,气氛热烈,极具感
染力。举办类似出圈活动也要村民参与,体现乡土特色,接地气。
②重视文化传承。“村BA”的魅力,来自文化的传承,容易引起乡愁情感的
共鸣。举办类似出圈活动,也要借鉴“村BA”,重视文化传承,接地气,
聚人气,扬正气。
③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村BA”篮球赛老少皆宜,人们积极参与,
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举办类似出圈活动,需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
活的追求,提高生活质量。
④符合文化本体与主体。效仿“村BA”,具有现代元素,能够为广大网友所
喜闻乐见,天然地连接起城市与乡村、国际与国内。
(每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若有其它答案,合理亦可给分)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H028第1页共4页环际大联考
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把中国典籍讲述出来。这样的
表达方式更有助于他国听众的理解,更能打动年轻人群体。
“圆梦计划”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当今世界,全球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更体现在全人类和谐共生的共同精神
高三语文试题
价值需求。文化互鉴正是顺应时代需求,为国际社会和谐共处提供了价值基础,使东西
方交流得以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停留在国际舞台上发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声,更重要的是让西方受众从本质上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接受,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
注意事项:
文脉精髓。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摘编自季璇《以文化典籍传播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A.中国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文化,加强中国典籍的海外传播,帮助构建了
在本试卷上无效。
人类命运共同体。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B.因为《红楼梦》中富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西方读者造成接受上的困难,所以其海外
传播影响力相对较小。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C.中西方文化有着各自的地域和国别特征,二者交流互鉴形成互补,可使其得以升华成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有普遍意义的文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D.充分利用新媒体来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典籍,讲好中国故事,主要是为了向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体现。
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加强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将优秀的中国文明介绍给世界,对于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体具有重要意义。
A.文章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的不平衡性作为驳论前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
近年来,中国典籍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具有不平衡性。以四大名著为例,海外传播影响力
进的措施。
最大的是《西游记》,而《红楼梦》则相对影响较小。《西游记》之所以影响最为深远,
B.文章从思想高度、市场意识和心理需求等方面层层递进地论述了如何加强中国典籍对
是因为它所弘扬的英雄主义、冒险主义精神,更易于为西方世界所接受,从而使中国文化
外传播的问题。
精髓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尽管如此,美版《西游记》宣扬的思想仍以西方思想为主线,人
C.第二段论及《西游记》的海外传播时,既论述了其成功之处,也指出了其局限性,体现
物刻画与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也较为接近。而对于《红楼梦》这样富含大量中国传统文
了辩证的态度。
化元素的作品来说,西方读者在接受上会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中国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
D.文章最后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是让西方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文脉精髓,
依然任重道远。
收束有力。
首先,提升思想高度,实现全球化与民族差异化的有效结合。文化是文明的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明是文化的升华。文化有地域、国别特征,文明则可以超越国别与民族,具有普适性
A.在中国典籍传播过程中,我们不断去挖掘典籍中的生长点与文化内在普遍性,就能够助
我们应当认识到,中西文化相互分立的特性,构成了两者互补的前提,使文化互鉴更有价
推不同文化的共融交汇。
值,从而得以升华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明,以此来助益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因
B.我们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该毫无保留地迎合西方话语体系,实现全球化
此,我们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应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立性。若一味迎合西方话语
与民族差异化的有效结合。
体系,显然不利于保持中国文化的独立性。典籍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需要我
C.深入了解海外目标受众的文化传统和认知需求,确定相应的出版和市场化战略,将有助
们不断去挖掘新的生长点,寻求文化的内在普遍性,在此基础上助推不同文化的共融交汇。
于发展海外文化出版产业。
其次,增强市场意识,挖掘完善传播渠道。目前我国文化典籍外译传播的市场机制尚不
D.东西方顺应时代需求,加强文化互鉴,可为双方打下和谐共处的价值基础,进而使双方
健全,对国际市场需求的精准评估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国内出版传播机构应把握“一带一
能在物质层面进行交流。
路”倡议的契机,增加沿线国家的多语种教育,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中国文化典籍外
译教育。加强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在对海外受众认知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定出版和市场化战略,实现融合海外中国文化市场培育和海外文化出版产业的有效循环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良性互动。
材料一:
最后,把握心理需求,打造中国典籍海外传播新平台。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深
没有电子屏幕,没有商业广告,没有赛前造势和新闻发布,仅在村委会门口有一个篮球场。场
入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传统,调查他们的心理需求,设计适合其文化背景、思维模式和
内球员不停地奔跑、传球、上篮,场外人头攒动,欢呼呐喊…这场看上去并不专业也不高端的乡
接受方式的故事,在对话交流中让中国文化典籍走向世界。要充分利用新媒体,使故事
村篮球比赛却极具感染力。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8页)
高三语文试题第2页(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