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适应性练习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5分)
1.(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古诗文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7)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8)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9)远远围墙, 。(秦观《行香子》)
(10) ,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
(11)不以物喜, 。……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张岱《湖心亭看雪》)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bá①涉,经历惊心动pò②的“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 ③陆在火星表面。这是甲的场景这是令人自豪的时刻。
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不确定性。中国航天器首次登陆火星,就毫发未损过关,令世界乙。这背后,是地外行星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保驾护航;这短短几分钟,凝④结着中国航天人卓⑤越创新的智慧。
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再接再lì ⑥,丙,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发展与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根据拼音为①②⑥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③④⑤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 (A.跋B.拔) ② (A.魂B.魄) ③ (A.zhē B.zhuó)④ (A.nín B.níng) ⑤ (A.zhuō B.zhuó) ⑥ (A.厉B.励)
3.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A.振聋发聩 B.振奋人心) 乙 (A.惊叹 B.惊动)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
修改后:
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发展与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修改后:
5.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
②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
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④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二、阅读(95分)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B.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
C.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7.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即笼罩在伤春的悲凉气氛中,行人绝迹,孤雁叫声愈显凄切。
B.颈联借写兄弟分散,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丧乱的普遍遭遇。
C.尾联进一步抒发作者内心的忧虑,战事频发,家书难通,生死难料。
D.整首诗结构严谨,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
8.“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泓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舒适。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往来而不绝者( )
杂然而前陈者( )
宴酣之乐(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读书辄成诵( )
及冠( )
晚更号六一居士( )
不为繁碎耳( )
10.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
放 逐 流 离 至 于 再 三 志
气 自 若 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12.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语句,谈谈你对欧阳作为政之道的认识。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皱纹里绽出的花》一文,完成各题
皱纹里绽出的花
宁新路
①在孩子的心中,母亲的脸是最富内涵、最为生动的。那纵横交错的沟壑是岁月的印记,那曲曲折折的皱纹是爱的线谱,那失去光泽的肌肤是没有养分的土地。我真正认真地看母亲的脸,被母亲的脸触动心灵,源于一次赏花。
②那是多年前一次观赏令箭荷花时带给我的美丽与哀伤。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可它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与它绽放的鲜嫩、水灵、娇艳的花朵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难以相信它那干瘪甚至显得有些丑陋的母体,竟能生出这般亮丽的花朵。令箭荷花的母体奋不顾身怒放出了自己的花儿,全不在乎自己的美丑,好像它为了花儿的美丽而甘愿牺牲自己。哦,这就是母亲的情怀!
③我由此端详起了母亲的脸。母亲那时50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尤其是她嘴角那左右三道皱纹,稍远看,就像三根画上去的胡子,有点滑稽。我开玩笑地对母亲说:“妈很像只长胡子的老猫。”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这一笑,皱纹显得更深了。
④其实母亲的脸在年轻时就皱纹纵横了。家里有一张母亲的半身照,那是在她不到30岁时照的。母亲不丑,而且30岁是一个女人芳华吐艳的年龄,可作为6个孩子的母亲,那时她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地满脸的皱纹,是随着乳汁被孩子吸干的,是被岁月的风沙吹打雕刻的。
⑤我们姐弟6人都赶上了那个饥荒和贫困的时代。我刚出生时,家里已无粮下肚,只靠白菜根充饥度日。本就极度瘦弱的母亲,生我后又得不到营养补充,没有奶水喂我,人还浮肿了起来。为了不让我和哥哥姐姐饿死,她拖着病体从亲戚那儿弄来一点小米,藏在隐秘的地方,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莱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
⑥尽管米比珍珠还要贵重,但母亲总是单独给我煮一碗粥,以粥代奶。这粥“奶”,她舍不得吃一口。父亲说,那时候我人小胃口大,能吃,就属我身体好,小猪娃似的胖乎乎、圆润润;全家浮肿得最厉害的人就属母亲了。3年自然灾害熬过去,母亲老了一大截,身体也更差了。从她生我3年后的照片看,母亲比之前衰老了十多岁。
⑦孩子多,累的是父亲,更累的是母亲。父母不认字,但他们深知养孩子的责任,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家乡,这个愿望是非常高大上的。
⑧为实现这个愿望,父母亲拖着病体日夜劳作抚养我们,让我们兄弟姐妹6个都上了学。后来,因家里极度贫穷,除了姐姐主动辍学充当了母亲的帮手外,其他兄弟姐妹都上了学,也读到了 大学。村里常有人夸我母亲:“杨菊英你真行,宁可苦死自己,也要让孩子念书!”
