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B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B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11 18:32:26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试题(B)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 5小题,17分)
1.(3分)C(A曲解文意,B过于绝对,D因果颠倒)
2.(3分)D(无中生有)
3.(3分)C(C项强调的是神话的德育与教化作用)
4.①神话是原始初民精神追求的体现,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
话传说体现的都是先民自强不息的精神;②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具有高尚纯洁的个人品
性,体现了先民的共同道德追求,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产生深远影响。(4分。每点 2分)
5.①继续挖掘传统神话的精神内涵;②优化传统神话的叙事方式,让其传播更广泛,使受众
更乐于接受;③赋予传统神话新时代的要义,与新时代生活相联系。(4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 4小题,18分)
6.(3分)B(“主要是因为项羽焚毁史书造成了巨大的学术损失”错)
7.(3分)D(“他已看清形势,定会履行好做人的责任”错)
8.①表明普通百姓虽然不是刘邦的奸细,但同样反对项羽,站在项羽的对立面;②项羽在推
翻暴秦统治后的所作所为导致民心离散,这是导致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③明确民心向背
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告诫统治者要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6分。每点 2分)
9.①乌江亭长在小说中是一个睿智的读书人形象,通过他的话语,展示了项羽失败的真正原
因,让项羽的英雄形象更丰满。②乌江亭长以启蒙者的身份对钟离昧进行劝诫和教化,实
际上是作者借“亭长”之口评述时政,号召国内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③有意刻画、补充这
一人物形象,丰富了文章内容,使小说情节更具叙事效果和传奇色彩,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6分。每点 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小题,20分)
10.(3分)A(籍偃曰:“偃也以斧钺从于张孟,日听命焉,若夫子之命也,何二之有?释夫
子而举,是反吾子也。”)
11.(3分)C(“文中指后者”错)
12.(3分)D(“完成了晋、楚的会盟”错)
13.(1)听说您与和大夫的事没有平息,问遍了大夫们,仍没有一个解决办法,何不去向訾祏
询访。(4分。“未宁”、“盍”、“访之訾祏”各 1分,语意通顺 1分)
(2)如今国家已经太平,您却怨恨和大夫,如果此时君王加宠于您,您将怎样治理国事呢?
(4分。“无事”“非”“于是”各 1分,语意通顺 1分)
14.①有人认为应该守好自己的职责,不参与此事;②有人劝范宣子应向德高望重的人请教;
③有人劝宣子应以国事为重,不应与和大夫计较。(3分。每点 1分)
高三语文答案(B)第 1页(共 3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15.(3分)C(“受到边疆异族首领的顽强抵抗”“与敌人斗争”错)
16.①明年春天美景到来,却没人再唤我一起赏玩牡丹了,由前三联的宏大场面转入细节的描
写,情感突然一变,使得诗意完全不同,别开生面。②借浑家牡丹闻名于长安,表达对友
人家世显赫的赞美之情;③明年春好却不能再来欣赏牡丹,在矛盾中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
离去的伤感和不舍之情。(6分。每点 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7.(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示例一: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示例二: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示例三: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6分。每空 1分,错字、漏字该句均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小题,11分)
18.①古色古香 ②名副其实 ③亭亭玉立(3分。每空 1分)
19.①莲塘村的人爱莲花,②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周敦颐,③莲塘村的莲花开得又大又鲜
亮。(4分。一句 1分,两句 2分,三句 4分)
20.①三个“刻于”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节奏鲜明,说明关于荷花的诗句无处不在,荷花成
了村子的主题和象征;②引用村民们刻在黄蜡石上、陈公祠前、戏台边的话语,写出人们
对荷花的喜爱,并且含蓄典雅,增加了文章的文采和感染力。(4分。每点 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小题,9分)
21.(3分)A(A项与原文都是表示特殊含义)
22.①食物表面有不少微生物;②不仅会引发疾病;
③所以水果最好现买现吃/所以水果不能长时间存放。(6分,每点 2分)
四、写作(60 分)
建议参照 2022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 44分为基准分。
