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2.手指
教材分析 《手指》这篇课文通过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以及团结就是力里的道理。这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共有6个自然段,第一个自然段是总写手指的特点,2--5自然段是分写五个手指的不同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又总写,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语言朴实又富有风趣,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手指的不同特点写得淋离尽致这样的写作顺序及写作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法:合作探究、练习反馈。我主要采用从重点段突破,再由扶到放,层层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学习,通过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内容 及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手指操导入。 2、谜语。 十个小兄弟, 天天不分离。 样样都能干, 勤劳属第一。 3、“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 4、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找中心句。 2、理清文章的结构。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总—分—总) 3、了解课文的段落大意。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完成填空。 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5、指名学生读,师相机正音,再齐读。 6、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板块三 细读课文,了解大拇指 1、学法指导:刚刚同学们能轻松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因为大家找到了课文中的关键句。抓关键句、抓关键词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方法。 2、品读第1自然段。请同学们放声朗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关键句。 3、分别从姿态、性格、长处、短处来了解大拇指。 4、这个“他”字贯穿全文,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大家要注意品读、感悟类似的句子。 5、我们从姿态、性格和作用三个方面了解了大拇指。作者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大拇指,语言十分幽默和风趣,读的时候能让你联想到实际生活中与之相似的人。 板块四 总结全文 你从这堂课学到了哪些东西?我们要善于发扬自己的长处。
作业布置 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说一说自己不同的手指有什么用途。 尝试编写,我们的身体器官还有哪些用途。
板书设计 手指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
教学反思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与以前课本中选入的先生的《白鹅》一样,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本文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由于我十分喜欢和欣赏先生的文风,就当做精读课文来讲的,课前还请美术吴老师在黑板上画了插图。 果然,学生也十分喜欢学习本文。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一是要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