⑨母亲的皱纹成了我的伤痛,也许是我对母亲的艰辛理解得太深,我总怕端详她的脸,那日渐粗深的皱纹,让我看一眼就酸楚落泪。偶尔瞅那“沟壑”,我都百感交集。
⑩皱纹是生命燃烧后的残留,母亲脸上这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残留冶,难道在摧灭她的生命之灯?每当这样想,总让我揪心伤痛。如今,母亲已离我远去,留在我心里的是那张笑起来满是皱纹的脸,那一道道纹路里盛着慈母的爱和牵挂,让我每忆起来,心中如划开了道道伤口,那伤口处又绽出爱的花朵。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母亲是中国千千万万含辛茹苦、大爱无疆的母亲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木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语言朴素无华,感情真挚自然。
C.父母日夜操劳,让我们兄弟姐妹6个都上了学,最后有5个上了大学。
D.母亲脸上的皱纹是因苦难的生活和为抚养6个孩子长大并成才而“刻”上去的。
14.第②段“我”观赏令箭荷花时,令箭荷花带给“我”哪些感受?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15.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母亲那时50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地,渠沟交错”(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 “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莱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赏析句子中的加点字)
16.分析第⑦段的作用。
17.文章以“皱纹里绽出的花”为题,有什么含义?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挫折教育:孩子应补上的一课
①如今的孩子普遍被家庭呵护惯了,在挫折面前往往缺乏足够的抵御能力。为此,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家长纷纷提出,孩子成长得太顺利并非好事,他们应该接受挫折教育,否则他们一旦面对挫折,往往不能拥有正确的心态。
②在日前举行的某青少年情商训练班上,挫折教育成为最受到家长重视。
③上海某重点高中学生宋醇炀的爸爸,在情商培训班的报名会上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要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是因为他的一位朋友曾有过血的教训———这位朋友是某金融公司的老总,女儿是大队长,品学兼优,人也长得漂亮。有一次她上课迟到了,老师按对待其他同学的惯例让她到门外站一会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跑到顶楼,然后一跃而下……“只怪孩子平时太顺了,没有受过挫折呀!”浦东莲溪小学四年级同学付卓娅的妈妈也指出,孩子平时在家里很受宠,样样事情都得顺着她,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弱,这次让她来上训练班,就是要增强她的承受力,要让她明白,在社会上随时有可能遇到挫折和逆境。
④“其实,孩子在学校里遭遇的挫折并不少,根据一份全国性的调查,81%的孩子在学校遭受过‘语言伤害’。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挫折是随时可能发生的。”训练班上,老师向家长指出,“假如你到现在还没有告诉过你的孩子‘不管发生怎样的挫折,都要珍爱生命,你的生命永远是最宝贵的,’那么,现在请用两分钟时间立即告诉你的孩子。”现场立即热闹起来,父母们不敢疏忽,马上补上了这不该缺少的一课。
⑤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专家对此指出,上情商培训班只是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一种方式,关键需要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要及时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孩子在平时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避免在挫折面前发生悲剧。此外,家长还可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孩子遭遇挫折的经历多了,才能产生对它的抵御能力。
18.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2字)
19.文章第③段运用▲论证方法,目的是为了论证( )
A.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弱。 B.孩子成长得太顺利并非好事。
C.挫折教育成为最受到家长重视的一门课程。 D.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20.第⑤段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专家指出了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哪几种方式?请简要概括。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此外,根据得到的数据保守估算,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以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能覆盖120万平方米的面积,能铺满168个足球场。
有环保组织调研发现,每单外卖平均会消耗3.27个一次性塑料餐盒/杯,这意味着外卖每天消耗的餐盒/杯超过6000万个。以每个餐盒5厘米高计算,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339座珠穆朗玛峰。
【材料二】
关于外卖垃圾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业者、消费者。
某麻辣烫店的王老板对记者说:“中餐和西餐不同,汤多、油多,不适合用纸盒包装。考虑到成本因素,可降解餐盒也不合适,目前只能用好用又便宜的塑料餐盒。包装不严实导致汤洒出来,很容易被投诉。如果消费者能自带餐具,我们用环保的中转盒装食物,到消费者手中时再倒入自带餐具,那就不会有外卖垃圾了。”
消费者李先生说:“以前我总是因为懒得出门就经常叫外卖,无形中产生了很多外卖垃圾,现在我认识到了外卖垃圾的危害,以后我打算少吃外卖,自带午餐,尽量去店里吃,或者在家吃。”
【材料三】
专家声音:“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应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甚至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材料生产者要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对塑料进行重复利用。”
2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B.商家不用可降解餐盒、纸盒包装,是为了节省成本。
C.商家将外卖包得严实,是为了避免被消费者投诉。
D.塑料快递袋可利用再生料加工生产,重复使用。
22.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图一的信息。
23.请根据以材料二和材料三,请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来降低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名著阅读
24.《水浒传》是一部奇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 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堆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 ”的主题,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有108个。请写出以下主要人物的姓名或绰号: 一智多星 林冲一 智深一 李逵一 一青面兽
25.《水浒传》有很多与“义”有关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水浒传》里的“义”
人物 “义”的具体表现 典型事件
武松 有恩必报 ①
鲁达 见义勇为 ②
③ 兄弟义气 私放晁天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
(4)汉文有道恩犹薄
(5)云横秦岭家何在
(6)人迹板桥霜
(7)山雨欲来风满楼
(8)春蚕到死丝方尽
(9)隐隐茅堂
(10)少年不识愁滋味
(11)不以己悲;后天下之乐而乐
(12)醉翁之意不在酒
(13)上下一白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要认真审题,结合日常所学找出合适的诗文句子。此题的易错字词是:婵娟、薄、茅、己。
故答案为:直挂云帆济沧海;病树前头万木春;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汉文有道恩犹薄;云横秦岭家何在;人迹板桥霜;春蚕到死丝方尽;隐隐茅堂;少年不知愁滋味;不以己悲;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上下一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默写的掌握能力。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通,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近字。
【答案】2.A;B;B;B;B;A
3.B;A
4.修改后: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修改后: 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词;句子排序;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使用的判断能力。词语运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所以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从词语的色彩、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修改标点符号时首先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来进行修改。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4)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注意前后句子语意协调,句子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关联,时间词方位词等。
2.这属于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字词和读音。学生注意掌握教材里每篇课文课文下面注音部分和“读读写写”部分。字形不写错,音不读错。易错字有“ 跋”,易错读音有“ níng”。
故答案为:A、B、B、B、B、A
3.振聋发聩,意思是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振奋人心,指某件事使人振作奋发。
惊叹,意思是惊奇赞叹。
惊动,举动影响别人;使吃惊或受干扰。
故答案为:B、A
4.“精神”不能用“表明”修饰,先有“和平”才能“发展”。
故答案为: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
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排序题注意前后句子语意协调,句子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关联,时间词方位词等。先有组织实施,才会有工作推进,确定①在②前面,排除CD两项。推进航天工程后才能建设航天强国,②在④前面。
故答案为:A
【答案】6.B
7.A
8.示例: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作者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是因为作者在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个人的主观情感,突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思乡怀人