参考译文:
范宣子与和大夫争讼田地的边界,很久没有解决争端。宣子想攻打他,询问伯华。伯华说:
“对外有军事行动,对内有政事。我是管对外军事行动的,不敢侵犯职权干涉内政。您如果有
心对外用兵,可以把我召来询问。”问到孙林甫,孙林甫说:“我是客居晋国的人,是事奉您的,
只等待着为您做事。”问到张老,张老说:“我从军事上辅佐您,不是军事问题,就不是我所知
道的了。”问到祁奚,祁奚说:“公族中有不恭敬的事,公室中有不公正的事,朝廷里的事不正
当,大夫们贪得无厌,这是我的罪过。如果作为国君的官而给您办私事,那么恐怕您表面上应
高三语文答案(B)第 2页(共 3页)
承我,而内心却要憎恨我。”问到籍偃,籍偃说:“我是为张老执掌刑法的,每天都听他的命令,
如果是他的命令,那还有什么二话可说的?丢开张老的命令而擅自行动,那也就违反了您的命
令。”叔向听说后,去见宣子说:“听说您与和大夫的事没有平息,问遍了大夫们,仍没有一个
解决办法,何不去询访訾祏。訾祏正直而且知识渊博,正直就能公正地分辨是非,知识渊博就
能上下进行比较,而且他又是您的老家臣。我听说国家发生大事,一定要遵循常规办事,还要
寻访谘询年老的长者,然后才能行动。”司马侯来进见宣子,说:“我听说您对和大夫很恼怒,
我不相信有这回事。诸侯们对晋国有二心,您不忧虑这个,反而恼怒和大夫,这不是您应该做
的。”祁午来进见,说:“晋国是诸侯的盟主,您是正卿,如果能够平定端正诸侯,使他们归顺
听从晋国的命令,那晋国还有谁不听从您,岂止是和大夫呢?何不同他亲密和好,用大德来平
息小怨呢!”宣子问到訾祏,訾祏回答说:“从前隰叔子躲避周难到了晋国,生下子舆当了法官,
整肃朝政,朝廷没有奸佞的官员;当了司空,治理国家,国家没有败坏的功业。传到范武子,
辅佐文公、襄公称霸诸侯,诸侯没有二心。等做了卿,辅佐成公、景公,军队中没有败坏的政
事。及至做了景公的军师,官居太傅,端正刑法,汇合训导的法规,国中没有奸刁的百姓,后
人可以遵从效法,因此受封随、范二邑。到范文子时,完成了晋、楚的会盟,加深了兄弟国家
间的友谊,使各国之间没有嫌隙,因此受封郇、栎二邑。现在您继承了职位,在朝中没有奸诈
的行为,国内没有邪恶的百姓,此时四方没有灾害,又没有外患内忧,仰赖着三位先辈的功劳
享受禄位。如今国家太平无事,您却怨恨和大夫,如果此时君王加宠于您,您将怎样治理国事
呢?”宣子听了很高兴,于是就多给和大夫田地与他和好。
高三语文答案(B)第 3页(共 3页)保密★启用前
2022一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B)
2022.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劳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咒。
3,考生作答时,诗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
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诗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神话是人类最原始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意识的存在。尽管神话是对自然万物幻想式的解释,
但是它仍然是一些客观现实的反映,在一定短度上反映了原始初民的生活情景、社会状况以及
精神追求。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神话中英雄形象反映出来的真、善、美以及正直、大公无
私、诚实等高贵品质都是原始先民社会中的道德典范及行为要求。虽然在上古时期还没有道德
这一准硝的概念,但是初民生活中无成文的行为规范要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对于
真善美的宣传和颂扬是人们得到共识的普遍道德追求。神话正反映了人类早期的道德追求。马
克恩主义伦理学认为,集体劳动和相互关心是原始社会道德的重要特征。他们为着公共的利益,
敢于牺牲、不屈不挠,往往表现出正直、刚毅、诚实的高贵品格。这一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神
话中,反映是很充分的。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的氏族成员都以维护自己部落的共同利益作为
最高法则,这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集中地出现在了我国的古代神话中。无论是开天辟地的盘古、
射日除害的后羿、治理洪水的解禹、还是练五补天的女泻、通尝百草的神农等等,他们既是人
们理想化了的天神,也是为部族的共同利益而勇敢献身的英雄,具有高尚、纯洁的个人品性。
从中国古代神话中可以看出,道德这一观念形态,在原始社会就已存在并成为调节氏族成
员之间以及氏族部落之间关系的准则。这一准则虽然还没有形成一种道德伦理依系,但是已经
为人类的道德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原始社会公有制的道德类型。中国神话形成了重
视社会黄任、侣导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德行至上的道德伦理观。中国神话中的神也往往是完
美的伦理与道德的化身,是古代伦理道德的标榜和偶像。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中国神话是善
的神话,反应了人类早期的道德追求。
有学者研究指出,神话是人类文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是聊以消遣的故事,而是积极
向上的力量:它不是理性解释或艺术幻想,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慈的实用完章。神话被认为
是神圣的,存在于仪式、道德与社会组织中,同时义是原始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积极的组成部
高三语文试题(B)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