【解析】【点评】(1)(2)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赏析辨析题,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找准“诗眼”,分析意象,把握作者情感。学生在判断选项是否有误,要注意选项中的描述是否有以假乱真、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的观点。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句子的赏析能力。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抒情方式,以及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6.本题要求学生先对诗歌内容以及结构进行了解,再逐项分析对诗的理解。据分析可知,B项有误,“月是故乡明”,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他在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亮。
故答案为:B
7.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日常所学知识,体会诗歌中的意象说表达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分析可知,A项说法有误,从“边秋”“雁声”可知首联写的是秋天,不是春天。所以“笼罩在伤春的悲凉气氛中”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8.解答本题要联系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去理解。由“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句可知诗人由自己在安史之乱中饱受的颠沛流离之苦,想到百姓之苦,“月是故乡明”一句的意思是“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体现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百姓的关心,对国家的忧虑等感情。
故答案为:示例: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作者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是因为作者在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个人的主观情感,突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9.断绝;陈列;畅饮 ;以……为乐;就 ;等到;更改 ;罢了
10.放 逐 流 离/ 至 于 再 三 /志 气 自 若 也
11.①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②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来可以知道了。
12.甲文中写道滁州百姓都出来游玩,享受宴会饮酒的乐趣,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乙文写道凡欧阳修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他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宽而不苛,简而不繁的为政理念,这也是儒家“仁政"的体现。当前我们国家所倡导“关注民生”,使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也是对欧阳修为政之道的传承。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词汇积累。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课文上的重点字词一定要掌握,这是文言词汇的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生字词是额外发展要记住。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翻译原则、重点字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读懂文言文,了解文章大意,围绕主旨,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附参考译文】
【甲】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人在游玩。靠近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清;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把滁州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乙】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他被贬到夷陵时,没有方法 来消磨时光,因此取来旧的案例反复查看,发现冤假错案数不胜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来可以知道了”从此,遇事不敢疏忽。当文人求见欧阳修时,他跟他们谈话,从不涉及文章的事,只谈论官吏治事的问题.他认为好的文章只在滋益自身的思想,而政事的好坏则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有人问他:“为政宽简,而事情并不松弛失误,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把放纵无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败坏,而且百姓也会受害。我所谓宽者,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简者,是不做繁碎扰人的事罢了。”
9.往来而不绝者: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绝:断绝
杂然而前陈者:杂乱地摆在面前的。陈:陈列
宴酣之乐:宴会畅饮的乐趣。酣:畅饮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却不知道太守把滁州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啊。乐:以......为了
读书辄成诵: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辄:就
及冠:等到成年时。及:等到
晚更号六一居士: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更:更改
不为繁碎耳:是不做繁碎扰人的事罢了。耳:罢了
故答案为:断绝;陈列;畅饮 ;以……为乐;就 ;等到;更改 ;罢了
10.断句要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常见代词如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②虚词。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关联词如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
句尾词如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哉、夫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③疑问词如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④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者…也,不亦…乎、无乃…乎。
⑥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句子翻译: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故答案为: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11.翻译句子注意翻译句式、重点字、翻译原则。重点字“述、荒远、邑、固”。述:记述;荒远:荒凉偏远 ;邑:城池;固:本来。文言文4个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如果有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省略句就补充好省略的内容。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
故答案为:①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②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来可以知道了。
12.甲文写“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滁州百姓都出来游玩,享受宴会饮酒的乐趣,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乙文写“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欧阳修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他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体现欧阳修“以民为本”的理念,是他的为政之道。故答案为:甲文中写道滁州百姓都出来游玩,享受宴会饮酒的乐趣,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乙文写凡欧阳修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他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宽而不苛,简而不繁的为政理念,这也是儒家“仁政"的体现。当前我们国家所倡导“关注民生”,使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也是对欧阳修为政之道的传承。
【答案】13.B
14.美丽: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哀伤:令箭荷花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干瘪、丑陋。由此,“我”联想到了母亲年轻时的美丽,联想到了被苦难生活以及为抚养6个孩子而“刻”下满脸深深皱纹的母亲。
15.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褶皱深、粗、多且无序的特点。表现母亲生活的艰辛和“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②“捏”是指“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形象地写出了夹米时的小心翼翼和指间小米的少,表现当时父母的艰辛和对我们的爱。
16.内容上写的是父母的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表达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父母的累,启示下文写我们兄弟姐妹成才。
17.表层含义是指母亲的皱纹纵痕交错,就像盛开的花朵。深层含义:写出了慈母无限的爱和无尽的牵挂;表达了“我”对母亲意的感恩、愧疚和无限的爱、无尽的思念之情。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常用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并在文中定位,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3)①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注意修辞格式,先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②本题考查重点字词赏析。注意加点字赏析三步法,第一步先看加点字①词性,如动词、叠词、色彩词等;②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③描写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④词语本义和语境义。第二步结合句子分析这个加点字让句子哪里变得更好更优美更突出,第三步这句话表达作者何种情感态度。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的思考角度都想全了,一句话有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
(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5)这道题考查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可从理解文章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也可从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感情,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有些文章,我们需要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13.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朴素无华是指俭朴、不浮华。本文语言是形象生动。
故答案为:B
14.第二段开头直接说了感受是“美丽与哀伤”。美丽在于“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哀伤在于“可它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联想到自己母亲“令箭荷花的母体奋不顾身怒放出了自己的花儿,全不在乎自己的美丑,好像它为了花儿的美丽而甘愿牺牲自己。哦,这就是母亲的情怀!”故答案为:美丽: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哀伤:令箭荷花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干瘪、丑陋。由此,“我”联想到了母亲年轻时的美丽,联想到了被苦难生活以及为抚养6个孩子而“刻”下满脸深深皱纹的母亲。
15.①把“皱纹”比作“岁月的刀痕”还“渠沟交错”,写出了母亲脸上皱纹特别多、深、无序,看得出来母亲特别辛苦,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愧疚。②捏,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的意思,说明米粒非常少,当时生活真的非常不容易和父母对我们的爱。
故答案为: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褶皱深、粗、多且无序的特点。表现母亲生活的艰辛和“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②“捏”是指“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形象地写出了夹米时的小心翼翼和指间小米的少,表现当时父母的艰辛和对我们的爱。
16.作用包括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中“孩子多,累的是父亲,更累的是母亲”写出父母的不容易和我对父母的感激,承上启下,写出下文我们的成才。
故答案为:内容上写的是父母的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表达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父母的累,启示下文写我们兄弟姐妹成才。
17.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皱纹”指什么,“花”指什么,这里是象征着母亲对我们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愧疚和思念。因为我们,母亲老了。
故答案为:表层含义是指母亲的皱纹纵痕交错,就像盛开的花朵。深层含义:写出了慈母无限的爱和无尽的牵挂;表达了“我”对母亲意的感恩、愧疚和无限的爱、无尽的思念之情。
【答案】18.孩子应该接受挫折教育。
19.举例论证 ;D
20.上情商培训班;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是完整的陈述句。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找论点注意:①看形式:肯定的陈述句。②看开头:注“我认为”“总之”“由此可见”等具有标志性的词语。④看中间:承上启下的句子。⑤看论据:所有论据证明的共同点即是论点。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方法有①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科学理论、公理定律、常理、名言、警句来证明论点(凡是出现道理论据的地方,一般都是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概括、深入、权威。②比喻论证:用具体生动的比喻来证明一个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作用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 动形象、浅显易懂。③举例论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④对比论证:将两种截然对立的事物或截然相反的观点进行对比来证明作者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常用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并在文中定位,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8.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是完整的陈述句。本文主要是讲给孩子上挫折教育。
故答案为:孩子应该接受挫折教育
19.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方法是为了证明论点。文中举了学生跳楼的事例,就是为了证明孩子要受点挫折才行。
故答案为:举例论证 D
20.概括具体事件,只要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根据题目要求概括即可。文中⑤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专家对此指出,上情商培训班只是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一种方式,关键需要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此外,家长还可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
故答案为:上情商培训班;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
【答案】21.D
22.我国外卖行业发展迅猛,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23.用中转盒装;自带食物,尽量到店里和在家吃;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
【知识点】图表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数量词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理解。根据给到的信息,以“主体+事+结果”的格式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常用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并在文中定位,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21.【材料三】材料生产者要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对塑料进行重复利用。”不是所有的塑料袋都可以再加工重复使用。故答案为:D
22.根据给到的信息,以“人+事+结果”的格式概括即可。图片正上方写“外卖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从2014年到2018年,可以看出外卖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而下面的材料内容又显示塑料垃圾也越来越多。
故答案为:我国外卖行业发展迅猛,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23.根据材料概括方法,从材料中找答案即可。
【材料二】某麻辣烫店的王老板对记者说:用环保的中转盒装食物,就不会有外卖垃圾了。”消费者李先生说:“自带午餐,尽量去店里吃,或者在家吃。”
【材料三】
专家声音:“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甚至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材料生产者要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对塑料进行重复利用。”
故答案为:用中转盒装;自带食物,尽量到店里和在家吃;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
【答案】24.农民起义;官逼民反;吴用;花和尚;豹子头;黑旋风;杨志
25.醉打蒋门神 ;救助金家妇女; 宋江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水浒传》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提高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24.《水浒传》是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逼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这是九年级上学期要求掌握的名著, 注意名著作者、作品体裁、人物、绰号、事件等内容。
故答案为: 农民起义、官逼民反、吴用、花和尚、豹子头、黑旋风、杨志
25.名著要求掌握人物及主要情节。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经略的提辖,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
武松:景阳冈借着酒劲打死老虎,威震天下,做了阳谷县步兵都头。哥哥武大郎被奸夫淫妇潘金莲、西门庆杀害。武松杀了奸夫、淫妇,报案自首,被发配孟州牢城。在安平寨牢营,结识了金眼彪施恩。为替施恩夺回店铺,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后被蒋门神勾结张团练所陷害。在飞云浦武松杀死公差,回鸳鸯楼杀死张团练、蒋门神,在十字坡张青酒店改扮成行者,在二龙山落草,后来投奔梁山泊。成为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步军第二名头领。攻打方腊时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照看林冲,后出家成僧,到八十岁死去。
宋江:人称“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八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好宋江事先告知,八人逃上梁山入伙。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征大辽、田虎、王庆、方腊后,衣锦还乡,最后被奸臣高俅、杨戬毒死。
故答案为:醉打蒋门神 ;救助金家妇女; 宋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适应性练习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55分)
1.(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古诗文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2)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 ,湘水无情吊岂知?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7)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8)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9)远远围墙, 。(秦观《行香子》)
(10) ,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
(11)不以物喜, 。……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
(12)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 。(张岱《湖心亭看雪》)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病树前头万木春
(3)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
(4)汉文有道恩犹薄
(5)云横秦岭家何在
(6)人迹板桥霜
(7)山雨欲来风满楼
(8)春蚕到死丝方尽
(9)隐隐茅堂
(10)少年不识愁滋味
(11)不以己悲;后天下之乐而乐
(12)醉翁之意不在酒
(13)上下一白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要认真审题,结合日常所学找出合适的诗文句子。此题的易错字词是:婵娟、薄、茅、己。
故答案为:直挂云帆济沧海;病树前头万木春;月有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汉文有道恩犹薄;云横秦岭家何在;人迹板桥霜;春蚕到死丝方尽;隐隐茅堂;少年不知愁滋味;不以己悲;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之意不在酒;上下一白。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默写的掌握能力。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通,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近字。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bá①涉,经历惊心动pò②的“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 ③陆在火星表面。这是甲的场景这是令人自豪的时刻。
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长途星际飞行存在不确定性。中国航天器首次登陆火星,就毫发未损过关,令世界乙。这背后,是地外行星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保驾护航;这短短几分钟,凝④结着中国航天人卓⑤越创新的智慧。
此次实现火星的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巡视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跨越,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再接再lì ⑥,丙,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发展与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根据拼音为①②⑥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③④⑤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 (A.跋B.拔) ② (A.魂B.魄) ③ (A.zhē B.zhuó)④ (A.nín B.níng) ⑤ (A.zhuō B.zhuó) ⑥ (A.厉B.励)
3.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A.振聋发聩 B.振奋人心) 乙 (A.惊叹 B.惊动)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表明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
修改后:
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发展与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修改后:
5.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精心组织实施好火星巡视科学探测
②精心推进行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
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
④加快建设航天强国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答案】2.A;B;B;B;B;A
3.B;A
4.修改后: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修改后: 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A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近义词;句子排序;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拼读和书写的能力,注意积累,掌握字词读音及字形写法。要特别注意多音字和形近字。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使用的判断能力。词语运用往往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所以要结合上下文语境,从词语的色彩、对象、使用范围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能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熟练掌握修改病句“增删调换”这四种方法。要尽量保持句子原意不变和尽量少改动。修改标点符号时首先要先分析句子结构,结合标点符号的功用来进行修改。病句常见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歧义、分类不当、两面对一面。
(4)本题考查排序。排序题注意前后句子语意协调,句子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关联,时间词方位词等。
2.这属于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字词和读音。学生注意掌握教材里每篇课文课文下面注音部分和“读读写写”部分。字形不写错,音不读错。易错字有“ 跋”,易错读音有“ níng”。
故答案为:A、B、B、B、B、A
3.振聋发聩,意思是发出声响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振奋人心,指某件事使人振作奋发。
惊叹,意思是惊奇赞叹。
惊动,举动影响别人;使吃惊或受干扰。
故答案为:B、A
4.“精神”不能用“表明”修饰,先有“和平”才能“发展”。
故答案为:踏上遥远的红色星球,彰显了中国航天人执着勇毅的探索精神。
我们就一定能为探索宇宙奥秘、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排序题注意前后句子语意协调,句子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关联,时间词方位词等。先有组织实施,才会有工作推进,确定①在②前面,排除CD两项。推进航天工程后才能建设航天强国,②在④前面。
故答案为:A
二、阅读(95分)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语言朴实自然,辞浅情深,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B.颔联交代时令,点明主旨,“月是故乡明”实写眼前明月,抒发了思乡之情。
C.颈联中“有”与“无”对比鲜明,绵绵愁思中夹杂对生离死别的焦虑和不安。
D.尾联将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
7.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即笼罩在伤春的悲凉气氛中,行人绝迹,孤雁叫声愈显凄切。
B.颈联借写兄弟分散,反映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丧乱的普遍遭遇。
C.尾联进一步抒发作者内心的忧虑,战事频发,家书难通,生死难料。
D.整首诗结构严谨,前两联写景,后两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自然。
8.“月是故乡明”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答案】6.B
7.A
8.示例: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作者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是因为作者在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个人的主观情感,突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知识点】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歌的遣词;体味诗歌的意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品给人的启示和道理;思乡怀人
【解析】【点评】(1)(2)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赏析辨析题,首先要理解诗歌内容,找准“诗眼”,分析意象,把握作者情感。学生在判断选项是否有误,要注意选项中的描述是否有以假乱真、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的观点。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句子的赏析能力。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抒情方式,以及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6.本题要求学生先对诗歌内容以及结构进行了解,再逐项分析对诗的理解。据分析可知,B项有误,“月是故乡明”,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他在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亮。
故答案为:B
7.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日常所学知识,体会诗歌中的意象说表达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分析可知,A项说法有误,从“边秋”“雁声”可知首联写的是秋天,不是春天。所以“笼罩在伤春的悲凉气氛中”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A
8.解答本题要联系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去理解。由“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句可知诗人由自己在安史之乱中饱受的颠沛流离之苦,想到百姓之苦,“月是故乡明”一句的意思是“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体现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百姓的关心,对国家的忧虑等感情。
故答案为:示例: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作者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是因为作者在客观景物中寄托了个人的主观情感,突出表达了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泓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注】①嶷(yí)然有声:人品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舒适。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往来而不绝者( )
杂然而前陈者( )
宴酣之乐(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读书辄成诵( )
及冠( )
晚更号六一居士( )
不为繁碎耳( )
10.用“/”给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
放 逐 流 离 至 于 再 三 志
气 自 若 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②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12.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具体语句,谈谈你对欧阳作为政之道的认识。
【答案】9.断绝;陈列;畅饮 ;以……为乐;就 ;等到;更改 ;罢了
10.放 逐 流 离/ 至 于 再 三 /志 气 自 若 也
11.①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②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来可以知道了。
12.甲文中写道滁州百姓都出来游玩,享受宴会饮酒的乐趣,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乙文写道凡欧阳修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他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宽而不苛,简而不繁的为政理念,这也是儒家“仁政"的体现。当前我们国家所倡导“关注民生”,使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也是对欧阳修为政之道的传承。
【知识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文言文断句;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词汇积累。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课文上的重点字词一定要掌握,这是文言词汇的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生字词是额外发展要记住。另外实词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翻译原则、重点字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读懂文言文,了解文章大意,围绕主旨,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附参考译文】
【甲】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人在游玩。靠近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清;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把滁州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乙】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他被贬到夷陵时,没有方法 来消磨时光,因此取来旧的案例反复查看,发现冤假错案数不胜数,于是仰天长叹说:“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来可以知道了”从此,遇事不敢疏忽。当文人求见欧阳修时,他跟他们谈话,从不涉及文章的事,只谈论官吏治事的问题.他认为好的文章只在滋益自身的思想,而政事的好坏则关系到群众的利益.凡他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因此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有人问他:“为政宽简,而事情并不松弛失误,这是什么原因呢?”他说:“把放纵无度作为宽,把省略必要的东西作为简,那就使政事败坏,而且百姓也会受害。我所谓宽者,是不做苛刻急迫的事,简者,是不做繁碎扰人的事罢了。”
9.往来而不绝者: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绝:断绝
杂然而前陈者:杂乱地摆在面前的。陈:陈列
宴酣之乐:宴会畅饮的乐趣。酣:畅饮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却不知道太守把滁州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啊。乐:以......为了
读书辄成诵: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辄:就
及冠:等到成年时。及:等到
晚更号六一居士: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更:更改
不为繁碎耳:是不做繁碎扰人的事罢了。耳:罢了
故答案为:断绝;陈列;畅饮 ;以……为乐;就 ;等到;更改 ;罢了
10.断句要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常见代词如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②虚词。句首发语词如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关联词如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
句尾词如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哉、夫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③疑问词如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④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等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
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者…也,不亦…乎、无乃…乎。
⑥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句子翻译: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故答案为: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11.翻译句子注意翻译句式、重点字、翻译原则。重点字“述、荒远、邑、固”。述:记述;荒远:荒凉偏远 ;邑:城池;固:本来。文言文4个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如果有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省略句就补充好省略的内容。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
故答案为:①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
②这是荒凉偏远的小城,尚且如此,天下的情况本来可以知道了。
12.甲文写“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滁州百姓都出来游玩,享受宴会饮酒的乐趣,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乙文写“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欧阳修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他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体现欧阳修“以民为本”的理念,是他的为政之道。故答案为:甲文中写道滁州百姓都出来游玩,享受宴会饮酒的乐趣,太守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乙文写凡欧阳修任职的几个郡,不显露治理事迹,不追求名声荣誉,为政宽松简易而不烦扰,他所到的地方百姓都感到安逸。体现了欧阳修与民同乐,宽而不苛,简而不繁的为政理念,这也是儒家“仁政"的体现。当前我们国家所倡导“关注民生”,使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也是对欧阳修为政之道的传承。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皱纹里绽出的花》一文,完成各题
皱纹里绽出的花
宁新路
①在孩子的心中,母亲的脸是最富内涵、最为生动的。那纵横交错的沟壑是岁月的印记,那曲曲折折的皱纹是爱的线谱,那失去光泽的肌肤是没有养分的土地。我真正认真地看母亲的脸,被母亲的脸触动心灵,源于一次赏花。
②那是多年前一次观赏令箭荷花时带给我的美丽与哀伤。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可它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与它绽放的鲜嫩、水灵、娇艳的花朵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难以相信它那干瘪甚至显得有些丑陋的母体,竟能生出这般亮丽的花朵。令箭荷花的母体奋不顾身怒放出了自己的花儿,全不在乎自己的美丑,好像它为了花儿的美丽而甘愿牺牲自己。哦,这就是母亲的情怀!
③我由此端详起了母亲的脸。母亲那时50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土地,渠沟交错。尤其是她嘴角那左右三道皱纹,稍远看,就像三根画上去的胡子,有点滑稽。我开玩笑地对母亲说:“妈很像只长胡子的老猫。”妈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笑了,这一笑,皱纹显得更深了。
④其实母亲的脸在年轻时就皱纹纵横了。家里有一张母亲的半身照,那是在她不到30岁时照的。母亲不丑,而且30岁是一个女人芳华吐艳的年龄,可作为6个孩子的母亲,那时她的脸上已爬满了皱纹。地满脸的皱纹,是随着乳汁被孩子吸干的,是被岁月的风沙吹打雕刻的。
⑤我们姐弟6人都赶上了那个饥荒和贫困的时代。我刚出生时,家里已无粮下肚,只靠白菜根充饥度日。本就极度瘦弱的母亲,生我后又得不到营养补充,没有奶水喂我,人还浮肿了起来。为了不让我和哥哥姐姐饿死,她拖着病体从亲戚那儿弄来一点小米,藏在隐秘的地方,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莱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
⑥尽管米比珍珠还要贵重,但母亲总是单独给我煮一碗粥,以粥代奶。这粥“奶”,她舍不得吃一口。父亲说,那时候我人小胃口大,能吃,就属我身体好,小猪娃似的胖乎乎、圆润润;全家浮肿得最厉害的人就属母亲了。3年自然灾害熬过去,母亲老了一大截,身体也更差了。从她生我3年后的照片看,母亲比之前衰老了十多岁。
⑦孩子多,累的是父亲,更累的是母亲。父母不认字,但他们深知养孩子的责任,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家乡,这个愿望是非常高大上的。
⑧为实现这个愿望,父母亲拖着病体日夜劳作抚养我们,让我们兄弟姐妹6个都上了学。后来,因家里极度贫穷,除了姐姐主动辍学充当了母亲的帮手外,其他兄弟姐妹都上了学,也读到了 大学。村里常有人夸我母亲:“杨菊英你真行,宁可苦死自己,也要让孩子念书!”
⑨母亲的皱纹成了我的伤痛,也许是我对母亲的艰辛理解得太深,我总怕端详她的脸,那日渐粗深的皱纹,让我看一眼就酸楚落泪。偶尔瞅那“沟壑”,我都百感交集。
⑩皱纹是生命燃烧后的残留,母亲脸上这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残留冶,难道在摧灭她的生命之灯?每当这样想,总让我揪心伤痛。如今,母亲已离我远去,留在我心里的是那张笑起来满是皱纹的脸,那一道道纹路里盛着慈母的爱和牵挂,让我每忆起来,心中如划开了道道伤口,那伤口处又绽出爱的花朵。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的母亲是中国千千万万含辛茹苦、大爱无疆的母亲群体形象的典型代表。
B.木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语言朴素无华,感情真挚自然。
C.父母日夜操劳,让我们兄弟姐妹6个都上了学,最后有5个上了大学。
D.母亲脸上的皱纹是因苦难的生活和为抚养6个孩子长大并成才而“刻”上去的。
14.第②段“我”观赏令箭荷花时,令箭荷花带给“我”哪些感受?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概括。
15.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 “母亲那时50出头,岁月的刀痕已刻在脸上,最突出的是眼角、嘴部的褶皱,像暴晒过的黄地,渠沟交错”(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 “每餐撒调料似的捏几小撮放在莱根汤里,让我们的碗里有了米”(赏析句子中的加点字)
16.分析第⑦段的作用。
17.文章以“皱纹里绽出的花”为题,有什么含义?
【答案】13.B
14.美丽: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哀伤:令箭荷花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干瘪、丑陋。由此,“我”联想到了母亲年轻时的美丽,联想到了被苦难生活以及为抚养6个孩子而“刻”下满脸深深皱纹的母亲。
15.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褶皱深、粗、多且无序的特点。表现母亲生活的艰辛和“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②“捏”是指“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形象地写出了夹米时的小心翼翼和指间小米的少,表现当时父母的艰辛和对我们的爱。
16.内容上写的是父母的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表达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父母的累,启示下文写我们兄弟姐妹成才。
17.表层含义是指母亲的皱纹纵痕交错,就像盛开的花朵。深层含义:写出了慈母无限的爱和无尽的牵挂;表达了“我”对母亲意的感恩、愧疚和无限的爱、无尽的思念之情。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文章过渡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常用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并在文中定位,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3)①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运用。注意修辞格式,先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②本题考查重点字词赏析。注意加点字赏析三步法,第一步先看加点字①词性,如动词、叠词、色彩词等;②修辞手法,拟人比喻等;③描写方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④词语本义和语境义。第二步结合句子分析这个加点字让句子哪里变得更好更优美更突出,第三步这句话表达作者何种情感态度。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的思考角度都想全了,一句话有可能不止一个赏析的点。
(4)本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用包括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结尾:点题、前后照应,总结全文。
(5)这道题考查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可从理解文章标题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也可从修辞手法入手,联系文章的人物形象及隐含的情感来理解标题的含义或作用。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感情,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有些文章,我们需要了解文章背景或梳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13.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朴素无华是指俭朴、不浮华。本文语言是形象生动。
故答案为:B
14.第二段开头直接说了感受是“美丽与哀伤”。美丽在于“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哀伤在于“可它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联想到自己母亲“令箭荷花的母体奋不顾身怒放出了自己的花儿,全不在乎自己的美丑,好像它为了花儿的美丽而甘愿牺牲自己。哦,这就是母亲的情怀!”故答案为:美丽:粉红的花朵娇嫩清新如出水芙蓉般光洁鲜艳;哀伤:令箭荷花的母体枯瘦苍白,没有“血色",干瘪、丑陋。由此,“我”联想到了母亲年轻时的美丽,联想到了被苦难生活以及为抚养6个孩子而“刻”下满脸深深皱纹的母亲。
15.①把“皱纹”比作“岁月的刀痕”还“渠沟交错”,写出了母亲脸上皱纹特别多、深、无序,看得出来母亲特别辛苦,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愧疚。②捏,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的意思,说明米粒非常少,当时生活真的非常不容易和父母对我们的爱。
故答案为: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褶皱深、粗、多且无序的特点。表现母亲生活的艰辛和“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②“捏”是指“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形象地写出了夹米时的小心翼翼和指间小米的少,表现当时父母的艰辛和对我们的爱。
16.作用包括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就是这句话内容上写了什么,有没有手法之类;结构上的作用,就是开头、中间、结尾句的作用。中间: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文中“孩子多,累的是父亲,更累的是母亲”写出父母的不容易和我对父母的感激,承上启下,写出下文我们的成才。
故答案为:内容上写的是父母的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们成为有文化的人,表达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写父母的累,启示下文写我们兄弟姐妹成才。
17.含义包括本义和语境义。“皱纹”指什么,“花”指什么,这里是象征着母亲对我们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愧疚和思念。因为我们,母亲老了。
故答案为:表层含义是指母亲的皱纹纵痕交错,就像盛开的花朵。深层含义:写出了慈母无限的爱和无尽的牵挂;表达了“我”对母亲意的感恩、愧疚和无限的爱、无尽的思念之情。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挫折教育:孩子应补上的一课
①如今的孩子普遍被家庭呵护惯了,在挫折面前往往缺乏足够的抵御能力。为此,一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家长纷纷提出,孩子成长得太顺利并非好事,他们应该接受挫折教育,否则他们一旦面对挫折,往往不能拥有正确的心态。
②在日前举行的某青少年情商训练班上,挫折教育成为最受到家长重视。
③上海某重点高中学生宋醇炀的爸爸,在情商培训班的报名会上告诉记者,他之所以要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是因为他的一位朋友曾有过血的教训———这位朋友是某金融公司的老总,女儿是大队长,品学兼优,人也长得漂亮。有一次她上课迟到了,老师按对待其他同学的惯例让她到门外站一会儿。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跑到顶楼,然后一跃而下……“只怪孩子平时太顺了,没有受过挫折呀!”浦东莲溪小学四年级同学付卓娅的妈妈也指出,孩子平时在家里很受宠,样样事情都得顺着她,孩子对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弱,这次让她来上训练班,就是要增强她的承受力,要让她明白,在社会上随时有可能遇到挫折和逆境。
④“其实,孩子在学校里遭遇的挫折并不少,根据一份全国性的调查,81%的孩子在学校遭受过‘语言伤害’。因此,对于孩子们来说,挫折是随时可能发生的。”训练班上,老师向家长指出,“假如你到现在还没有告诉过你的孩子‘不管发生怎样的挫折,都要珍爱生命,你的生命永远是最宝贵的,’那么,现在请用两分钟时间立即告诉你的孩子。”现场立即热闹起来,父母们不敢疏忽,马上补上了这不该缺少的一课。
⑤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专家对此指出,上情商培训班只是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一种方式,关键需要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要及时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孩子在平时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避免在挫折面前发生悲剧。此外,家长还可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孩子遭遇挫折的经历多了,才能产生对它的抵御能力。
18.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不超过12字)
19.文章第③段运用▲论证方法,目的是为了论证( )
A.孩子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弱。 B.孩子成长得太顺利并非好事。
C.挫折教育成为最受到家长重视的一门课程。 D.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20.第⑤段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专家指出了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哪几种方式?请简要概括。
【答案】18.孩子应该接受挫折教育。
19.举例论证 ;D
20.上情商培训班;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中心论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是完整的陈述句。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找论点注意:①看形式:肯定的陈述句。②看开头:注“我认为”“总之”“由此可见”等具有标志性的词语。④看中间:承上启下的句子。⑤看论据:所有论据证明的共同点即是论点。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论证方法有①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科学理论、公理定律、常理、名言、警句来证明论点(凡是出现道理论据的地方,一般都是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概括、深入、权威。②比喻论证:用具体生动的比喻来证明一个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作用是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 动形象、浅显易懂。③举例论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论点的一种方法。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④对比论证:将两种截然对立的事物或截然相反的观点进行对比来证明作者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常用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并在文中定位,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8.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应是完整的陈述句。本文主要是讲给孩子上挫折教育。
故答案为:孩子应该接受挫折教育
19.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方法是为了证明论点。文中举了学生跳楼的事例,就是为了证明孩子要受点挫折才行。
故答案为:举例论证 D
20.概括具体事件,只要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根据题目要求概括即可。文中⑤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等专家对此指出,上情商培训班只是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一种方式,关键需要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此外,家长还可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
故答案为:上情商培训班;家长们平时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参加勤工俭学等活动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此外,根据得到的数据保守估算,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在2000万左右。以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能覆盖120万平方米的面积,能铺满168个足球场。
有环保组织调研发现,每单外卖平均会消耗3.27个一次性塑料餐盒/杯,这意味着外卖每天消耗的餐盒/杯超过6000万个。以每个餐盒5厘米高计算,摞起来的高度相当于339座珠穆朗玛峰。
【材料二】
关于外卖垃圾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业者、消费者。
某麻辣烫店的王老板对记者说:“中餐和西餐不同,汤多、油多,不适合用纸盒包装。考虑到成本因素,可降解餐盒也不合适,目前只能用好用又便宜的塑料餐盒。包装不严实导致汤洒出来,很容易被投诉。如果消费者能自带餐具,我们用环保的中转盒装食物,到消费者手中时再倒入自带餐具,那就不会有外卖垃圾了。”
消费者李先生说:“以前我总是因为懒得出门就经常叫外卖,无形中产生了很多外卖垃圾,现在我认识到了外卖垃圾的危害,以后我打算少吃外卖,自带午餐,尽量去店里吃,或者在家吃。”
【材料三】
专家声音:“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应该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甚至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材料生产者要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对塑料进行重复利用。”
2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外卖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B.商家不用可降解餐盒、纸盒包装,是为了节省成本。
C.商家将外卖包得严实,是为了避免被消费者投诉。
D.塑料快递袋可利用再生料加工生产,重复使用。
22.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图一的信息。
23.请根据以材料二和材料三,请给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来降低外卖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答案】21.D
22.我国外卖行业发展迅猛,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23.用中转盒装;自带食物,尽量到店里和在家吃;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
【知识点】图表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和分析。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以小见大)、心理描写、数量词等不要出现内容放大或缩小,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情况。
(2)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分析理解。根据给到的信息,以“主体+事+结果”的格式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此类题目常用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并在文中定位,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21.【材料三】材料生产者要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对塑料进行重复利用。”不是所有的塑料袋都可以再加工重复使用。故答案为:D
22.根据给到的信息,以“人+事+结果”的格式概括即可。图片正上方写“外卖市场规模及增长率”,从2014年到2018年,可以看出外卖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而下面的材料内容又显示塑料垃圾也越来越多。
故答案为:我国外卖行业发展迅猛,使每天都产生巨量的塑料垃圾。
23.根据材料概括方法,从材料中找答案即可。
【材料二】某麻辣烫店的王老板对记者说:用环保的中转盒装食物,就不会有外卖垃圾了。”消费者李先生说:“自带午餐,尽量去店里吃,或者在家吃。”
【材料三】
专家声音:“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甚至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材料生产者要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对塑料进行重复利用。”
故答案为:用中转盒装;自带食物,尽量到店里和在家吃;鼓励消费者逐渐养成环保习惯;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利用来源清楚、合理回收而来的再生料加工生产塑料快递袋。
(2022九上·福州开学考)名著阅读
24.《水浒传》是一部奇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 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堆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 ”的主题,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梁山好汉有108个。请写出以下主要人物的姓名或绰号: 一智多星 林冲一 智深一 李逵一 一青面兽
25.《水浒传》有很多与“义”有关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水浒传》里的“义”
人物 “义”的具体表现 典型事件
武松 有恩必报 ①
鲁达 见义勇为 ②
③ 兄弟义气 私放晁天王
【答案】24.农民起义;官逼民反;吴用;花和尚;豹子头;黑旋风;杨志
25.醉打蒋门神 ;救助金家妇女; 宋江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水浒传》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的能力。解答此种题型,需要学生平时多读经典作品,多记忆,多感悟。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提高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24.《水浒传》是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讲述北宋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逼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这是九年级上学期要求掌握的名著, 注意名著作者、作品体裁、人物、绰号、事件等内容。
故答案为: 农民起义、官逼民反、吴用、花和尚、豹子头、黑旋风、杨志
25.名著要求掌握人物及主要情节。
鲁智深:原名鲁达,是经略的提辖,因为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扬。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
武松:景阳冈借着酒劲打死老虎,威震天下,做了阳谷县步兵都头。哥哥武大郎被奸夫淫妇潘金莲、西门庆杀害。武松杀了奸夫、淫妇,报案自首,被发配孟州牢城。在安平寨牢营,结识了金眼彪施恩。为替施恩夺回店铺,武松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后被蒋门神勾结张团练所陷害。在飞云浦武松杀死公差,回鸳鸯楼杀死张团练、蒋门神,在十字坡张青酒店改扮成行者,在二龙山落草,后来投奔梁山泊。成为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步军第二名头领。攻打方腊时失去左臂,留在六合寺照看林冲,后出家成僧,到八十岁死去。
宋江:人称“及时雨”。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八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好宋江事先告知,八人逃上梁山入伙。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征大辽、田虎、王庆、方腊后,衣锦还乡,最后被奸臣高俅、杨戬毒死。
故答案为:醉打蒋门神 ;救助金家妇女; 宋江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